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16 19:32:5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正净
副净
武净
小生
老生
武生




花旦
青衣
老旦
刀马旦
听一听哪个是旦角唱腔?
旦角唱腔
净角唱腔
京剧四大基本功




传统京剧伴奏乐器
蓝脸窦尔敦:
京剧《盗御马》
绿林好汉
坚强勇敢
足智多谋
红脸关公:
义薄云天
英勇善战
黄脸典韦:
勇猛善战
白脸曹操:
性情奸诈
诡计多端
黑脸张飞:
刚毅果断
铁面无私



须生花脸朝靴厚
老旦青衣水袖长
京剧奇葩天下秀
明朝国粹更辉煌
走进戏曲
受梨园春色
家剧国嗵美米
生·旦·净·未·丑
国东
君起社区
WWW.CLZGCN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昵图网wuum的v:王子
UIu1213385731091
ECTVPcom
央视网
画啊@
e
PE
6M公
Nikon
D700/红杉出品
Nikkor
AF
80-400VR
\
4o
jintengpeng.b/
k515动m
在网
广
络电视台
京剧行当老生
行者老严摄一
@圉郦郾
红动中国
新星乐嚣
中国少儿艺数网
昵图
noun.nipic.
com
B/
DERER
唱脸谱
阎肃词
姚明曲
外国人把那京戏叫作
Beijing
Opera,
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
“四击头”一亮相,哇呀
美极啦,妙极啦,
简直OK顶呱呱!
1=7B4
稍快
02讠23230323i202i232352i6i00
①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②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0i56ii02i232|07672-20323404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A
35232i60i2.6i
pe
Q
国梨世成出
昵图网wuu.nipic.comBy:narutocxy欣赏
黑脸包公、红脸关公、白脸曹操、金脸孙悟空——上场诗表演、花脸西皮流水唱腔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戏曲艺术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的创造性活动。
3、知识与技能:带领学生走进京剧的艺术殿堂,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和四大基本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广东省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中国戏曲艺术在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影响下,经过近千年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体系及相对突出的中国式审美思想。《课标(2011年版)》指出:“3--6年级学生,聆听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每学年应学唱京剧或者地方戏曲的片段。”本册是“走进戏曲”系列之三,京戏欣赏,旨在让学生通过看、动、演、唱、挥等多种参与方式在聆听、模仿游戏中熟悉、了解我国这一独特艺术的魅力。
3重点难点
在欣赏中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掌握中国戏曲的基本常识,“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功”唱、念、做、打。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走进戏曲
一、导入新课(聊戏、唱戏)
1、聊戏
教师与学生自由对话,了解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与感受。询问学生平时是否喜欢戏曲。
学生回答出现“喜欢”和“不喜欢”两种声音。
教师进一步了解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
回答“不喜欢”的同学说:听不懂、节奏慢。
回答“喜欢”的同学说:戏曲中有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从中可以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师:同学们对戏曲的认识各不相同。说起咱们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那可是我国的国粹,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京剧最早形成于背景,2010年我国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老师就是一位铁杆戏迷,你们想不想听老师给大家唱两句呀
学生一听说老师要唱,立刻热情高涨、满怀期待的大声回答:想!
2、唱戏
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教师便声情并茂地清唱了京剧《苏三起解》: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地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待教师唱罢,学生报以热情的掌声。教师顺势导入本课的内容:那么今天呢就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走进戏曲---感受梨园春色。
【设计意图】教师一“聊戏--摸底”“唱戏--激趣”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戏曲的境界。教师的课堂清唱比播放视频更富感染力,更能调动学生兴趣,拉近了师生距离。选取的《苏三起解》是因为这段旋律学生比较熟悉,而且这个选段短小,唱词通俗易懂,既有一段完整的情节,又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美感;既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与欣赏习惯,也能缩短导入的时间。
活动2【讲授】一、简介戏曲行当
师:老师有让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戏曲里角色的划分叫做行当,你们知道戏曲分几个行当吗
