2.2 忆读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忆读书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6 16: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书
教学要求
1.读过理解课文,了解冰心介绍的读书方法,力争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的意思和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心少年时代读书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读书中。2.了解文中所涉及的书名及故事内容。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忆 读 书
[2]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①作者的叙述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3] [②“不是……而是……”的对比有什么用意 ]
段导读:作者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
[4]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③作者为何强调“津津有味、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5] [④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
段导读:作者七岁时每天听舅父讲一段《三国演义》,觉得不过瘾。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段导读:作者刚开始读《三国演义》时的情景。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6] [⑤两次“哭”的细节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特点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段导读:作者读了很多次,才完整地看完《三国演义》。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 [7] 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⑥在作者看来,读《聊斋志异》有什么好处 ]
段导读:作者读《聊斋志异》,从中学到很多有关文言的知识,作文得到老师的好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8] [⑦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9] [⑧作者提《荡寇志》的目的是什么 ]
段导读:
作者喜欢看《水浒传》,认为书中的人物个性鲜明。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段导读:作者引用作品中的名句,说明作者不但会读书,而且会欣赏。
到得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10] [⑨“只要……就……”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
段导读:作者喜欢看林译外国小说,从中了解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读书范围很广。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11] [⑩作者在少年和中年时读《红楼梦》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 ]
段导读:作者少年和中年看《红楼梦》的感觉不一样。
[12]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用得是否重复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3] [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总结上文,得出结论,点明读书是作者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还可以从中明白道理。
[14]   第一部分(第1~11自然段):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并列举了大量的篇目来叙述自己一生读了许多书,说明作者热爱读书,并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15]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6] [作者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
  第二部分(第12自然段):作者书读得多了,就会挑着读、选着读,说明作者“会”读书。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段导读:过渡段,引用俗语点明读书要有比较,要在比较中选择。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作者的读书体会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直接点明中心。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作者冰心的作品。
与课文相关的书籍,课前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
一 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
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打一物)
对,这就是“书”。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书的神奇,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还将继续走进书的海洋,看看著名的作家冰心是怎么读书的。
板书课文题目:忆读书。
二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解释课文题目。读完课文,看看题目中的“忆”字表示什么意思。(回忆)
本文讲了什么内容 (文中冰心向我们讲述了她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
3.介绍作者的作品。请大家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介绍作者,互相补充。
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为小读者写了很多作品,如《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津(jīn)津有味  笸(pǒ)箩  天罡(gāng) 勉强(qiǎng) 地煞(shà)
5.从课文中找出一句概括冰心对读书的感受的话。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把读书看成是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对冰心来说,生命中只要有书读,她就满足了。因为书是神奇的。
6.课文中冰心向我们介绍了她读的哪些书 你又从哪些地方看出她读书的快乐呢
(1)《三国演义》:听舅父讲,为故事所吸引。后来自己读,为人物伤心落泪。
(2)《聊斋志异》:因为是文言的,所以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
(3)《水浒传》:为生动的人物个性所吸引。
(4)《精忠说岳》: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但书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
(5)《茶花女遗事》:喜欢看林译外国小说,让“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6)《红楼梦》:小时候看和中年再看,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
总结:读课外书可以让我们知道做人处事的道理,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了解风土人情,了解科学知识,开阔视野,这是从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忆 读 书——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长篇短教的方法,让学生能真正领会冰心先生的《忆读书》。
本次教学,应主要解决四个“明确”。第一个“明确”:明确课文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第二个“明确”:明确作者回忆幼时、少时有哪些读过的书。第三个“明确”:
明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第四个“明确”:明确读书的真正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去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名著,加深学生的文学修养。学习之余,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体会作者两次读三国,为关羽、诸葛亮的死伤心流泪的情感,了解“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讲述了怎样的内容等。
