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卷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某企业生产的一种能互补性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
化“风光路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城市中利用智能化“风光路灯”效果最佳的是
A.贵阳
B.重庆
C.呼和浩特
D.杭州
2.下列城市的智能化“风光路灯”太阳能板摆动幅度的变化在一年中最小的是
A.哈尔滨
B.拉萨
C.乌鲁木齐
D.海口
3.哈尔滨的智能化“风光路灯”风力发电效率最好的季节扇叶主要朝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质构造和等高线分布,图中M1、M2、N1、N2为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层。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主要为
A.断层
B.向斜
C.背斜
D.火山
5.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最有可能是
A.平坦高原
B.山间盆地
C.河流下游平原
D.河流上游谷地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气候湿润。读图,完成6~8题。
6.该岛屿气候湿润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田农业
C.畜牧业
D.园艺业
8.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
D.人类破坏
读“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地下水位下降
B.产生土壤盐碱化
C.水资源短缺
D.土地荒漠化加剧
10.呼伦贝尔打造我国能源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充足
③科技发达
④资金充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11~12题。
1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
1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
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交通拥堵
B.资源短缺
C.大气污染
D.气候变暖
14.图中环境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A.老年人患病率上升
B.光照增加
C.城市内涝加剧
D.生物多样性增加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2014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机器人消费市场。据此完成15~16题。
15.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成本低
C.工厂数量多
D.劳动力数量多
16.工业机器人未来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将
A.大幅增加工业企业成本
B.增加劳动就业人口
C.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冲击
D.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
垄膜沟植是指在田间起垄开沟,垄上覆盖塑料膜,沟内种植作物。下图是某地垄膜沟植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垄膜沟植可充分利用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18.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广东
B.山东
C.黑龙江
D.甘肃
读“非洲某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图”,完
成19~21题。
19.①地商品农业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0.图示地区迁移农业、自给农业和游牧业对应
的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21.据所学知识推测,图中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位于
A.商品农业向迁移农业过渡区
B.迁移农业向自给农业过渡区
C.自给农业向游牧业过渡区
D.游牧业向少量人类活动区域过渡区
滦河为河北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坝上高原,流经燕山
山地进入平原。下图为滦河水系流域和水利示意图。据
此完成22~23题。
22.下列叙述符合滦河流域现实状况的是
A.含沙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小
B.平原地形,河网密布,洪涝多发
C.引滦入津工程全线需逐级提水
D.滦河径流量主要来白潘家口水库以上河段
23.
20世纪中叶以来,滦河流域内修建了众多水库,其主
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乡用水②进行有效防洪调度③开发水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缓解干旱
带来的不利影响
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
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盐井镇为悠久的产盐古镇,附近澜沧江东西两岸表层分别分布着白色和红色岩土。在江两岸,人们依山势凿孔插桩,桩顶铺板,就地取岩土在板上铺垫成盐田,将取自江滩盐井的卤水(含盐的地下水)倒入,几天后盐便析出。东岸产出的盐呈白色,品质好;西岸产出的盐呈红色,产量大。读图,完成24~25题。
24.导致西岸比东岸盐产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
B.市场
C.地形
D.气候
25.推测两岸盐制品颜色差异的原因是
A.卤水种类的差异
B.太阳辐射的差异
C.生产工艺的差异
D.盐田垫土的差异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9--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3小题,共40分)
26.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近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4分)
(3)说出
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油气产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2013年其产值占GDP的45%,出口总额的98%。石油探明储量约1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居世界第15位。
目前,该国每万平方千米油井数约为9口,低于世界100口的平均水平。该国先后同美国、
英国、法国、中国等30个国家签署了近70项合作开发石油的协定。下图为阿尔及利亚示意图。
(1)推测阿尔及利亚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3分)
(2)石油化工是阿尔及尔市的支柱产业。分析其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区位。(6分)
(3)若你是阿尔及利亚的国民,你对政府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石油的做法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5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近年来,泛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向上海市、苏南、浙北等核心区转移;二是在泛长三角内部,核心区将部分产业向安徽省、江西省及苏北、浙西等外围地区转移。在此背景下,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格局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下图为19
90~2010年泛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重心变化示意图,下表为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分析图示碳排放重心移动速度和方向变化的原因。(4分)
(2)安徽皖江城市带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其优势区位条件。(4分)
(3)说明泛长三角核心区产业转移对外围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6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9~30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9.[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结合部,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裹樊市。旅游资源以“三城、二谷、一峡、一洞、一墓、一庙、一风情”为主要代表,旅游景区景点共有10大类1039处。下图为宜昌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
评价宜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3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城市内河水体黑臭问题愈发严重。水体黑臭是一种由于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严重水体污染现象,是指水体呈黑色并散发出令人感觉不适甚至厌恶的气味。
分析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