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冲 突
教学要求
1.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感受古文遣词用字的凝练与精准,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感悟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掌握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其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重点难点
1.通过自读自悟,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字义,明白两则寓言的意思。2.在体味古文语言美的同时,感悟其深刻的寓意。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寓言的具体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矛 与 盾
[2]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①这句话写了什么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②他怎样夸自己的矛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3] [③别人怎么问他的 ]其人弗能应也。[④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
鹬
蚌
相
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⑤这句话写了什么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⑦蚌是怎么回答的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⑧结果怎样 ]
1.学习第一则寓言《矛与盾》。理解全文内容,朗读并背诵全文。
2.感悟古文深刻的寓意,明白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感知寓言的特点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了解《韩非子》。
本文的诵读录音,《韩非子》的简介,《刻舟求剑》的动画故事,有关寓言的资料,矛与盾的图片。
一 观看动画,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刻舟求剑》的动画故事。
(本课从观看动画故事入手,提升学生的兴致,在老师有序的引导下,逐步融入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续与发展。)
老师:谁知道这个动画故事的名称 它又属于哪一类故事呢
学生:《刻舟求剑》。它是个寓言故事。
老师:说得对。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谁又能告诉大家“寓言”是怎样的一类文章呢
(学生踊跃发言。列举掩耳盗铃、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等等。)
老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具体地了解一下古代寓言。
2.讲解寓言文体的资料录音。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用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寓言二则》,看看这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有趣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深刻道理。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矛与盾》。
二 教学设计
1.播放本文诵读录音。
老师:通过听录音,我们知道这是一则古代的寓言,是用文言文写成的。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已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想一想学习这则寓言用什么学习方法好。
学生甲:要通过反复地读,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全文大意。
学生乙:要了解作者,要抓住字眼解释,才能明白全文的意思。
学生丙:最关键的还是要明白寓言所说的道理。
老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矛与盾》。
2.了解作者及《韩非子》。(见“备课资料”)
3.自读课文——读通。
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清除生字障碍。要读准字音,明白字义,读通句子。之后借助译文,初步了解寓言的大意。然后再读课文,练习把语句读流畅,并注意正确地断句与停顿。老师指名让学生诵读,并及时纠正学生诵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研读课文——读懂。
(1)解题: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矛用来进攻,盾用来防守。(投影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结合课后译文,深入揣摩句子的意思。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字义并尝试说出句意,之后,老师分别出示各句古文,让学生随老师的引导逐句理解并回答相应问题。)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
老师:通过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知道了他在夸耀自己的盾非常坚固。
你是从文中哪个字读懂他在夸耀的呢 (“誉”是赞誉、夸耀的意思。)
老师: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此句应读出坚硬之感,读出夸耀的语气,强调“坚、物莫能陷”。)
B.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
(此句应读出尖利之感,读出夸耀的语气,强调“利、于物无不陷”。)
老师: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楚人多想把自己的矛和盾卖出去呀!他神气十足,充满自信,先夸盾再夸矛。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楚人夸矛和夸盾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夸矛时他用了两个否定词,想把他的矛卖出去。
老师:楚人用“无不”这个双重否定来强调矛的锋利,吸引别人来买他的矛,加重了夸的语气。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C.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呢 ”)
(此句应读出疑惑之感,读出质问的语气,强调“何如”二字。)
板书: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D.其人弗能应也。
(那个人不能回答。)
(3)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讲述)
5.品读课文——明理。
(1)面对旁人的质问,他为什么答不上来呢
学生甲:这个人不论怎样回答,都会和自己刚刚说过的话相抵触。
学生乙:楚人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2)你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丙:卖矛与盾的人一会儿称赞自己的盾无比坚固,一会儿又夸自己的矛无坚不摧,自己形成了前后“矛盾”,使他夸耀矛和盾的话不攻自破,成为笑柄。
学生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不要自相矛盾。
老师小结:这则寓言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进而点明道理的。讽刺了那些说话不顾事实,把事物任意夸大,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人。告诉人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于这里。
6.赏析全文。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领略了文言文独特的韵味。故事短小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凝练精彩,仅仅53个字,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则寓言故事千古流传,耐人寻味,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寓
言
二
则
矛与盾
坚——物莫能陷 利——于物无不陷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弗能应——自相矛盾
在《矛与盾》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三读”。
1.整体读,力求正确流利。“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节课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课文的时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进入新课时,教师应先范读课文,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文言文的情境之中,点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最终把背诵课文变成自觉行为。这样,学生会神情专注,沉醉其中,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2.感悟课文,深入理解重点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注重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提炼。如一边读一边看插图,结合注释快速学习,联系上下文猜读,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拐杖,尤其是对照注释,揣摩句意。这些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又回归于学生中去,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上再去读懂。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两句话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自然地将对古文的理解和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得有滋有味,读出张扬夸耀的语气,体会到楚人说话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3.分角色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熟读成诵,让和谐、幽默、欢快的气氛充溢着文言文教学的课堂,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接触文言文。这样,学生学文言文才不会觉得难。