1.读拼音,写词语。
kān
wù(刊 物) xuán
niàn(悬 念) cuī
cù(催 促) kù
ài(酷
爱)
yàn
fán(厌 烦)qíng
xù(
情 绪)yí
bèi
zi(一

子)tǒng
ér
yán
zhī(统


之)
2.补充下列词语。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心动(神)(移)  气愤(填)(胸)
(津)(津)有味  自作(多)(情)
3.你能写出下列人物是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吗
岳飞——《精忠说岳》 林黛玉——《红楼梦》
林冲——《水浒传》 诸葛亮——《三国演义》
孙悟空——《西游记》 纣王——《封神演义》
1.联系上下文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的意思和作用。
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冰心介绍的读书方法,力争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挑选一些自己喜欢读的课外读物。
一 复习导入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只有读书才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冰心正是告诉我们,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那么,她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呢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一看。
二 阅读,理解课文
1.自己默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抢答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优胜组给予表扬。)
(1)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哪些内容可以说明“读书好”
①听舅父每天晚饭后给“我们”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让“我”感到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②后来,“我”自己读《三国演义》,虽有太多的字读不对,但还是把它读完了。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
③“我”读了《聊斋志异》后,因为它是文言文,所以,“我”就用文言写作,老师表扬了“我”。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所有的书都包含着人情世故、道德伦理,所以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总而言之”和“统而言之”是什么意思 它们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它们的意思就是“总的来说、总之”。在文中起到总结概括的作用,前文已把读书的好处介绍完了,接着收尾总结。)
三 师生座谈
1.为了活跃气氛,教师可先带头讲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2.学生之间交流发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引导。)
学生甲:看了冰心奶奶写的《忆读书》后,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想说一说小时候看的第一本连环画《三国演义》。我刚一看,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我最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让人佩服不已。从那以后,我就经常看历史故事,对中国的历史也就略有了解了。
学生乙:我也认为看书比看电视好。书里面优美的句子和情节,在电视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只有自己体会。
学生丙:多读书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妈妈经常给我买各种书,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小学生作文》,以及各种报纸杂志。我的写作水平慢慢地提高了。
总结:我们以冰心的一句话来结束这节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请你拟订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课下准备一下,向同学介绍你看过的一本书。
  忆 读 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次教学,教师应主要根据课文结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进行。
1.让学生在文中圈出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以及表明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词语,理解第2~10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
2.让学生尽量运用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经过,与作者产生共鸣。认识到作者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读书,正因为读过很多的书,作者才能成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感受到读书的好处。
3.针对学生圈出来的书名,让他们懂得不同年龄段读不同的书,以及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并在课后开展“读一本好书,好书轮着读”的读书活动。这一举措不但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还能解决学生不知读什么书的难题。
1.填空。
  冰心奶奶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  ,作者是  ,它主要讲了    。
2.照样子,写词语。
勉勉强强 整整齐齐 冷冷清清 寻寻觅觅
一知半解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千篇一律
栩栩如生 依依不舍 多多益善 丝丝入扣
3.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这间房子因为多年没有修理,(所以已破烂不堪)。
(2)这间房子虽然多年没有修理,(但是还能入住)。
(3)这间房子如果多年没有修理,(就不能再住人了
)。
(4)这间房子不但多年没有修理,(而且一直没有住人)。
4.在汉语里,“海”字表示多。书很多叫“书海”,花很多叫“花海”。下面几条词语可做谜语来猜,一定要带一个“海”字。
(1)什么海滚长空 (云海)
(2)什么海树成林 (林海)
(3)什么海知识广 (学海)
(4)什么海火熊熊 (火海)
(5)什么海常思索 (脑海)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提倡“爱的哲学”。早期所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译著《吉檀迦利》《泰戈尔抒情诗选》等。有《冰心文集》行世。代表作品有《小橘灯》《忆读书》《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
2.书籍小传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作。作者自30余岁开始写作,直至晚年才集腋成裘,成此“孤愤之书”,但其生前和死后五十年间仅以抄本传世。全书大多采用传奇手法来描写志怪的题材,融物性、神异性、人性于一体,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艺术形象,既生动描写了个人渴望解放和追求幸福的喜怒哀乐,也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在艺术表现上尤以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取胜。因而被称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茶花女》: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是一部世界文学经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银幕,也是第一本流传到我国的外国小说。它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的先河,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之作。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众:喜欢。)
师:大家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生1:我喜欢读科幻的。
