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下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八下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6 09:05:19

文档简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知道“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危害;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及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具体方针;知道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性质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视频,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的能力。
(3)通过分析中共对国民经济法全面调整,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得出结论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正确认识这段惨痛的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永远牢记实事求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点】
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在课下预习教材,熟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两幅图片,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宣传画,“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宣传画呢?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讲授新课:
本课我们共学习三个板块:路线偏离正确路
探索走向失误路
八字指引方向路
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
师:1956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我国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失误是从总路线的制定开始的。让我们进入板块一:21*cnjy*com
板块一:路线偏离正确路
师:总路线是在哪次会议制定的呢?
生: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中制定的。
(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1.时间和地点:
生: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
师:回答的很准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那么,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呢?
总路线内容:
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师:为什么会在这时候提出这样的总路线呢?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呢?
教师补充:一五计划后,我国摆脱了落后的面貌,开始向工业化过渡;但我国和英国、美国相比,
还是相当落后。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赶英超美”)。总路线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样的愿望呢?21·世纪*教育网
3.评价:
生甲:我们想赶上英美两国,想法很好,但想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很快赶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源:21cnj*y.co*m】
生乙: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要赶上需要很长时间的。
……
教师明确:1958年总路线反映想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过渡: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让我们进入板块二。
板块二:探索走向失误路
师: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失误呢?
生:“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回答的很准确,我们先学习“大跃进”运动。
1.“大跃进”运动:
师:“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也可以说“大跃进”运动强调的是什么?
(1)标志:
生: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师:“大跃进”在工业上是表现是什么?
(2)主要表现:
a.工业:
生:全民大办钢铁。
师:让我们通过视频感受一下当时的烽火朝天的情景。
课件播放视频:《“大跃进”运动》,见第8张PPT。
师:全国人民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奋发努力,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
师:我们一起观看当时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的一些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小高炉群,见第9张PPT。
教师补充: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练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9000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
师:全国人民大炼钢铁的热情很高,请看相关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居民将自家铁器送去炼铁,见第10张PPT。
教师补充:在炼铁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而炼出的往往是无用的土钢。全民大炼钢铁劳民伤财,真是得不偿失。21教育网
师:“大跃进”在农业的表现又是怎样是呢?
课件展示图片:《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见第11张PPT。
教师补充:现在普通水稻单产一般亩产600多公斤,杂交水稻亩产才900公斤;所以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符合实际情况吗?www-2-1-cnjy-com
生:不符合。
师:“大跃进”在农业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b.农业:
生: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
师:由于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哪些成就呢?
(3)成就:
生:1959年,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
师:“大跃进”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个失误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有什么危害呢?
(4)“大跃进”运动的危害:
生:a.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b.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c.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出处:21教育名师】
师:“大跃进”运动时期流行一句特别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你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1.这是完全不顾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的口号,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规律的限制。2.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3.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版权所有:21教育】
过渡:我国在实行“大跃进”运动的同时,在农村进行了一场什么运动?结合《人民日报》的图片指出关键词:“人民公社”过渡。21*cnjy*com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呢?
(1)时间和标志:
生: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师: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什么呢?
(2)人民公社的特点:
生:一大二公,就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师:人民公社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呢?
(3)人民公社的性质:
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为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基层单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师: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重温一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那段令人难忘、教训沉痛的历史。
课件播放视频:《人民公社化运动》,见第16张PPT。
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是表现是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我们一起看一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图片。
课件展示图片:社员在公社饭堂吃饭,见第17张PPT。
教师补充: 在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人民公社讲究“一大二公”,无论干不干、干多干少都可以在公社食堂里“吃饭不要钱”。2-1-c-n-j-y
教师组织材料探究。
材料:(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口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21·cn·jy·com
请回答:1.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2.人民公社既然实行“吃饭不要钱”,为什么还说它挫伤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1.不正确。这种做法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挫伤了人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的发展。2.人民公社化体制具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无论干不干、干多干少都可以在公社食堂里“吃饭不要钱”,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的弊端,所以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过渡: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国家面对这样的失误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三。
板块三:八字指引方向路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见第21张PPT。
请回答:观看对比图,结合所学,可得到什么信息?
1.背景:
生:从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产量降低。
教师明确: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出现经济困难。
师:你们知道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2.原因:
生:“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产生 的严重失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
师:正是上述原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师:面对这种状况,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呢?
3.方针(1961年):
生: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师:党和政府在实行“八字方针”的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哪些措施呢?
4.措施:
生:加强农业生产、减少粮食征购、恢复人民自留地、允许发展家庭副业等。
师: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取得明显成效,有哪些成果呢?
