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诗二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古诗二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14: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23.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她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居住在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12岁即能诗文,一生作品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北宋时期与南宋时期的疆域对比图结合注释,理解、背诵、默写这两首诗。预习检查

  1.亦:也。
2.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3.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禹贡》)。这里代指中国。
  4.同:统一。
  5.王师:宋朝的军队。
  6.北定:向北方平定。
  7.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8.乃翁:你的父亲。乃:你,你的。   9.元:才 字词乐园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课文详解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课文详解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人杰:
鬼雄: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中的英雄。课文详解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课文详解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个成语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兵把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课文详解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年。课文详解1.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不想”、“不能”?
2.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鬼雄”之名。课文详解示 儿
(南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文详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课文详解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课文详解诗意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待到南宋军队收复北方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课文详解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情感共鸣课文详解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的其他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课文详解《夏日绝句》直抒胸臆咏史讽今《示儿》残酷现实展望未来图解结构《夏日绝句》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诗人想起了无脸见江东父老的项羽自刎。鞭挞南宋当权派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示儿》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概括主题
借古讽今
用典
联想写法点拨1.搜集李清照的诗词,挑读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背一背。
2.读边塞诗和描写古代战争的诗。拓展提升是啊!一个是封建时代的弱女子、另一个是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老人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讨论:读了这两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心灵感悟一、用“/”划分朗读节奏。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二、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三、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随堂练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