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
《西风的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及时尽孝。
3、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学生具备一定的视唱乐谱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唱会乐谱。
2、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只有少数学生的声音会发虚。
3重点难点
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有感情的表达歌曲意境。
难点: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唱准旋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以歌曲伴奏音乐为背景,教师播放秋天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是哪一个季节 并说说喜欢这个季节吗 为什么
生:秋天。
教师:如果用绿色、红色、金色、白色来形容四季,哪种颜色最适合秋天 请同学们说说关于秋天的主题词:“秋收”、“秋高气爽”、“收获”、“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丽的秋天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 当夏天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我们来听听西风对我们说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西风的话》。
活动2【讲授】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初听歌曲。在听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 速度是怎样的 (平缓级进,较慢)。
2.这么好听的歌曲,作曲家是谁呢 介绍作曲家黄自: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曾赴美国学习,先后在欧伯林大学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1929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任教并兼任音乐教务主任,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爱国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3.想一想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抒情柔和、较慢)全曲分为几个乐句 (四个)
4、发声练习
出示乐谱,用“呜”进行发声练习;练习音阶。
6、学唱乐谱
1)跟琴视唱歌谱,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用“啊”随琴唱旋律,并试着打节拍演唱。
2)听师范唱。同位讨论,这首歌曲节拍是多少拍 运用
了什么节奏型
生回答是四拍子的。师说:对,那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呀
生答:是:
强
弱
次强
弱
4/4
●
○
⊙
○
强(拍手)
弱(摊开)
次强(拍身体两侧)弱(摊开)
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4/4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X
X
XX
XX
︱
X
—
X
—
︱
X
X
X
X
X
X
︱
X—
—
0
︱,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我”,
“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
(三)介绍休止符
“0”在乐谱中为休止符号,根据节拍来判断停止的拍数,《西风的话》节奏为四四拍,“0”应停止一拍。
7、师生接龙朗诵歌词:
师问:今年我回去
生答:我们刚穿新棉袄
师问:今天我来看你们
生答:你们变胖又变高
师问:你们可记得
生答:池里荷花变莲蓬
师问:花少不愁没颜色
生答:我把树叶都染红
8、学唱歌曲
1)填词唱歌曲,电子琴伴奏。
2)
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我们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 (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袄”、“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
3)注意连音符号的演唱和大跳音程的音准。
4)边听边唱,认真体会在演唱时,哪些地方可作渐强或渐弱的处理 分组讨论,将歌曲的旋律线画在课本上,说说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有哪些好处 (使歌曲更好听、更富有感情)
5)
尝试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将歌曲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轻柔、舒展的声音演唱,找一位同学指挥集体演唱
。
活动3【活动】拓展延伸
1、同学们一首《西风的话》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童年般色彩的秋天。这都要感谢我国著名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秋天回家在探望亲人的过程中,见到他的侄子侄女在一年来发生的变化,进如感叹时间流逝的飞快而写下的这首歌曲。
2、人生中必须及时去做的两件事(行善尽孝)
播放母亲变化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并让学生思考: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3、小结
同学们,秋天是美好的,冬天也是让人向往的。但是一年四季美景的变化也蕴含着我们同学们的渐渐长大。从今天开始,希望同学们都能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美景和美好生活,珍惜时间,珍惜与自己亲人的相聚,在时间上做个真正的主人。(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轻放好凳子,走出教室,结束这堂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