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告
别
童
年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通过想象分别时的感人情景,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实,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与感受。3.通过学习本课,充分感受师生之间难舍难分的浓浓深情,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深刻感悟老师对学生伟大无私的爱。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3.充分感受师生之间难舍难分的浓浓深情,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深刻感悟老师对学生伟大无私的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好啦,孩子们,咱们在一起已经两年了,待一会儿下课铃一响,咱们就该说‘再见’啦。”[①用人物语言开头有什么好处 ] [2]
段导读: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我已经把成绩报告单发下去。马蒂尼里及格了。当他看见自己的分数时,还真以为看错了呢。[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3] 今天早晨,妈妈仔细地给他梳了头,还非让他系个新领结不可,看上去像只巨大的白蝴蝶。
段导读:描述马蒂尼里的情况。
克利帕也及格了——那个十三岁的高个子,两条腿上汗毛浓浓的,上课时老打瞌睡。[③这句话让我们了解到什么 ] [4] 到明年进了中学,他照样会在课堂上睡着的。
段导读:描述克利帕,点明他过去学习不好的原因。
唯一没有及格的是安东尼里。这孩子花了整整一年工夫用玳瑁铅笔刀在课桌上刻自己的姓。不过,他的速度实在太慢,到现在只刻了“安东”两字。明年,到了新老师的班上,他大概能刻上“尼里”了。
段导读:唯一没有及格的安东尼里有个在桌子上刻字的坏习惯。
马尼利从前是个小不点儿,罩衫直拖到脚尖上,如今连膝盖也快盖不住了。斯巴多尼两年前来到这个班时,经常搬弄是非。现在要再这样,他自己都会害臊的。[④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5]
段导读:描写了在两年的时间里学生们的进步与成长。
“孩子们,铃声一响,你们就要走了。我呢,不再教书,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去,所以咱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6] [⑤这句话点明了什么 ]我拉开抽屉,把今年没收来的东西发还给他们。其中有奇奥蒂尼的水枪、斯巴多尼的几个笔帽、马尼利的陀螺,还有达尼埃里的五枚极普通的瑞士邮票,而他还认为挺值钱的呢。
段导读:老师把没收的东西还给学生。
街上肯定会挤满学生们的亲友,到处是嗡嗡的说话声。 [7] [⑥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斯巴多尼的奶奶一定会来。这位老太太一见我,总要说:“谢谢你,谢谢你,先生。”而且每次看见我总要吻我的手。 [8] [⑦这句话反映出什么 ]
奇奥蒂尼的父亲也准会来的。他是个壮实的小个子,老远就跟我打招呼。这学年开始时,只要我说他的儿子不用功,他就一把揪住孩子的耳朵往家里拖。但今天早上奇奥蒂尼很快活,因为他及格了。九个月来第一次,他爸爸不会揪他的耳朵了。 [9] [⑧你怎么看待奇奥蒂尼的父亲揪孩子耳朵这件事 ]
段导读:第7、8自然段描写的是老师对学生家长的回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主要介绍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
“中学的老师要严格得多,你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我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我对你们说的都是心里话,记住我的话吧!”
