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天窗》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天窗》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09: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天窗》同步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bō li biānfú wèi jiè zhàng zi yè yīng
21cnjy.com
比一比,再组词组词。
幻( ) 籍( ) 抑( ) 编( ) 偷( )
幼( ) 藉( ) 仰( ) 蝙( ) 愉( )
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美丽——( )简单——( )  真实——(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空白 一( )玻璃 一( )星 一( )云
一( )木板窗 一( )井 一( )人家 一( )画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骑的! ( )
(2)因为活拔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
(3)美丽的神奇的夜是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 )
(4)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籍。 ( )
六、画龙点睛。(补充词语)
暖和的( ) 北风呼呼叫的( ) 地洞似的( )
灰色的( ) 奇幻的( ) 灰色的( )
照样子写词语
卜落卜落:
闪闪烁烁:
按原文填空。
(1)从那小小的玻璃上面,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地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刷地一瞥……你想象到( ),( ),( ),( ),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它们的( ),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 )。21教育网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 ),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 ),无数像( )、( )、( )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圆眼睛的猫头鹰
九、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21·cn·jy·com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像锐利起来。www.21-cn-jy.com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2·1·c·n·j·y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就想不起来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试给全文分三层。
一层:
二层:
三层:
(2)天窗有什么作用?
(3)天窗象征什么?
(4)如何理解“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这一句的含义。
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玻璃 蝙蝠 慰藉 帐子 夜莺
比一比,再组词组词。
幻想 幼儿书籍 慰藉 抑制 仰望 编辑 蝙蝠 小偷 愉快
三、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丑陋 复杂 虚假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方 快 颗 片 排 口 户 幅
五、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骑—奇(2)拔—泼(3)像—象(4)籍—藉
六、画龙点睛。(补充词语)
晴天 冬天 屋里 蝙蝠 云彩 蝙蝠
七、照样子写词语
哗啦哗啦 咕咚咕咚 卜通卜通 切切实实 清清楚楚 清清白白
八、按原文填空。
(1)这雨 这风 这雷 这电 威力 千倍百倍
(2) 一颗星 一朵云 星 山似的 马似的 巨人似
九、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1)一层(1-3)天窗的作用和来由
二层(4-7)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三层(8-9)赞叹神奇的天窗
(2)晴天光线和空气可以进来,雨天或冬天时可挡风雨
(3)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
(4)幽默地表现了作者对大人们拘束儿童生活通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天窗”这一神奇事物的向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