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ppt课件(13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窃读记》ppt课件(13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15:4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11.窃读记林海音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名人名言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年-2001年),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林海音的同学吴金玉晚年在北京回忆道:“刚上春明时,林含英(英子)给人的感觉是不爱说话,静静的,也许她那时候刚失去父亲。那时她就很喜欢文艺了,有一次上课,只见她一个人把头压得低低的,默默地掉眼泪,原来她在看《红楼梦》。那时候女孩子是不准看《红楼梦》、《西厢记》之类的小说的,怕学坏了。” 林海音对阅读的热爱为她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奠定了基础。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窃读”的滋味,感悟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3.体会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窃读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窃读”这个特殊经历?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喜欢读书又没钱就经常跑到书店偷偷读书这样一件事情。按时间排序(或“窃读”事情发展顺序)
记叙:去书店——在书店——出书店。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按照“窃读”的过程可以分成哪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8段):书店“窃”读,遭老板嘲笑。
第二部分(9~16段):回忆“窃”读的方法。
第三部分(17~29段):得到书店店员的关爱。“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心理描写:
1.“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心理变化:担忧——安心——暗喜——快乐中含惧怕
写作目的:细致地表达作者窃读的滋味,表现作者在贫困中仍然设法阅读的精神。
品读下面几处的心理描写,看看作者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写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
作者采用了怎样的窃读方式?
?
⑴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
?
⑵到顾客多的书店
?
⑶贴在大人身边,装作其它顾客的家属
?
⑷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
?
⑸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
?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赏析下面语句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成一匹饥饿的狼一页一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和热爱。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
(对比)通过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下雨天能够有个理由留在书店读书而感到高兴无比,更加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喜爱之情。我为什么要“窃”读呢?
我是一个家庭贫苦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回顾全文:
1.书店“窃’读,遭到驱赶
2.回忆”窃“读,酸甜苦辣
3.帮助“窃”读,满足感激窃读记担忧,害怕,羞惭小心翼翼,贪婪,机智,辛苦感激,满足,快乐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