成果:
生:1965年,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师:我国的农业得到发展;原煤、原油和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的数量与1956年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困难的情况得到根本好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件展示图片:1961年开始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见第23张PPT。
教师补充: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教师组织议一议:我国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1.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结果。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党。3.全面调整方针和措施的正确与得力。4.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的内容;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我党提出了“八字方针”进行调整,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师:接下来让我们检验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吧,让我们进行练习环节。
练习:
1.我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内容的会议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C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哪一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答案:B
3.有一则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花生亩产13241斤,一棵白菜500斤”这种宣传应该出现在(  )www.21-cn-jy.com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4.请看右图: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
(2)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大跃进”运动时期。
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等。
5.1958年—1965年,中共有哪些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失误的探索?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2·1·c·n·j·y
答案:(1)成功: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2)失误: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启示: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等。
4.布置作业:
(1)列举我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失误的表现
(2)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运动 2.“大跃进”运动的标志、主要表现、
成就和危害
1.时间和标志
人民公社化运动 2.特点
3. 性质及危害
1.背景和原因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2.方针和措施
3.成果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板块:(一)路线偏离正确路、(二)探索走向失误、(三)八字指引方向路。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通过播放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法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不足方面:部分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失误的原因还不能完全理解,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采取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宣传画,“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宣传画呢?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学习目标
路线偏离正确路
探索走向失误路
八字指引方向路
路线偏离正确路
板块一
讲授新课
1.时间和地点:
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2.总路线内容:  
3.评价:  
1958年5月,北京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想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探索走向失误路
板块二
1.“大跃进”运动: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标志:  
(2)主要表现:  
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全民大办钢铁
a.工业:  
b.农业:  
视频:“大跃进”运动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练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9000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图为小高炉群。
在炼铁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而炼出的往往是无用的土钢。全民大炼钢铁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图为居民将自家铁器送去炼铁。
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
现在普通水稻单产一般亩产600多公斤,杂交水稻亩产才900公斤
b.农业:  
(3)成就:  
1959年,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
(4)“大跃进”运动的危害:
a.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
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b.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
c.片面强调发展钢铁工业,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你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的看法
1.这是完全不顾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的口号,过分
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规律的限制。
2.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
3.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议一议:
请看图片
我国在实行“大跃进”运动的同时,在农村进行了一场什么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和标志:  
(2)人民公社的特点: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一大二公,就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3)人民公社的性质: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为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的基层单位。
视频: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人民公社讲究“一大二公”,无论干不干、干多干少都可以在公社食堂里“吃饭不要钱”。图为社员在公社饭堂吃饭。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口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

材料探究:
请回答:1.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2.人民公社既然实行“吃饭不要钱”,为什么还说它挫伤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1.不正确。这种做法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水
平,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挫伤了人民生产
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的发展。
2.人民公社化体制具有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
上实行平均主义,无论干不干、干多干少都可以在
公社食堂里“吃饭不要钱”,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
的弊端,所以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八字指引方向路
板块三
1.背景: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源:科网]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om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出现经济困难。
请回答:观看对比图,结合所学,可得到什么信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产生 的严重失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
5.成果:
2.原因:
3.方针(1961年):
4.措施: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加强农业生产、减少粮食征购、恢复人民自留地、允许发展家庭副业等。
1965年,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困难状况得到根本好转。
1961年开始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后,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我国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说明了什么
1.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的结果。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探索、敢于承认错误、改 正错误的党。
3.全面调整方针和措施的正确与得力。
4.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议一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的内容;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我党提出了“八字方针”进行调整,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总结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
运动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运动的标志、主要表现、成就和危害
1.时间和标志
2.特点
3. 性质及危害
1.背景和原因
2.方针和措施
3.成果
知识整合
板书
练习
1.我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内容的会议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哪一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3.有一则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花生亩产13241斤,一棵白菜500斤”这种宣传应该 出现在
(  )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练习
B
A
4.请看右图: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
2.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等。
练习
“大跃进”运动时期。
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等。
5.1958年—1965年,中共有哪些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失误的探索?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1.成功:
2.失误:
3.启示:
练习
布置作业
1.列举我国社会主义探 索过程中失误的表现
2.做同步练习
谢谢观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召开的会议中,反映想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下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1958年,“大跃进”运动首先开始于( )
A.工业领域 B.农业领域 C.商业领域 D. 教育领域
3.“大跃进”运动的最大失误是( )
A.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B.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C.虚报增产数据 D.大炼钢铁
4.图片资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右图“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的现象出现在www.21-cn-jy.com
A.新中国成立 B.大跃进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5.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出现在( )
A.1956年 B.1960年 C.1958年 D.1961年
6.从1961年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21cnjy.com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7.历史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请看一则史料: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段话中的“失误”是指( )www-2-1-cnjy-com
A.国有企业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9.“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它们错误的共同点是 (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是选项是( )
①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②“大跃进” 运动 ③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① ,内容是 ② 。
2.1958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 ③ 和 ④ 。
三、材料题:
1.材料一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出处:21教育名师】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二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版权所有:21教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中央政府面对材料二、三的运动是怎样调整的呢?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想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执行过程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大跃进’运动首先开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过英国、十五年内赶上美国(所谓“赶英超美”)。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知识,需考虑全面。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失误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的主要标志是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大跃进”时期就是没有按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进行建设社会主义,喊出口号是赶英超美,实现共产主义。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失误的相关知识。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阅读题文所给关键信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要求选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时期,在农业的表现是对农作物的对农业产量的浮夸。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的相关知识。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时间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在没有认真试验的情况下,全国一哄而起,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时间的知识。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的“八字方针”提出背景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审题时需仔细审题。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次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故选B。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知识。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1958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1956年”、“不可能”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BC项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中“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1956年应是"一五"计划即将完成,不符合题意,应排除;A项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这个事件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共同点的相关知识。阅读题文所给关键信息:“1958年”和“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左”倾错误泛滥,原因是党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没有沿着八大的指引走。故选B。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共同点的知识,需仔细审题。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事件能力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的时间是1958年8月召开的;选项②“大跃进”运动是在总路线制定后进行的;③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1958年制定的;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党和政府1961年制定的八字方针,排列顺序是③②①④。故答案是D.21*cnjy*com
【点评】本题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判断事件的能力的知识,需仔细判断事件。
二、填空题
1.【答案】①1958年;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八大二次会议的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
2.【答案】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失误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
三、材料题:
1. 【答案】(1)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21教育网
(3)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4)政策的制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要注意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协调发展;要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2·1·c·n·j·y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了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浮夸风,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问题。据此可回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三所给关键关键词:“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在农村中的表现是对农作物的浮夸。阅读材料四“1958年” 和“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判断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本题第二问考查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21*cnjy*com
(3)本题考查的是中共的“八字方针”提出背景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4)本题考查的是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带给我们启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政策的制定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要坚持走社会主意道路不动摇;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