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珍 惜
教学要求
1.积累文学常识。借助译文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自读自悟文章,理解课文含义。抓住人物对话,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2.通过自读自悟文章,培养学生借助译文自学古文,积累文学知识的能力。培养诵读古文的语感与技巧。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难点
1.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2.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正确认识文章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掌握生字、新词,积累文言词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理解全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抓住人物对话,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领悟文章所说明的深刻道理。
本课诵读录音,作者柳宗元的资料。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老师先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什么 如有学生回答喜欢钱的话,可以继续追问:为了金钱,你愿意舍弃什么 生命吗 让我们看看这个永州人是怎么做的。
(激情导入,切中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教学设计
1.简介作者柳宗元,让学生了解其生平及主要成就。(见“备课资料”)
2.字词教学。
在老师范读课文时,学生将读不准的字音进行标注。同学相互补充,纠正字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熟悉课文。老师适时指导学生,纠正字音、语气、节奏、重读等问题。
3.疏通课文大意。
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翻译课文。若有不理解的字、词、句,小组讨论也不能解决,由老师帮助解决。(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4.疏通课文大意时应强调的重点词语。
咸:都。程度副词。
善:同“擅”,擅长。(可以给学生简单地介绍通假字的知识。)
绝:横渡。 济:读jì。渡。 有顷:不久,过了一会儿。 益:更加,越发。 怠:松懈,疲倦,没劲儿。
(对于本文中的重点词语,老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译文理解、记忆。)
5.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再次朗读体会。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这次朗读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读两个人的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心理,从而体会人物性格。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根据词义、句意准确断句,旁白与人物对话的感彩要有所区别等。)
(1)老师:我们通常怎样描写人物呢
学生甲:人物描写可以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
(2)老师:那本文在描写“溺水者”时,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呢
学生乙:两种,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3)老师:同学们在文章中用直线画出描写“溺水者”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学生找语句,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果。)
学生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这是语言描写,可见“溺水者”的愚蠢和贪婪。
学生丁:“摇”是动作描写,在文章中出现两次,可见在生命垂危之时“溺水者”的愚蠢和固执,要钱不要命。
(4)老师:同学们在文章中用直线画出描写同伴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学生找语句,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果。)
学生甲:“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何不去之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这些是语言描写。
学生乙:“呼且号”是动作描写,表现出在“溺水者”生命垂危之时,同伴焦急和关切的心情。
(5)老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为什么要写同伴呢
学生甲:用同伴来衬托出“溺水者”的愚蠢、贪婪和固执,要钱不要命。
(6)老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到位。如果你是落水者,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甲:我会毫不犹豫地扔掉钱,生命对于我来说,毕竟只有一次。
学生乙:会求助于同伴们,让他们帮我带过去一些钱,那样就会减轻分量,不会因过重而淹死了。他太傻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要指引他们结合本单元主题进行思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6.拓展延伸。
我们应如何看待金钱呢
(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将本文中的“金钱”与“生命”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只要言之有理,层次清晰即可。)
老师小结:对金钱和利益的追逐无可厚非,但当这些和其他因素发生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让我们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毕竟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美好、更为重要的东西。
吾
腰
千
钱
衬托
1.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柳宗元,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2.写另一首柳宗元的诗。
3.写出“贪”字打头的四字词语。(如:贪赃枉法)
贪小失大 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贪生怕死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人,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
有《河东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