1.解释下列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鬻:卖。 (2)矛:古代兵器,在长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3)盾:古代打仗时防守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
(4)其:他的。最后一个“其”应讲成“那”。
(5)陷:刺透,穿透。 (6)利:锋利。
(7)应:回答。 (8)以:用。
(9)子:你。 (10)何如:怎么样。
2.填空。
通过虚构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就是寓言。《矛与盾》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包含的成语是自相矛盾。这则寓言的寓意是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不能自相矛盾。
3.修改下面各句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1)墙上写着四个字:“不准任何人在此写字。”
(2)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把题目从左到右反复看了好几遍。
4.课下用自己的话给家人讲述这则寓言故事。再想一想,这个人怎样做才能卖出他的矛和盾。
1.学习第二则寓言《鹬蚌相争》。理解全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本课,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3.感悟本文寓意,懂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4.了解《战国策》。
《鹬蚌相争》的诵读录音及动画片,《战国策》简介,鹬与蚌的图片。
一 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寓言《矛与盾》,我们明白了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看看这个故事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2.了解《战国策》。(见“备课资料”)
3.投影出示鹬与蚌的图片。
(让学生认识“鹬、蚌”并齐读课文题目。)
老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甲:鹬、蚌为什么相争
学生乙:它们是怎样相争的
学生丙:它们相争的结果,谁输谁赢了
老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则寓言。
二 教学设计
1.播放本文诵读录音。
(让学生边听边自主识字,加深记忆。)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让学生借助课后译文描述的情景,初步了解整篇寓言的意思;再独立分析字义和各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标上记号,之后分小组讨论,相互补充、纠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汇报交流,老师明确。
(1)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鹬和蚌之间的故事
(2)你怎么知道蚌张开了壳 又怎么知道它要晒太阳 在文中标画出相关的字词。(出、曝)
(3)鹬侵犯蚌的目的是什么 蚌是如何反击的
学生甲:鹬想吃蚌的肉,蚌灵敏地合拢起自己坚硬的壳,把鹬尖尖的长嘴紧紧地夹住。
(4)鹬出师不利,对蚌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呢
(指名朗读相关的句子,分析鹬的心态。)
(5)蚌采用的对抗方式是什么呢
(指名朗读相关的句子,分析蚌的心态。)
(6)鹬蚌相争的结果是什么 谁输谁赢了
学生乙:它们谁都没赢,一起被渔夫捉住了。
老师小结:因为鹬蚌双方互相斗气,谁都不想放过对方,所以出现“渔者得而并禽之”的结果。这是鹬蚌相争的结果,是基于它们不肯相让的必然结果。下面观看《鹬蚌相争》的动画故事。
(出示《鹬蚌相争》的动画片,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析结构,理出层次。
(提示学生按照鹬蚌相争的起因、经过、结果理出层次;老师小结。)
学生甲:第1句话叙述故事的起因。鹬啄住蚌的肉,蚌夹住鹬的嘴。
学生乙:第2、3句是对话,也是故事的经过。两者互不相让,互找弱点,等待对方死亡。
学生丙:第4句话交代故事的结局——渔夫获利。
5.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老师:想一想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甲:它们谁都不肯退让一步,结果一起被渔夫捉去了。
学生乙:双方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老师小结: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凡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到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否则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钻空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出于此处,是比喻双方相持不下,从而使第三者得到利益。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6.每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课后搜集我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办一期《寓言精选》的专刊小报,贴在壁报栏里,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受启迪的目的。
鹬
蚌
相
争
起因 蚌方出曝 鹬啄其肉
经过 两者不肯相舍
结果 渔者得而并禽之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说话训练引入课文。然后围绕“为什么争,争什么,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课堂上,教师既应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带着学生品词析句,品味感悟,又应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使学生明白寓言所包含的道理。寓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一般它们的创作都有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鹬蚌相争》所揭示的寓意与学生的认知不尽相同,这会造成他们的理解困难。教师要及时地补充《鹬蚌相争》的典故,让学生了解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一寓言故事承载的历史责任:阻止燕赵两国交兵,以免秦国得利。在这样的资料补充下,学生会对寓言有更深刻的认识。
1.比一比,再组词。
2.巧填下列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狡(兔)三窟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
惊弓之(鸟)
汗(马)功劳
画(蛇)添足
3.大胆想象与创新,续写这则寓言故事。
1.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子。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后受到秦王政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吸收道、儒、墨各家的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在哲学上发展了荀子的学说,认为“道”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而“理”则是具体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著作有《韩非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此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此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战国策》
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1
知识点详解
^2
①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很坚固,说:“任何锋利的东西都刺不透它。” ②他夸耀自己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3
③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 ④写出了他的窘态:这个人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了。 ⑤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立刻合拢自己坚硬的壳,把鹬的嘴夹住。 ⑥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 ⑦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去,明天拔不出去,那就会有死鹬了。” ⑧双方谁也不肯放过对方,
渔夫发现了,就乘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