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遗 迹
教学要求
1.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重点体味和推敲文中含义深刻的句段,从而透彻地感悟文章的主旨。2.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的水平,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感悟、表达的综合能力。3.感受文章的精神内涵,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与净化,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歌颂和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
1.感受有关索桥的故事,感悟故事的精神内涵。2.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段,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3.感受人间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索桥的故事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①这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 [2] 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 [3] [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③“头晕眼花”说明了什么 ] [4]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它们。架子比栏杆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索桥的位置、桥身、栏杆和架子。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④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5] 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像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 [6] 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⑤作者写“一阵笑声”“从高处跑下来”的目的是什么 ]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⑥“鱼嘴”指什么 起什么作用 ] [7] 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段导读:“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8]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⑦“人们的手和心”指什么 ]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 [9] [⑧文中为什么说“留下了他们的心” ]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 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段导读:观看“鱼嘴”引起的作者的联想。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了“我”在索桥上的所见、所感。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 [10] [⑨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⑩这两句话介绍了什么 ]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 [11] 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 [12] 阵的笑声。[文中又一次写到“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13] 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 [14] 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伟大的心、燃烧的心”指什么 ]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在寒冷的冬天,“我”还要“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作者这么描写是为了表达什么 ] [15]
段导读:“我”走下索桥的感受。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主要写作者走下索桥,从故事中引发的思考。
[16]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是什么 ]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每段大意。
2.感受有关索桥的故事,感悟故事所蕴含的精神。
3.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4.了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
本课朗读录音,安澜桥的图片,巴金先生的资料。
一 直接导入
1.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想必你们的脑海里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索桥是什么样子 在哪里修建的 是谁修建的 索桥到底又有哪些故事呢 大家别急,我们先来看看索桥的图片。(投影出示安澜桥的图片)这个桥就是本文要讲的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上面的安澜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感悟有关它的故事吧!
2.简介巴金先生。(见“备课资料”)
二 教学设计
1.播放本课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找出相应的答案并画出来。老师提示引导,指名让学生回答。)
(1)索桥的位置在哪里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
(2)索桥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长度:一里光景。材料:竹索挽成,上铺木板。设计:没有桥墩,竹架代替。)
(3)为什么要修建索桥 谁修建的索桥 怎么修建的 (由清朝初年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
(4)文中都写了什么故事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故事,“何公何母”修建索桥的故事,高尔基写的勇士丹柯的故事。)
3.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总结每段的大意。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老师明确答案。)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索桥的结构和站在索桥上观水的感受。
第2自然段:作者走索桥的经过及感受都江堰工程的伟大。
第3自然段:观看“鱼嘴”引起作者的联想。
第4自然段:讲述关于索桥的故事。
第5自然段:作者走下索桥后的感受。
第6自然段:点明本文主旨。
4.精读课文,理解文中的故事,感悟故事所蕴含的精神。
(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感悟关于索桥的故事与精神。)
(1)故事共有几个 各是什么
学生甲:三个,李冰父子的故事、何公何母的故事、丹柯的故事。
(2)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
学生乙:第一个故事赞颂了李冰父子勤劳勇敢、造福百姓的精神。
第二个故事赞颂了何公何母勇于创新、默默奉献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赞颂了丹柯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学生丙:作者通过写关于索桥的故事,来表现故事中人物的精神,赞美了人间美好的事物,歌颂了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使我们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3)故事是感人并引人深思的,文中哪些句子是写作者的感受的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如:“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
5.重点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提示:本文的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作者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们的精神,以揭示全文的主旨。文中作者的感悟——“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就是通过故事得到的“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6.赏析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散文讲述了都江堰上安澜桥的故事引发作者的深思,使作者从中感受到“燃烧的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表达出作者对“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的敬意;抒发了作者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之情。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精神为内涵,意蕴深远,给我们以启迪,给我们以震撼。我们的情感随着作者一起激荡汹涌,我们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与净化。
索桥的故事
李冰父子——勤劳勇敢、造福百姓
何公何母——勇于创新、默默奉献
丹柯挖心——舍己为人、勇于献身
1.这篇文章意蕴深远,“索桥”什么样 在哪儿 它有什么作用 什么时候修建的 它有什么故事 这些问题对于学生都是陌生的,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及本课的特点,教学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2.教师应让学生熟读课文,清楚文章的写作顺序,列出提纲,再根据提纲和文章的内容,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对照图画,引起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合作交流,倡导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与文本交流的过程中,心灵得到熏陶、感染与净化。
1.比一比,再组词。
2.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填空。
(1)《索桥的故事》是巴金写的一篇散文。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作品主要有《家》《春》《秋》等。
