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5 古 诗 两 首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资料宝袋 文豪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诗文有《东坡七集》等。《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预习检查留心观察 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时,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在古代,这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 字词乐园看词知义 题:书写,题写。
横看:从正面看。
缘:因为;由于。课文详解庐 山庐山西林寺 西林寺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横 看连绵起伏的山岭侧 看高耸入云的山峰远近低高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的样子都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意思是: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 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图解结构横 看侧 看远 看近 看不同的景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概括主题 这首诗既描绘了庐山变幻多姿的美丽风光,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掌握、冷静地分析,这样才不会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写法点拨学习古诗的方法 3想意境,悟诗情1知诗人,解题意2释诗句,明诗意拓展提升想一想 因为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联系学过的课文《画杨桃》,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心灵感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同时折射出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随堂练习我会做: 1、《题西林壁》是( )代诗人( )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了( )的景象。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 。
3、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
的道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宋苏轼庐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