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7、天山之夏第一课时 碧野(1916~2008)原名黄潮洋,祖籍广东大埔县,1935年在北平《泡沫》文艺月刊发表处女作《窑工》。
1938年在武汉出版报告文学集《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和《在北线》。1940年以后,先后在荆门前线、河南叶县写成《乌兰不浪的夜祭》等四个中篇。陆续写成长篇《肥沃的土地》、《风砂之恋》、《没有花的春天》、《湛蓝的海》,以及《奴隶的花果》等中短篇,使抗战后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丰产期。建国后有《钢铁动脉》和《丹凤朝阳》,两度到新疆体验生活,有长篇《阳光灿烂照天山》和大量散文。作者简介天山风光天山风光天山风光天山风光 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
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
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预习检查疆(新疆) 戈(戈壁)峭(峭壁)泻(飞泻)漏(漏下)溅漾(荡漾)矫(矫健)jiānggēqiàolòuyàngjiànxièjiǎo(溅起)字词乐园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按浏览的先后顺序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课文详解 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饮马溪边,坐在马鞍上便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你在马上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心爱的鲜花。 这就是天山之夏,这就是人间天堂。天山之夏
雪峰 高 大 白
溪流 急 清 活森林密 绿 幽野花多 高 艳牧场奇丽 辽阔 风平浪静图解结构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丽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概括主题 (1)文章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 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依次将天山雪峰的奇美壮丽,雪水的磅礴壮观,溪流的欢快壮美,森林的广袤幽静,野花的繁多绚烂,牧场的辽阔富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其间作者运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 、以动衬静的手法,构出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用抒情的笔调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写法点拨1.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2.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并背诵。
3.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拓展提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选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写一篇作文。(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进行描写。)心灵感悟二、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是一个比喻句。( )
2.“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华呢”是一个反问句。( )
3.课文写了“雪峰”“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 )一、比一比,再组词。
矫( ) 疆( ) 莲( ) 溅( )
娇( ) 僵( ) 涟( ) 贱( )
√白莲僵直娇气新疆矫健下贱涟漪溅起√√随堂练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