段导读:分手前,老师表达了对学生的嘱托。
马蒂尼里噙着泪水朝我走来,其他的孩子跟在后面,把我团团围住。 [10] [⑨“噙着泪水、团团围住”表现了什么 ]
“马尼利,这是我没收的你的陀螺;你的瑞士邮票,达尼埃里;奇奥蒂尼,你爸爸每次揪你耳朵,都是因为我,我很抱歉。”
奇奥蒂尼也是热泪盈眶:“没什么,老师,现在我这儿都长了个茧子了。” [11] [⑩“热泪盈眶”一词说明了什么 ]他挨近我,让我摸他的茧子。
“我也有。”斯巴多尼说着,也挤过来。当然,并没有什么茧子,只不过是为了在走之前也想让我拍拍他。
[12] 他们都挤在我的讲桌周围,每个人为了挤到我身边来,都有点什么东西要给我看:弄破皮的手指、一点烧伤、头发下的一块疤。
“老师,”马蒂尼里抽噎着说,“那条蜥蜴是我放在你抽屉里的。”
斯巴多尼说:“老在教室后面发出喇叭声的是我。”
“再吹一次吧,斯巴多尼。”我要求他。
于是,斯巴多尼鼓起挂着泪珠的腮帮子,发出那种古怪的声音。一年来,我一直没能找到发出这声音的人。
[13] “吹得不错呀,斯巴多尼!”说着,我揉了揉他的头发。[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
“我也会,我也知道怎样吹。”
“我也会,老师。”
“那就吹吧,我们一起吹。” [14]
于是,他们像我的小弟弟似的,紧紧地挨着我,一本正经地鼓起腮帮子,发出一阵喇叭声,像是在向我告别。
第二部分(第10~23自然段):老师向学生发还没收的东西,学生向老师承认以前的错误。
正在这时,铃声响了。铃声从院子里传来,穿过走廊,闯进每个教室。
马蒂尼里跳起来,拥抱我,吻我的脸颊,在我脸上留下了唾沫印儿。他们抓住我的手,拉着我的上衣。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塞在我衣袋里,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塞给了我。[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 [15] 铃声还是不停地响着,别的班级都已经离开教室了。
“到时候啦,孩子们,咱们得走了。”
我本应该让他们排好队,但现在是不可能的了。全体学生簇拥着我,实际上是跑着出去的。但是一到街上,孩子们像是烟消云散,转眼就不见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姐姐早把他们带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一副衣冠不整的样子,上衣还掉了一颗纽扣。谁会拿走我的纽扣呢 我脸上还有黏糊糊的唾沫印儿哩。
再见吧,学校。很久以后我再回来时,会遇到陌生的老师。那时候,我能找个什么借口才能回到那间老教室,才能拉开那个马蒂尼里放过蜥蜴的抽屉呢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16]
段导读:这段写了作者对校园的依依不舍之情。
不管怎么样,我还有聊以自慰的东西:达尼埃里的瑞士邮票和斯巴多尼的笔帽。还有,马蒂尼里也可以保存一点东西,因为只有他,才会把我的上衣纽扣扯去的。
等我回到家里,如果我做了什么后悔的事,那就是不得不洗去脸上的唾沫印儿。[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17]
第三部分(第24~30自然段):写师生离别的场面及离别后作者的感受。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师生之间难舍难分的浓浓深情,从而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划分课文段落,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触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实,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与感受。
本课的朗读录音,本课重点词句及相关问题投影。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几个平常的笔帽、几枚普通的邮票、一只玩具陀螺……这些都是一位意大利老师曾没收的一些贪玩学生的物品,可是,老师却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还给了学生们。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今天是这位老师“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充满浓浓师生之情的文章吧!
