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水族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管弦乐曲《水族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5 15: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管弦乐曲《水族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境象,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听、动、唱、讲、奏、创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地想象与表现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ABABCB’的乐曲结构,并创编律动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
(2)尝试观看图形谱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创编动作,表现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2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七段小曲。乐曲结构简单,采用小行板,曲调平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乐曲曲式为ABABCB’。
乐曲开始由两架钢琴奏出轻缓的琶音,宛如清澈的流水微微荡漾,在此背景中下弦乐与长笛在高音区奏出易四分音符为主的安详、纯净、柔和、连贯的旋律,旋律常以半音级进进行,表现了鱼儿在水池中轻盈穿游的神态。B段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那钢琴片银铃般的音色则如同鱼儿身上闪闪发光的银麟。C段水泡在翻腾的波浪中越飞越高,然后在水草和鱼的摆动中出现的大泡泡与小泡泡也越飞越高并逐渐消失。
2、学情与教学策略
抓住低年段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模仿能力、表演欲望强以及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奥尔夫的律动、图谱感受、打击乐器伴奏、即兴创编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乐曲结构,并在创编活动和器乐伴奏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这既能体现音乐的本体性又体现音乐教育的功能性。
3重点难点
1、重点:听辨与感受乐曲结构与乐器音色,用律动表现其中的音乐形象。
2、难点: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并能看指挥运用各种形式进行综合表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阶段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看师指挥,分组合作律动,模仿老师唱主题旋律,与师问好。
二、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介绍作品信息。
活动2【讲授】展开教学阶段
一、听辨乐曲结构。
1、引导学生边听边随老师画一画。
问:乐曲分几个乐句
2、提出问题,再次听辨乐句中的重复。
问:哪些地方出现重复 音乐结构如何
二、为乐曲伴奏。
1、听辨乐器。
2、指挥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三、感受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1、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想象。
2、展现教师的所想。引导孩子在唱唱、动动中表现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师边唱,边画:我是一条小鱼、、、、、、(表现五彩斑斓的水族馆。)
活动3【活动】拓展阶段
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编动作、替换语词,表现自己心中的水族馆。
二、环保教育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活动4【测试】总结阶段
总结
1、反馈今天所学。
问:你今天学了什么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今天表现怎样 学得怎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