生2:我喜欢读侦探的。
生3:我喜欢读人物传记。
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汪国真说过:“最优秀的读者,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必定是最优秀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忆读书》。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冰心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搜集到的作者资料。
生1:我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生2:我上网查到的资料:冰心在1921年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后赴美留学,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结集为《寄小读者》。
生3:冰心有许多散文作品,如《樱花赞》《小橘灯》等,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泰戈尔的《园丁集》《泰戈尔剧作集》等。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出示多媒体)我们来看一下冰心的简介。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十九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让我们看看她对读书有什么见解吧。
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学什么呢
生1:结合单元提示,学习本文应提取的文章要点。
生2:我认为要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
师:那我们就学习这课理出文章的内容要点。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师:读完课文,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生1: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因为可以指导我读书。
生2:我也同他一样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因为它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读书经验的总结,给我启迪。
师:请同学们解释“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意思。
生1:我理解“读书好”就是读书有好处、有益处。
生2:我认为“多读书”就是读书的数量要多。
生3:我认为“读好书”就是内容上要好,比如读一些名著。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看书上的哪些内容说明了这些见解,检测一下你们的见解是否也具备了大家风范。(分小组讨论,在书上勾画出内容要点。)
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从书中看,作者认为“读书好”是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如文中第3自然段所举的例子。
生2:能扩大知识面。如读《三国演义》,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事;读外国小说,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这也是说“读书好”。
生3:“读书好”还表现在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生4: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6自然段写对她的作文帮助很多。
师:“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同学们也确实抓住了文章内容的要点,我们继续来探讨。
生5:文中说的多读书是指作者从七岁开始读,到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古今中外俱全。
生6:读好书,作者是说她会挑选、会比较。
生7:第12自然段中从“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一直到段末都是说“读好书”。
师:冰心一生与书相伴,有此心得指导我们读书,结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
生1:我和作者有同感,我觉得多读书对写作确实有好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语言的熏陶、写法的借鉴,能使我的文章有新颖独到之处。
生2:读书好,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读一些内容健康、有积极意义的书。记得曾读过一些与黑社会相关的漫画小册子,当时很流行,大家都互相传看。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以宣传武力为内容的画册,读了也是浪费时间,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这样才能受益。
生3: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当代小学生,阅读面一定要宽,各类图书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满足于读课内的书,那样视野太狭窄了。所以我认为多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也要广。
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对读书的体会,真是有感而发。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读书,请同学们交流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自己总结的也可以。我搜集的是歌德说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学生们发言。)
生1:我总结的是:读书易,思考难,二者缺一不可。
生2:我搜集的名言是马克思说的:“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生3:我总结的是:读书增长人的智慧。
……
师:同学们,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轻松,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你的智慧和心灵。用心去读、去感悟吧。心动不如行动,今天给同学们布置的作业是制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不要忘了记读书笔记。
^1
知识点详解

^2
  ①开篇让人听来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读者谈话,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
^3
  ②作者意在告诉大家,读书不同于认字,自己读的不是教科书,而是文学作品。
^4
  ③“津津有味、好听极了”写出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兴趣,交代了自己读《三国演义》的起因。
^5
  ④“无限悬念、催促、含泪”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故事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痴迷程度。
^6
  ⑤两次“哭”写出了作者读书十分认真,说明了作者是性情中人,突出作者读书的投入。
^7
  ⑥读《聊斋志异》对作者的作文很有帮助,老师的批语就是最好的例证。“柳州风骨,长吉清才”是夸作者的作文有柳贺(柳是柳宗元,贺是李贺)诗文的特点。
^8
  ⑦承上启下。作者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也爱看《水浒传》,引出下文。
^9
  ⑧拿《荡寇志》与《水浒传》进行比较,是为了证明《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很生动。
^10
  ⑨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对于“林译外国小说”的喜爱和读书的极大热情。
^11
  ⑩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会影响我们对书的理解。
^12
  “总而言之”与“统而言之”看上去有些重复,但实际上并不重复。这样写,主要是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这句话说明作者为自己能读到不少中外的文艺作品而感到自豪。
^13
  这段话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概括了读书的好处。
^14
^15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读书好、多读书”写到了“读好书”。
^16
  这些例子具体写出了作者是如何挑选书来读的,说明了要挑好书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