二 教学设计
1.播放本课的朗读录音。
(让学生随录音浏览课文,标画出生字的注音,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2.了解内容,感受浓情。
(学生小声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师生间的浓浓深情。)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甲:作者通过具体描述自己在小学教学生涯中最后一天的过程及自己的所思所感,使我们感受到师生即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浓浓深情,表达出作者回忆与留恋学校最后一天的感情。
(2)“我”的学生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是爱他们的老师、顽皮又天真的孩子。
(3)标画出老师爱学生的语句。
语言描写: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嘱咐。
动作描写:体现老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
(4)标画出学生爱老师的词语。
动作描写:“拥抱、吻、抓、拉、塞”等。
状态描写:“噙着泪水、团团围住、热泪盈眶、抽噎”等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依不舍之情。
3.分析结构,体会特色。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划分课文段落,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指名回答,老师明确。)
(1)划分段落。
全文共三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离别在即,老师介绍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同时准备将曾没收的物品归还学生,表达出对学生依依不舍之情。
第二部分(第9~23自然段):老师发还没收的东西,学生向老师承认以前的错误。
第三部分:(第24~30自然段):师生离别的场面及回味学生给自己留下的美好回忆。
(2)体会特色。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从老师的角度,以时间为顺序,运用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方法回忆了自己教书生涯的最后一天。作者通过对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一个难舍难分的感人场景展现在我们眼前。课文的感情很浓,通过回忆,再现了那群上课不爱听讲、爱搬弄是非、爱打瞌睡、爱刻字、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对老师的依依不舍之情,他们用一些很亲昵的行为表示对老师的爱与留恋,也在老师心中永远留下了痕迹。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师对学生的深深的爱,一群可爱的孩子对老师的爱……
4.重点句段,感悟真情。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文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丙:课文最后一段是文章最精彩的点题之笔。告诉我们“我”极想将学生留下来的东西作为永久的纪念,就连这“唾沫印儿”“我”都极为珍惜,含蓄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爱。
5.提升感悟,交流感情。
我们通过对文中人物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具体分析,深刻地感受到师生之间浓浓的情感。同学们,老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的纽带,这种无私的爱能让你们更加充满自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现在我们的小学生活也在慢慢地接近尾声,离别在即,你们有什么想对老师说的话吗 老师相信,你们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向老师倾诉,那么就拿起你们的笔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让老师永远珍藏,成为老师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老师 学生
爱
学生 老师
作者回忆了和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的感人情景。文中作者通过回忆,再现了那群上课不爱听讲、爱搬弄是非、爱打瞌睡、爱刻字、爱搞恶作剧的学生。中外儿童在天性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们和中国的学生一样既调皮又可爱。
为了引导学生跟文中的孩子们的表现作一下对比,反思自己的言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给文中的孩子们分类,然后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类的,大家一定会积极主动。也许会有学生主动承认爱在桌面上刻字;也许会有学生问老师自己最近总是上课不专心该怎么办;也许会有学生主动承认自己是爱搬弄是非的人……这该多么有趣啊!
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一次自我检查、自我教育。
1.解释下列词语。
(1)烟消云散:如烟云散开、消失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十分干净。
(2)一本正经:形容庄重、严肃认真的样子。正经,正派、庄重。
(3)衣冠不整:形容穿戴得不整齐。冠,帽子。
(4)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聊,姑且。
2.歇后语巧连线。
(1)十五只吊桶打水 A铁面无私
(2)千里送鹅毛
B七上八下
(3)王婆卖瓜
C礼轻情意重
(4)八仙过海
D自卖自夸
(5)包公断案
E各显神通
(6)刘备借荆州
F有借无还
3.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实,给老师写一段毕业留言。
散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五四”以后,现代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并称为最重要的文体。其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
^1
知识点详解
^2
①能够吸引读者,同时含蓄地点明课文题目。
^3
②说明马蒂尼里过去学习不好,考试总是不及格,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
③克利帕过去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他上课爱打瞌睡。
^5
④说明斯巴多尼在两年的学习中,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
^6
⑤点明了师生不能再见面的原因。
^7
⑥过渡句,引起下文。
^8
⑦从侧面说明家长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
^9
⑧虽然揪耳朵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但从今天父亲没有揪奇奥蒂尼的耳朵可以看出,奇奥蒂尼的父亲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用心学习取得好成绩的。
^10
⑨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依不舍和爱戴之情。
^11
⑩说明奇奥蒂尼是个重感情的孩子。
^12
^13
虽然那是一种古怪的声音,但老师仍然夸奖斯巴多尼吹得不错,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深厚的感情。
^14
^15
学生拥吻老师,还送给老师东西,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喜爱。“跳、拥抱、吻、抓、拉、塞”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师生离别的情景。
^16
这句话写的是“我”设想以后回到学校的情景,表达出“我”对学校的留恋之情。
^17
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不舍,对学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