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文两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古文两篇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14: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 65 古 文 两 篇第一课时 司马光砸缸资料宝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简介资料宝袋 曹冲 (196—208),字仓舒,谥号邓哀王,东汉末年沛(pèi)国谯(qiáo)(今安徽亳(bó)州市)人。是曹操的三儿子,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三岁。曹冲简介预习检查 自读《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看看这两篇文章与以往我们接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都是古文,也叫文言文。我们以往学的课文,包括我们自己写的文章,都叫“白话文。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学习文言文,不但可以从中学习古代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可以学到大量成语和其他文言词汇,对提高我们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字词乐园 堕 皆 泄duòjiēxiè曹 曰 痕cáoyuēhén课文详解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游戏。一儿忽堕缸中。缸水深,儿不得出。群儿皆逃。光独取巨石击缸。缸破水泄,儿乃得救。司马光砸缸 幼:小孩儿,年龄不大。
堕:掉下来,坠落。
乃:才。
泄:水流出来。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游戏。一儿/忽堕缸中。缸水深,儿/不得出。群儿/皆逃。光/独取巨石/击缸。缸破/水泄,儿/乃得救。 为什么“群儿皆逃”?如果当时你在那里,你会怎样去做? 复述课文 司马光小时候和同伴一起做游戏。有个小孩忽然不小心掉进大水缸中。缸里的水太深,那个小孩出不来。大家都惊惶地一哄而散。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块大石头砸向水缸。缸破了,水流了出来,那个小孩也因此获救了。译 文 司马光为什么要举着石头砸缸? 司马光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只要缸破水就能流尽,水流尽,孩子就得救了。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其他孩子都跑了 司马光机智勇敢,遇到问题沉着冷静,善于思考。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真是太了不起了!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儿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曹冲称象 置:搁、放。
于:在。
积载:积,堆积。载,装载。 复述课文 曹操得到一头大象。他想知道大象有多重,但是,象太大了,没有办法用秤称出它的重量。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对他说:“把大象牵到船上,看到水到船舷的哪儿,刻上记号。然后,把大象牵上岸,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这些东西,就可以知道象有多重了。”译 文 曹冲如何使“象重可知”? 运用替代法,用生活中可以分开来称重的小块物体替代不可以分割的大象, 进而达到目的。图解结构司马光儿乃得救(机智勇敢)忽堕缸中——取石击缸——缸破水泄 大象 象重可知 他物大船刻————————痕吃水概括主题 《司马光砸缸》叙述了司马光小时候,一个小孩突然落入缸里,司马光勇敢机智,砸破缸救出小孩的故事。 《曹冲称象》叙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的故事,运用船、水和生活中的物体,最终称出大象的重量的故事。写法点拨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拓展提升 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心灵感悟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突然发生的事件,令我们措手不及,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才能想到好办法。 有时候,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如突破常规思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变得很简单了。随堂练习 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缸水深,儿不得出。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缸里的水很深,小孩怎么也出不来。 把大象牵上岸,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