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风筝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风筝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14:05: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1张PPT。2 风 筝走近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预习检查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字词乐园掌握生字 寂寞jì mò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惊惶huáng 笑柄xiào bǐ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堕duò 掷zhì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 嫌xián 嫌恶 赚zhuàn 赚钱诀jué 诀别决jué 决定抉jué 抉择堕duò 堕落坠zhuì 下坠恕shù 宽恕nù 愤怒怒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形似字 课文详解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写作背景 角度一:文章刻画的两个人物。弟弟我神态:
动作:
心情:探究: 读3-4自然段段,思考:
A 找出描写小兄弟的有关语句,说说作者笔下的“小兄弟” 是个怎样的形象。
小兄弟十分可怜,他非常悲伤
B 找找描写“我”的有关语句,“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第3自然段的“我”很残忍,第4自然段“我”感到了后悔 惊惶 恍然大悟
站了起来 伸手折断、掷、踏
绝望 傲然 “我”犹如凶神恶煞,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胜利,那“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鲁迅是在自责当年的冷酷无情,言辞中流露了同情、后悔与自我谴责之意。
在对“我”的描写中,作者流露了什么感情?
角度二:我看了一本外国评论儿童的书后的反应?沉重------希望补过--------乞求宽恕------沉重 1、可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探究: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 11、提问: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
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十分粗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的一件往事,显然,写的是兄弟间的矛盾、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手足深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角度三:景物描写 ? 首尾呼应:开头(由实入虚)风筝------故乡的春天 结尾(由虚入实)“我”想弥补-------小兄弟早已忘却鲁迅先生写道:“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作者在叙述20年前儿时的一段生活时,心情沉重地感到当时对小兄弟做了一件错事,是怎样充满内疚地抒写自己的心绪的?你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这种做法的? 带有深刻的自我批判给人们以难以磨灭的印象; 勇于正视自己缺点; 启示我们要勇于洗涤自己的灵魂,走向改革的道路。 图解结构嫌厌 ——→ 风 ←——喜欢 毁坏 ——→   ←——偷做 小兄弟 忏悔 ——→ 筝 ←——忘却  看风筝
忆风筝我概括主题 本文回忆了二十年前作为兄长的“我”粗暴地毁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由此引发思考和深沉感慨。文章抨击了旧中国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深刻地阐述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

写法点拨对比
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利于充分展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本文通过将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强大作对比,将“我”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小兄弟前后态度的变化作对比,使文章既深刻又感人。
拓展提升风筝小知识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子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东汉其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心灵感悟 这个风筝小事件可以看出封建思想有形无形地摧残着我们一辈一辈的人。类似《风筝》中这样的日常生活“小事”,在旧社会里是时时发生、处处存在着的,可是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就像作品中未曾觉悟之前的“我”那样。作品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仅表现了“我”的个人的悔恨,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 作者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从生活中捕捉了这一素材,经过概括,加以铺陈,把它艺术地再现了出来,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因此,这篇作品很有教育意义。
即使在今天,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在我们生活的
各个方面还远远没有肃清,我们仍然可以从作品中得到
极大的思想教益。
随堂练习 1、我少年时对风筝的态度是什么?小兄弟的态度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用原文回答)
2、本文的第一段是( )描写,描写了( )的场面。前两句话分别介绍了( )、( )和( )三种风筝,体现了孩子们( )。
悲哀和悲凉瓦片快乐的心情参考第2、3自然段景色孩子们放风筝时蜈蚣蟹3、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和文章实际的一种是( )
A.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该,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
可贵的自省精神。
B.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
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
C.从文中的“我”严于自则,恳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情深。
D.本文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
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