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新)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6新)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6 21: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政务;设置锦衣卫和东厂;实行八股取士;经济的发展。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是这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是八股取士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明朝的建立者是谁?你对他的身世经历了解吗?你知道明朝的都城先后在哪里?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元朝灭亡,明统一全国。朱元璋对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进行全面改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探究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疆域图【小组讨论】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几方面
的内容?2、明太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3、你认为明太祖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
会有何作用?【归纳】 1、(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督查,加强了君权。(4)选拔官吏方面,实行“八股取士”
2、这些措施意在防止大权旁落(地方威胁中央,相权威胁君权),加强君主权力。
3、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
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请认真思考后回答科举制始创于
何时?是如何
完善的?
到明朝时
有什么变化?命题范围:
2. 答题观点:
3. 文体要求: “八股取士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分组讨论】
1、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看资料各学者对八股取士是如何评价的。
甲说:“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材的好办法。”乙:“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想一想:哪一种说法对呢,为什么? 【归纳】 1、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员,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使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 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故 宫
议一议: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 的权力?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廷;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四、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学习至此: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见学案) 五、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1、你还有什么疑惑?2、知识总结:明太祖和明成祖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明朝的君主权力空前强化,尤其是丞相制度的废除了特务机构的设置,大大加强了君主的权力,这也预示着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1.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设六部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2.厂卫特务 太祖 锦衣卫
机构
成祖时 东厂

3.八股取士
明朝的建立强化君权(1368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