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颤抖的羽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 颤抖的羽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8 20: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颤抖的羽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略读课文,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2.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出示毽子)同学们都踢过毽子,一提到“羽毛”,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轻盈、美丽、好看……)课文题目却叫做《颤抖的羽毛》,这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三课,一探究竟。
二、自主读悟,交流收获。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起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课文讲了“我”为了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起因),就和同学一起捉我家的大公鸡,拔公鸡的翎毛,把大公鸡逼进水池,几经折腾,大公鸡差点死了(经过),后来“我”自悟到了错误,于是“我”加倍呵护大公鸡,公鸡逐渐恢复了对我的信任(结果)。
(教师相机板书:美好愿望、捉鸡拔翎、捞鸡上岸、真诚弥补)

、品读课文,引发学生思考。
1.出示思考题:本文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在整个过程当中,作者的内心情感有什么变化呢?结合着课文内容谈一谈。
2.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来感悟。学生可以读有关句子,也可以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理由)(教师相机板书)
(1)儿时玩的踢毽子游戏,“不但看踢得技巧,还要比一比谁制作的毽子最漂亮”,所以“我决心要在制作毽子上超过别人”,反映了身处孩提时代的“我”那种争强好胜,喜欢攀比的心理特征。
(2)“我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对大公鸡的两次围攻,以及擒住后的“七手八脚地拔着它的翎毛”,是“我”制作最漂亮毽子欢喜之情的表现。
引导学生从“
围、缩、扑”等词语中看出他们已经谋划好了捉鸡的行动,显然已经商量、计划好了怎么捉鸡、拔鸡毛,并进行了分工,体会出他们的淘气。(朗读)
从“伸长、竖起、腾空而起”等词可以看出大公鸡没有坐以待毙,为了保全自己的羽毛敢于抗争并取得了初步胜利,并逃出了“我”的包围圈。(学生读)
引导学生想象第二次又摆开阵势时的场面,体会他们这次更加谨慎、小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去捉公鸡,不顾公鸡的惨叫你拔我拽。
“一窝蜂的扑”告诉了我们当时捉鸡的情态,场面特别乱,感受到孩子们太淘气了。
“七手八脚”让我们感到了当时他们乱拔的场面,肯定有用没用的拔了不少,大公鸡得疼坏了。
一群多么淘气的孩子,
大公鸡怎么受得了,大公鸡再也受不了,一下挣脱了,又一次腾空而起。
(3)在水中挣扎的大公鸡“眼看着就要被淹死了”,“我”把它捞上来独自守护,端饭端水,愧疚之意自然流露。
朗读课文描写大公鸡在水里扑腾、挣扎的场景,想象公鸡此时的处境和心理活动。
朗读、理解见到竹竿、绳子后公鸡的表恐惧、紧张,以及公鸡快淹死时的可怜。
“找竹竿、绳子、央求、保证等词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我”看到公鸡遭受了不幸,“我”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说“我”当时的心理。
理解“惴惴不安”形容因担心、害怕心中不安
(4)在同学们的夸奖声中,“我却高兴不起来”,并且每天“到郊外草地上给大公鸡捉蚂蚱”,以及后来的“我总是很偏爱它”,一种负罪之感充满了“我”的内心。
守护鸡,端来米饭,给鸡捉蚂蚱,单独喂它好吃的”等词句中体会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及时真诚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交流启示,升华读者情感。
1.为什么有了漂亮的鸡毛毽子,我却高兴不起来呢?
预设答案:我强行拔它的羽毛,侵犯了他它利益,每一根羽毛都联系着公鸡的疼痛神经,即使毽子再漂亮,我也不会高兴的。
公鸡受了那么大的伤害,还不知是死是活,“我觉得对不住这只公鸡,所以“我高兴不起来。
 他悟出了自己的错误,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
 是啊,为了自己竟然去伤害别人,这是要受到良心谴责的。
 2.为什么“我”手中的毽子在瑟瑟地颤抖着?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是因为“我”的心在颤抖。
 虽然手中的毽子漂亮,但却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每当看到毽子,就会想起大公鸡的不幸遭遇,心里就有一种愧疚、自责感。
“颤抖”即使实写毽子上的羽毛在微风吹动下瑟瑟颤抖,又联想到了大公鸡在疼痛和惊恐中瑟瑟颤抖的身体。还表示了“我”在拔翎毛事件上的忏悔。
3.你从最后这段话当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体会到了伤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如果能及时真诚的想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四、教师总结,点明文章主旨。
师:你认为以“颤抖的羽毛”为题恰当吗?(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文章的题目虽然是“颤抖的羽毛”,但不是羽毛在颤抖,而是拿羽毛毽子的手在颤抖,是作者的心在颤抖。颤抖的原因是自己所做的错事给大公鸡带来了伤害,心灵受到了谴责,令自己愧疚,令自己难忘,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羽毛不但在我的手中颤抖,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的心里颤抖。这事件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不应该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一旦我们犯了错误,自省、自悟很重要,不要总是等着别人来指导、教育。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毽(
)子
勉强(
)(

擒(
)住
缩(
)小
翎(
)毛
打捞(

蓄(
)水池
惴(
)惴不安
拽(
)上来
2.辫子组词。
踢(

翎(

腾(

赐(

领(

藤(

3.选词填空。
看护
守护
A.战士们日夜(
)着祖国的边疆。
B.护士(
)着病人。
挣脱
挣扎
A.它再也忍受不住疼痛,竟然拼出了那么大的力气,一下子就(
)了我们。
B.我们趴在池边看着公鸡在水中(
),心里很是着急。
4.课文传真。
《颤抖的羽毛》讲述了“我”为了制作一个(
),和同学们一起抓自家的大公鸡拔翎毛,而大公鸡奋力反抗,险些死去,使“我”非常(
),日后“我”总是很(
)那只大公鸡的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课文是按照(
)——(
)——(
)——(
)的顺序写的。
5.回忆课文,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颤抖的羽毛”。
【板书设计】
美好愿望
——
攀比心
颤抖的羽毛
捉鸡拔翎
——
欢喜情
无意伤害他人
捞鸡上岸
——
愧疚意
主动真诚弥补
真诚弥补
——
负罪感
【课后反思】
《颤抖的羽毛》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我”为了制作一只漂亮的毽子,使大公鸡遭受不幸、面临信任危机,然后偏爱,单独喂养大公鸡恢复信任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教学中,我按照由思考到讨论,由浅入深,由与核心问题有关的一般问题到核心问题的顺序,组织学生学习课文。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思考和讨论和读书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初读课文环节应引导学生先将课文学短,培养学生提炼课文中心的能力;品读课文环节应引导学生在思考、研讨、拓展的基础上,把课文学长。二者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有待推敲,整节课略显头重脚轻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