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A:四个,生、旦、净、丑
(出示幻灯片)
师:那这四大行当分别有哪些特点
学生B:生,是京剧舞台上最常见的主人公,演绎的是舞台上的各种男性角色。根据年龄和气质的不同又分为老生、武生、小生等。
学生C:旦,演绎的是京剧舞台上女性形象。根据年龄气质右分为青衣、老旦、花旦、刀马旦等。
学生D:净,就是花脸,演绎的性格品质或者相貌与众不同,具有突出特征的男性角色,从老到少都可以。比如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等。
学生E:丑,京剧中的“丑”不是“丑陋”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喜剧明星,是有喜感的角色。他们既活泼风趣、滑稽搞笑,又能画龙点睛。
师:看来同学们都回去做了功课,那我现在来考考你们,下列图片分别属于哪个行当
学生进行抢答
【设计意图】这个简短的小活动,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调动了他们想要深入探究的积极性。
2、了解戏曲四功
师:那么戏曲除了有四大行当它还有四大基本功,请问分别是什么
学生F:唱、念、做、打。
师:我想听听同学们是怎么理解这个唱、念、做、打的。
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E:唱,就是咿咿呀呀的唱腔
学生F:念,是说话
学生对念不是特别理解,于是我给学生举了个例,用京剧的腔调念了句“同学们好”,出乎我意料之外学生用同样的腔调回了我一句“老师好”。学生的潜力真是无限大。
学生G:打,就是武打,京剧格斗和战斗的场面。
学生H:做,就是表演。手、眼、身、法、步同时进行的表演。
【设计意图】教师及时归纳总结,分别播放唱、念、做、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国粹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爱。
活动3【活动】三、欣赏作品,区分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特点
1、欣赏京剧《铡美案》片段,了解传统京剧伴奏乐器的特点
提问:戏曲《铡美案》片段是以什么乐器为主伴奏的 (民族乐器:锣、钹、大鼓、镲等)
(1)教师总结:传统京剧一般以我们的民族乐器锣、钹、大鼓、镲等伴奏为主。那么随着音乐的创新和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京剧由传统的民族乐器伴奏逐渐发展为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的形式我们来欣赏一下。
2、欣赏京剧《梨花颂》片段,了解现代京剧伴奏乐器的特点
提问:戏曲《梨花颂》片段是以什么乐器为主伴奏的 (西方管弦乐队)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分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特点。
教师总结:西方交响乐的伴奏赋予了京剧《梨花颂》另外一种美,不知道京剧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又会产生怎么样的美呢 引出“戏歌”
四、欣赏戏歌《唱脸谱》学唱其中片段
1、完整聆听,提问:歌曲里面唱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窦尔墩、关公、典韦、曹操、张飞)
讨论:歌曲哪段比较难唱 (副歌部分的最后一句)
2、学唱戏歌《唱脸谱》
3、学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从听与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重要美学特征,并在表现中内化情感。
活动4【练习】五、分组创作与表演
1、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创作表现歌曲中的人物特征。
2、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表演(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京剧面具、服装和道具等让学生自由发挥)
1、延伸欣赏,你还听过哪些戏歌 (贵妃醉酒、北京一夜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拓展欣赏内容,并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让赏析活动逐步深化、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活动5【作业】总结
课程接近尾声,教师请学生说说对戏曲艺术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J:说实在的,原来我不喜欢戏曲,对戏曲不了解,这节课我了解了很多,原来它是那么的博大精深。
学生K:原来我看电视,看到戏曲频道就会立刻马上换台,觉得没意思。学完这节课后,我想,以后我也会留心研究一下。
学生L:我喜欢戏曲的腔调、服饰,觉得很美。
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分享老师特别欣慰,因为老师看到同学们也开始喜欢上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了。的确,精彩的唱、念、做、打,结合了戏曲艺术鲜明脸谱、一套套绚丽多彩的服饰、道具给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流光溢彩的画面。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一课继续关注戏曲艺术。老师相信,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不仅如此,还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中华戏曲艺术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倾听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心底的声音。教师带有情感的总结,深华了学生们对戏曲艺术的感受。对戏曲艺术饱含深情、包含热爱,这也是我设计本课最根本的前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