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古诗二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古诗二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6 16: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角  度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诗句,体会站在不同角度看事物往往会看到不同的景色的道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1.利用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清楚古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2.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登



(宋)王安石 [2]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①这两句诗应如何理解 有什么作用 ]
诗意:飞来峰顶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在这看见旭日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②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 ]
[3] 诗意: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年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西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4] [①这两句诗主要写什么 ]
诗意:从正面看,是绵延的山岭;从侧面看,是峭拔的山峰。从远处遥望,在近处观察,从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庐山形态万千,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5]
只缘身在此山中。[②这两句诗应怎样理解 ]
诗意:看不清楚庐山真正的面目,就是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表议论,而是紧紧围绕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诗人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1.学习第一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知难而进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幻灯片(写明诗句),有条件的可动手制作课件。
一 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出示课件)飞来峰位于杭州西湖,那里景色优美,林木茂盛。作者王安石于1050年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
2.(教师吟诵《登飞来峰》,把学生带入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板书题目)
3.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
二 进入情境,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句。
(1)读一读第一、二句,这两句写出了飞来峰的什么特点 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看到了高高的峰巅上耸立着千寻塔。
学生乙:这说明了飞来峰的高、险。
(2)再读诗句,解释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
学生甲:“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高高的峰巅上耸立着千寻塔,听人说晨鸡初鸣时,在塔上能看到日出。
(3)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自身的经历,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乙:王安石这两句诗很有气魄,抒发了他登上飞来峰,极目远眺时的豪情。
(4)请同学们试着体会,此时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丙:表达出诗人对任职时所作改革的业绩的满意和欢愉的心情。
老师: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两句诗。
2.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想想“浮云”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学生甲:“浮云”,指皇帝周围反对改革的顽固守旧派,象征改革的艰难。
学生乙:我觉得“不畏浮云”在这里指王安石不怕艰难险阻,坚持改革的决心。
小结: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解释诗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2)那么,“浮云遮望眼”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甲:
“浮云遮望眼”表达出王安石政治见解不被皇帝采纳,反受小人陷害的处境。
(3)那么诗人想表达出自己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读一读第四句,想一想。
学生甲:诗人认为,站在高入天际的千寻塔上,浮云自然就遮不住视线了。
学生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知难而进的坚定立场和信心。
小结:古代爱国诗人,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受到杨国忠等人谗言陷害被迫离开长安时,悲愤地吟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的基调是低沉的。而王安石的这首诗却引吭高歌,表达出诗人知难而进的坚定立场和信心。
(4)对比前两句,诗人由登临的欢愉之情进一步抒发了改革政治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施展他经世济民的才能。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感情呢 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指名读,评读。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总结诗意。
三 背诵全诗
四 总结
中国古代诗人写登山之诗甚多,当他们居高临下看到山川秀美、云烟满眼时,往往触景生情,赋诗吟诵,或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或抒发自己政治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表面上是超然于物外,其实是借纵情于山水以忘忧,内心蕴含着不平之慨。作为登临吊古之作,《登飞来峰》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心绪欢快,曲调激越,把眼前的景物、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作者报国的情怀和施展抱负的宏愿决心,意旨深远。
  登



千寻塔
见日升
不畏浮云  知难而进的决心
只缘身在
  1.本课可以主要采用阅读教学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对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进而更加喜欢学习古诗词,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可以采用质疑的方法。
(1)《登飞来峰》前两句和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 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质疑,学生能自主地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含意。
1.比一比,再组词。
      
      
2.把诗句补充完整,再解释加点的词。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遮:挡住 只缘:只因为
(2)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听说
3.填空。
《登飞来峰》是宋代王安石的佳作。作者“身在最高层”看到千寻宝塔和满眼浮云。
4.你知道王安石还有什么佳作吗 请选择一首默写下来。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1.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
2.了解站在不同角度看事物,往往会看到不同景象的道理。
课件或者投影。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登飞来峰》,谁来背诵一下 (先指名背诵,再集体背诵。)
2.把你搜集到的王安石的作品背诵给大家听。
3.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位诗人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
二 自学古诗,明白大意
1.自由朗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
(1)对作者苏轼的了解。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赠刘景文》《惠崇 春江晓景 》等。
(2)对题目的理解。
(3)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题(书写)、壁(墙壁)、横看(从正面看)、缘(因为)。
(4)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教师不要强求学生做的解释完全一致,大体把握诗意即可。)
3.大家对这首诗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作者在这座山中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思。)
4.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因为诗人站的位置、看的角度不同,因而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看不全面。)
三 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的景象。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
2.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调查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四 拓展阅读
交流课前搜集的苏轼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教授《题西林壁》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明白诗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呢 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
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的内在含意。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评价一个同学应该怎样评价 是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 告诉学生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这首诗,然后选取其中的两句话进行解释。
2.填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苏轼。作者看到的庐山:横看是绵延的山岭,竖看是峭拔的山峰。和王安石相比,他看到的景物不同,原因是作者自己处在庐山之中,因此我明白了人们所处位置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会不同。
3.在自然界中,由于角度不同而观察到的景物也有所不同,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略)
小资料
1.飞来峰,也称“灵鹫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灵隐寺前。为石灰岩侵蚀残留的孤峰。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僧慧理曾称此山很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以飞来”,故名。海拔168米。山石清奇,林木繁茂。多溶洞,并有冷泉、一线天诸胜。崖壁和石窟中有石刻佛像328尊,始凿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宋、元均有开凿,以元代最多,造像精细,神采奕奕。飞来峰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庐山,也称“匡山”或“匡庐”。相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结庐隐此得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为古老变质岩断块山。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4米。山中群峰林立,飞瀑流泉,林木葱茏,云海弥漫,集雄奇秀丽于一体,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山上云雾缥缈,夏季凉爽宜人。著名胜迹有小天池、大天池、花径、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五老峰、香炉峰、龙首崖、文殊台、东林寺、庐山温泉等。为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特产“庐山云雾茶”、石鸡、石耳。
^1
知识点详解

^2
  ①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3
  ②后两句抒情议论,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4
  ①概括地写出了庐山千姿百态的风景。
^5
  ②这是诗人谈游山的体会,它告诉我们一个认识事物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