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劳 动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冶炼工人和农民的辛苦。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查字典,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1.利用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3.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秋 浦 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①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诗意: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红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赧(nǎn)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②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
诗意:脸膛儿红彤彤的工人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边劳动边唱歌,嘹亮的歌声让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悯 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③这两句诗中的“种、收、一粒粟、万颗子”描写了什么 ] [2]
诗意: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③“犹”写出了什么 ]
诗意:天下没有闲着的土地,仍有农民饥饿而死。
1.学习第一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歌颂的冶炼工人的辛苦生活。
幻灯片(写明诗句),有条件的可动手制作课件。
一 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出示图片)这是一幅壮观的秋夜冶炼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冶炼工人在热火朝天地干活儿的场面。)
2.教师吟诵《秋浦歌》,把学生带入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秋浦歌》。(板书题目)
3.解题: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大约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珍贵。
4.介绍诗人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
二 进入情境,品词赏句,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句。
(1)读一读第一、二句,想象诗句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看到了炉火在熊熊燃烧,火星四溅,紫烟升腾。
学生乙:这是冶炼工人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2)再读诗句,解释这两句诗的表面意思。
学生丙:“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意思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升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3)从“照”和“乱”两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丁:“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用在这里,使冶炼的场面灿然生辉。
(4)请同学们试着体会此时作者的心情。
学生戊:诗人透过这生动的景象,表现了他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两句诗。
2.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提示:同学们,请大家注意,句中的“赧”该如何解释
学生甲:这个“赧”字原指因害羞而脸红。
学生乙:我觉得“赧”字在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的脸之意。
小结:根据诗的意境并联系诗句的意思解释,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那么,从“赧郎”一词中,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呢
学生丙:我想他们一定有健美强壮的体魄。因为冶炼工人是很辛苦的。
学生丁:我想他们一定有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小结:是的,大家说得都很好。这正是诗人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
(3)读一读第四句,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甲: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们会唱什么歌
学生乙: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难道很快乐吗
(4)解疑,大家想一想,谁能回答
学生丙: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吗 我想不会,这应该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
学生丁: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从前边我们就看出他们有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小结:如果说“赧郎”只是描绘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容,那么,第四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5)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感情呢
学生甲:表达了诗人对冶炼工人赞美和歌颂的情感。
学生乙:我们也应该读出这种赞美之情。
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总结诗意。
三 背诵全诗
四 总结
这是一幅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相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这首诗的确是古代文学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秋 浦 歌
炉火 红星
赧郎 歌曲
赞美、歌颂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然后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的简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感情铺垫。体会意境依旧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选择利用课件展示和结合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出示古代冶炼工人和现代冶炼工人劳动的场面进行对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描述的情景。
学生人人参与,在补充、完善、争辩中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
1.比一比,再组词。
2.把诗句补充完整,再解释加点的词。
(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照:照耀 红星:火星
(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寒川:冰冷的河水
3.填空。
《秋浦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佳作。这首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冶炼工人工作
图。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冶炼工人的赞美和歌颂之情。“歌曲动寒川”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佳作吗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理解古诗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
2.体味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
农民劳动的图片及幻灯片。
一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人是最勤劳的吗 对,是农民。只有农民的劳动,才能让我们吃上粮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农民的诗,题目叫《悯农》。
2.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
二 学习诗句,体会诗意
1.整体把握,读全诗。
(1)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注意停顿。
(2)指名读。
(3)再次朗读,画出直接描写农民劳动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4)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收获万颗粮食。)
(5)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天下没有闲置的土地,但还是有农民因饥饿而死。)
(6)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农民辛苦一年,收成很好,但他们还是吃不饱,很多人都被饿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果实被残酷掠夺的强烈愤慨。)
2.朗读全诗,试着背诵。
三 总结全诗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农民一年忙碌劳作的场景,用语精练,概括性极强,同时也反映出这一年的收成很好,照此推理,农民应该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但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交代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 这里隐含着社会阶级的不平等,是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诗句也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剥削的极大愤慨,同时也饱含了诗人对农民悲惨遭遇寄予的深切同情。
悯 农
秋收万颗子——丰收了
农夫犹饿死——丰收果实被掠夺
创设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朗读、揣摩、品味,不仅为农民的遭遇产生同情,更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剥削制度感到愤慨。在这一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展示平台。
为了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要求学生为农民送上一首赞歌,送上一句诗句,或对社会上贬低农民的心态进行抨击。也可以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感受写篇以“农民”为主题的作文。这种融理解、创造于一体的语文实践,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想一想,你还知道哪首诗是描写劳动者被剥削的呢 默写出来。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意: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2.填空。
《悯农》的作者是唐代李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劳而获的痛恨之情。
3.背诵本课两首古诗并能默写下来。
诗歌积累
蚕 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卖 炭 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知识点详解
①首句写远景,次句写近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颜色“红、紫”和动态“照、乱”两方面展现了工人们冶炼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②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抒发了对劳动者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③“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2
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 但结局却是农夫饿死。一个“犹”字,令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农夫的劳动成果,陷民夫于死地呢 “犹饿死”三个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公,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农民真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