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南京大屠杀》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南京大屠杀》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5 21:2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南京大屠杀》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D

A、凶神恶煞(è
shà)
毛骨悚然(sǒng)
寻觅(mì)
尸骸(hái)
B、肆意蹂躏(róu
lìn)
汩汩血泊(gǔ)
蹒跚(pán
shān)
蛊惑(gǔ)
C、衣衫褴褛(lán
lǚ)
惨绝人寰(huán)
徘徊(pái
huái)
杀戮(lù)
D、面目狰狞(zhēng
níng)
令人发指(fā)
步履(lǚ)
两鬓(bì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B

A、痛不欲生
熙熙嚷嚷
古惑
船弦
B、任人宰割
逝者如斯
侥幸
俘虏
C、毛骨耸然
津津乐道
诅咒
悲嚎
D、呛得半死
举世闻明
刺戳
鼓躁
3、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体裁),作者采用倒叙手法,叙述了60多年前日寇在
南京
犯下的滔天罪行,控诉了日寇
惨绝人寰的暴行
,告诫人们勿忘民族灾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A、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B、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C、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D、我语文成绩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5、下列句子描写方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B

A、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城市一如平日,生气勃勃,和平繁荣。(环境描写)
B、两鬓斑白的H医生很生气的用听诊器敲着桌子问:“是谁让她到老槐树那儿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C、“老太太又发疯了,哎!”行人驻足,回头。(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D、在提起悲愤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战栗。(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6、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B、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C、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之感。
D、鲁迅先生对于青年,爱护得无微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7、结合“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一句话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作者、老人以及你自己对日军侵华屠杀中国人这一事实的态度。
【链接材料】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作者的态度:对这段惨痛历史要永远牢记。
老人的态度:骑着三轮车声讨日军罪行,对拒不承认侵略中国的日本政府表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
你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义愤和爱国之情即可。
8、综合性学习。
1)仿句: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
2)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甲:《大河报》——“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
乙:《重庆晚报》——“世界的莫言 莫言的世界”
丙:《齐鲁晚报》——“高粱红了”
答:甲:用了双关,既盛赞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又说明中国文学来者可期,表现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对未来的信心。乙:用了顶真,既点明本期内容是介绍莫言的世界,又说明莫言的作品具有世界影响,盛赞莫言。丙:《红高粱》是莫言的作品,“红了”借指莫言获奖,富有暗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