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火山与地震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火山与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的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知道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提高人们防震减灾的能力。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方面】同学们经常会从新闻报纸上听闻有关地震和火山的报道,尤其对近年来全国以致全球各地地震频发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也有所了解。只是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它们的分布情况等知道的比较少,并且对两者都会引起地形的变化可能更未曾了解。
【能力方法方面】本节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对生活实例的对比观察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火山地震带和地震发生前的预报和震时措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和防震抗灾意识。
【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本节学习学生知道大地是不平静的,但具体的对于地形是怎么运动变化着的也有待加深认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来时的应对措施
2)火山和地震均能改变地形
3)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教学难点】
1)火山与地震的成因
2)火山和地震均能改变地形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火山与地震
《火山与地震》课堂实录
火山篇:
师:火山和地震这两种自然现象都向人类宣告着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同学们,对于火山,原来你已有哪些知识?请同学说说看
生1:火山会喷发岩浆
生2:死活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生3:火山的岩浆中有许多丰富的矿物质
生4:火山喷发后会形成火山丘
…………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那你们以前看到过火山爆发吗?
生:没有
师:那今天老师给你们看《火山爆发》的视频,同时,请你看完视频之后思考问题:
1、火山爆发物有哪些物质?
2、火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3、火山爆发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教师播放视频《火山爆发》
师:看完视频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3-135,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完成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经过约3min讨论之后)
师:火山爆发物有哪些物质?
生:火山喷发物有岩浆、火山灰和水蒸气
教师表扬同学,并给该小组加分。
师:火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生:地壳运动导致一部分的岩浆喷出地面
师:通过什么喷出地面?
生:地壳裂缝
师:很好,火山爆发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面。下面是第三问:火山爆发对人类会有什么影响?
生1:火山喷发对人类破坏性很强,会引起地震等自然灾害
生2:火山喷发有温泉产生
生3:火山喷发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
…………
师:那火上喷发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弊呢?
生:既有利也有弊!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PPT归纳学生的回答)
弊:给居民带来灾难;
可能引起地震、山崩和海啸现象
利:带来丰富的地热和温泉
带来矿产及肥沃的火山灰土壤
成为旅游及疗养胜地
点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师:火山爆发时一道非常奇特的景观,同学们,想不想在教室里看一下模拟版的火山爆发呢?
生(齐声):想
教师一边做火山爆发的模拟实验,一边给同学们介绍实验器材,实验的操作过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活动:模拟火山爆发
实验材料:碘化钾(30克)、30%双氧水(200毫升)、洗洁精(20毫升)
参考资料:因为双氧水在碘化钾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了水和氧气,大量的氧气溢出的时候遇到了洗洁精就变成了泡沫,大量的泡沫从锥形瓶当中往外涌出的时候就形成了泡沫喷泉。
当火山爆发出现的一瞬间,教室里响起了学生的惊讶声。
师:模拟版火山爆发与真实的火山爆发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1:它们都是有物质从类似与火山口一样的东西喷出来
生2:都产生了气体,而且都喷得很高。
…………
师:大家都讲得很好,在本实验中我们用灼热的肥皂泡代替火山喷发物——岩浆,我们用气体产生的压强代替地球内部的力量。
点评:实验过程现象明显,学生的表现非常惊讶!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地震篇
师:除了火山会导致地形发生剧烈变化外,还有一种自然现象也会导致地形发生剧烈变化,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地震
师:同学们,你们对地震已有哪些了解?
生1:严重的地震会使房屋倒塌,地面裂开
生2:地震是有震级的,3级以下的地震是无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是破坏性的地震
生3:地震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会发生500万次地震
…………
师:你们知道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后回答
教师播放视频《地震》
师:同学们: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因为地球的运动过于剧烈,地球无法承受而产生的
师:这位同学讲得非常棒,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错位而造成的。下面我们来用实验模拟地震
活动:模拟地震
材料:木片(用三夹板裁成长约50CM,宽约2CM的规则长方形)
过程:拿一根木片,双手握住木片两端,用力慢慢地弯曲木片,将它弯断,模拟地球的岩层在地球内力的挤压下变形、断裂的过程,注意观察现象。
师:我们一起拿出木片,我们用双手握住木片的两端,用双手的力量来代替地球的内部力量,长的细木片其实就是地壳,现在我们一起慢慢地往下弯,听老师口令,一起折,“一、二、三”随着口令的喊出,教室里马上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仿佛地震真的到来了.
点评:教师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教室成为师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赏、共享的“实验室”“小社会”。
师:模拟版地震与真实的地震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1:都会发生巨大的声响
生2: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
生3:都是由于力的原因产生的发生断裂、错位造成的
…………
师:看图说话,火山和地震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造成的,它们的地理分布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请同学们将世界火山分布图和地震分布图进行比较,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火山分布图和地震分布重合处很多。
生2: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
生3:非洲和亚洲的交界处
师:非常好,非洲和亚洲的中间有一个海,在地理上称为地中海,而在亚洲西南地区有一座山脉,叫喜马拉雅山,所以,我们可以取名为什么?
生: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概括世界火山和地震的分布情况。
生: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师:你能在世界地震分布图中找出中国的大致地理位置吗?
请一位学生到大屏幕PPT中标出中国的大致位置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是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生:是
师:为什么?
生:中国刚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
师:既然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假如有一天地震真的到来了,我们该怎么办?让我们一起珍爱生命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137,并分小组讨论
第1-2大组(讨论内容:在学校发生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
第3-4大组(讨论内容: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
师:首先我们请第1—2大组同学回答,在学校发生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
生1:躲到桌子底下,用书包保护头部
生2:我觉得前面一个同学不对,应该马上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
生3:前面两个都有道理,但都不完全正确,我觉得,在教室应该听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闭眼,躲到各自桌子下。在操场上要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千万不能回教室。
同学们都觉得第三个同学答得很好,教室里掌声响起!
师: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
生1:关闭电源,煤气等
生2:躲到厨房、卫生间等狭小的地方
生3:如果是一楼的话,马上跑到空旷的地方。
…………
点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是的,学生需要研究学习,他们渴望开放与挑战,他们需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读书空间,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去参与、去研究、去发现,让他们潜心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好!本教学案例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学生们在课堂上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诉说。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读书、去感悟、去研究、去实践、去创造、去表现,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才会学有所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