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9课 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1861年俄国改革 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地主在毒打农奴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农奴生活困苦想一想俄国农奴制怎样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我的工厂缺乏资金都无法扩大规模,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原因缺乏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农奴买不起工业品,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俄国改革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 背景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废除农奴制的目的?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资本、
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原料。自由的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雄厚的资本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 主 改革后,少数地主仍然霸占着大量土地,而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只有很少土地,而且还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封 建封 建 农奴、资产阶级和地主对改革所持的态度有何不同?理由是什么?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被剥削得一干二净资产阶级地 主农 奴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①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③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性质: 进步性:局限性:大胆质疑,拓展提高想一想:与俄国1861年改革同时期的中国发生了
什么运动?
两次改革的目的有何相似之处?洋务运动;
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幕府时期,全国居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由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组成。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幕府统治的危机①闭关锁国③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②封建落后同是天涯沦落人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
主力:中下级武士
方式:武力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2)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 年继承王位 1868 年以《易经》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
(三)内容:A、最体现改革性质 B、最具眼光、前途 C、巩固新政权自主学习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工业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材料一?
据统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经济年增长32%、3.3%、5%和3.8%。积极: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消极: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四)影响
材料二
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原因:
性质:
作用:
局限性:
改革(农奴制/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外扩张找一找1.下面是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的比较你认为正确的包括:(不定项)A都是在天皇的支持下进行的B.都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都提倡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D.都能说明善于学习.改革创新,可以使国家富强.2.下面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戌戊变法的比较认为论述正确的包括: (不定项)
A.改革前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
B.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都取得了成功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
一个失败?
1) 明治维新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较为有利,
戊戌变法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却十分严峻;
2)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和参加者在社会力量的对比中
占据了绝对优势,戊戌变法领导者和参加者的力
量则十分单薄。
3)明治维新的措施得力有效,戊戌变法的措施大部
分无法落实。
感悟空间
纵观学习过的人类改革历史:
封建社会:中国商秧变法
中古欧洲查理马特改革… …
近代社会: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
现代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 …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因此要坚持改革开放;
②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学习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课件34张PPT。 19、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俄 国
日 本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 英 国
法 国
美 国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课程标准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知识体系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原 因目 的内 容评 价 日本明治维新背 景目 的内 容评 价(1)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上:农奴暴动频繁,
沙皇统治面临危机。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改革的原因 19世纪上半期,在农奴制度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这使得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缓慢。
86次90次126次 1176次挽救沙皇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2、改革的目的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 1857年2月3、改革的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地。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劳动力资本结合书本,说出相关内容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我们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制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①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 转折点。 ③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性质: 进步性:局限性:4、改革的评价
1、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D练一练2、“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由此,看也看出该法令反映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A3、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B A.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南北战争4、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下列文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的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废除农奴制法令》
D.《人权宣言》
C5、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统治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
BA.“废藩置县”
B.废除农奴制
C.请求英法援助
D.颁布《土地法令》二、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列强入侵,矛盾激化 倒幕运动,赢得政权 倒幕运动1、改革的背景 (1)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2)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3)倒幕运动,赢得政权。挽救危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2、改革的目的明治天皇1867年继位,1868 颁布《五条誓文》,开始实行改革。“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3、改革的内容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①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 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③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4、改革的评价小结 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1861年 1868年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的改革 自上而下
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改革要符合基本国情;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6、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
C练一练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7、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D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8、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 A.发展近代工业
B.努力发展教育
C.文明开化
D.废藩置县9、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B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求知识于世界”
D.“殖产兴业”10、 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D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俄、日两国的改革,对于当今中国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关注民生
探究谢谢!课件42张PPT。人教版世界历史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 1861年俄国
农奴制改革1.原因: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来赎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2.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①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③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性质: 作用:局限:材料一: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说: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材料说明了什么?动脑筋结合两段材料:
从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实施者方面考虑,分析改革有哪些局限性? 局限性:目的:为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材料解析: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1861年改革
(也叫: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3.内容:
4.评价:性 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进步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请思考: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幕府禁令: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结合课文思考日本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思考 幕府统治面临危机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美国《日美亲善条约》民族危机严重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1)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3)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2)民族危机严重(外患)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的专制统治阻碍了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患)外因:1853年起,美国的入侵,激化了
社会矛盾(外忧)前提条件:日本武士阶层倒幕运动,
推翻幕府统治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1、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
2、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想一想: 明治维新内容
加强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允许土地买卖。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二、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
2.前提:倒幕运动成功(中下级武士领导)
3.内容:
4.评价:
性 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进步性: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③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局限性:①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世界上主要资本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代表国家?(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和法国
(2)独立战争:美国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和日本1872 年的东京街头1905 年日本的有轨电车材料二比较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材料三请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课文谈谈改革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变化,如何评价?动脑筋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进步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局限性: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启示:
1.向先进国家学习
2.吸引国外先进技术
3.努力发展教育
4.大胆进行改革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861年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是( ? )
?A.外来入侵?? B.国家的分裂??
C.落后的农奴制?? D.黑人奴隶制
2、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
①明治维新???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俄国1861 年改革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cB 3、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项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4、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对农民的掠夺??????
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c5、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
D.中国洋务运动D6、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②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 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 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谢谢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