(2)文中提到的索桥,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
(3)人们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一座二王庙。
(4)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
1.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
2.把握主题,提升感悟。学习作者所赞美的造福于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能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使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与净化。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图片,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资料。
一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走上了索桥,欣赏了索桥独特的风光,又追随作者的思绪,感受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可是,我有个不明白的问题想让大家一起帮我找到答案:本文的题目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呢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都江堰,看能否帮我们找到答案。(板书课文题目)
二 教学设计
1.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创于战国初期,是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修建的排灌水利工程。自此,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李冰治水,造福于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功效,是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璀璨明珠。
2.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分析探讨的方式,回答问题。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何公何母”默默奉献的精神。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二者相互呼应,使得主题更加升华。)
3.这是老师找的问题,看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探讨解决。
学生: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代“鱼嘴”的作用,引出故事,引发作者的联想与思考。)
老师小结:作者走在索桥上,在欣赏风光之余,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与思索。“‘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作者由眼前的工程联想到古人,再联想到这些人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文章由景及情,过渡自然,使我们不自觉地被触动、被感染。
4.具体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
老师:像所有怀古吊今的文章一样,本文通过写所见之景,记叙古迹背后的故事,先发思古之情,再谈其现实意义。
第1自然段是说明性文字,具体介绍了索桥并写出站在桥上的感受和桥上的景观。第2、3自然段是作者站在索桥上,通过想象建造“鱼嘴”的人的手和心来抒发感悟。第4、5自然段有详有略地记叙了“何公何母”“丹柯挖心”的故事,点面结合,进一步升华主题,赞美了“伟大的心”。第6自然段点明本文的主旨。作者通过写景、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中所叙述的故事不再是针对某个杰出人物,而是代表着“伟大的心”,代表着一种高尚、可贵的精神,使大家真正得到了“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这种精神将引导我们像他们一样去温暖去帮助多数人,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5.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上还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都江堰的景象,说出你的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更美、更好的东西”。
(投影出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图片,使学生感受都江堰的雄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神,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有创造性地表达感悟的欲望。)
6.老师小结。
《索桥的故事》的教学是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探究—延伸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搭设研究问题、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主动读书、自主探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点拨、指导,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全面和谐地发展。
索桥的故事
写景——记叙——抒情
走上索桥——写景——联想——感悟古人的“手和心”
走下索桥——记叙——抒情——赞美歌颂“伟大的心”
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让作者感动的是什么,他得到的“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是什么。让学生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整体感悟课文的故事情节,并声情并茂地讲述,然后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结构,深入挖掘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什么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1.说说“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的含义。
作者由眼前的工程联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与智慧换来了如此伟大的工程。由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情,赞颂了古人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2.在第2自然段中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小孩儿过桥有什么作用
体现出索桥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3.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1.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中国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黑浪、余一等。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1927年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20世纪30年代初创作长篇小说《激流》(即《家》)。此后又创作长篇小说《春》和“爱情的三部曲”。作品风格热烈而浪漫,感情充沛,具有激进的批判现实的意义。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有《巴金全集》行世。
2.“巴金”这一名字的由来
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李尧棠把“巴”字作为自己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 正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便半真半假地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李尧棠爽快地一点头:“好,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3.安澜桥简介
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横跨在岷江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名扬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1974年,因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一百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
^1
知识点详解
^2
①介绍了索桥的地理位置和名称。
^3
②这是过渡句,为下面介绍桥栏埋下伏笔,间接地写出了桥栏的重要作用。
^4
③说明了索桥离江面很高。
^5
④这句话说明了索桥的重要地位。
^6
⑤为了衬托索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人越多,索桥动得越厉害,写出了作者过索桥时的亲身体会。
^7
⑥“鱼嘴”是一项分水工程,起到分水的作用。这也为下文作者看到“鱼嘴”产生联想埋下了伏笔。
^8
⑦“手”指为了修建都江堰而付出的劳动,“心”是指这些人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只有“鱼嘴”在那儿无言地见证着历史,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9
⑧因为他们不仅留下了这项伟大的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他们造福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10
⑨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1
⑩介绍了修造索桥的原因,同时也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2
“跑来跑去”“一阵阵的笑声”和上文相呼应,形象地说明了昔日的危桥现在已十分安全。
^13
作者运用转折句式表达了对“何公何母”造福百姓、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
^14
指的就是那种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精神。这句话也揭示了主题,那些为了多数人的幸福、温暖、安康而牺牲自己的人,永远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心永存于人们心中。
^15
意在表达“何公何母”的精神给后人带来了温暖,激励后人乐于奉献,为民造福。
^16
就是上文所说的“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这是全文的结束语,也是文章的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