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与月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月球与月相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17 20: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月球与月相
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月相
2.通过实验探究月相的成因及变化的规律
3.理解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及农历时间。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和农历的关系。

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做好模拟实验是关键,地月运动情形正确表达)。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情景导入
【教学过程】
引入:
中国有着优秀的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诗词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请大家欣赏这些诗句。出示关于月相的诗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夜锁清秋。——
李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提问:①在这些诗句中,诗人都有着对同一对象的描写,是什么呢 (月亮)
②但这些诗句都有对月亮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呢 (月亮的形状不同,或者说月相)
【导入】新课
新课: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各种月相,回忆一下月相你都有看到过吗
出示新月的图片,你能看到明显的月相吗 (不能)
教师:这里要纠正一个观点,在许多古诗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新月如钩”,其实是不正确的,新月我们通常是看不到的。
出示峨眉月:因为长的很像弯弯的眉毛,因此叫做娥眉月。
依次出示上弦月、凸月和满月。
教师:在满月之后,月亮会出现亏损,出示凸月,因为他出现在下半个月,也把他叫做下凸月,那么根据这个规律,你想想下个有一半发亮的月相称为什么 (下弦月)
月亮继续出现亏损,出示娥眉月,也叫残月。
教师:根据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月相,你能说说什么是月相呢
【活动】活动一
1、月相: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教师:月相有这么多种,那么月相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的变化呢
首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
①月亮本身会不会发光呢
②月亮是透明的吗

那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月光呢
小结:我们之所以看到月球发光时因为月球反射太阳光
出示:阳光照射月球
教师:因为月球本身既不透明也不发光,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都只能照亮半个月球,我们月球被照亮的一面称为亮面,另外没有被照亮的一面称为暗面。
学生活动一: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月相是怎样产生的,月相的变化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听好实验的要求。
实验要求:
2个同学为一组。
1.黑板代表太阳,月球的亮面必须始终正对着太阳所在的位置;
2.一位同学代表地球,保持静止,转动头部观察你所看到的月相,亮面和暗面的多少及所在方位。同时还要留意一下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直角呢、直线呢,是锐角呢还是钝角呢,并将结果在实验单的空白圆圈中画出来。
3.一位同学手持月球模型,始终围绕地球转动,并保持亮面必须始终对着太阳所在的位置。由图中①所在位置开始,依次经过②、③、④、⑤、⑥、⑦、⑧处,每经过一处,要停下来让观察者仔细观察。
4.两位同学互换位置进行实验。确保每一位同学都有观察的机会。
温馨提示:实验成败的关键:月球的亮面始终要对着太阳所在的位置。
教师:都清楚实验要求了吗 接下来请各个小组进行分工,每位同学明确任务,确保实验快速高效的进行。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辅助指导。
小组汇报:当太阳、月亮、地球呈 时,观察到亮面 ,暗面 ,亮面朝向
方。
小组汇报时,一位学生讲解,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操作模型。其它组的同学请仔细聆听,如有错误,请修正。
一组小组完成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修正。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月相的名称。师生一边回忆,教师在相应的月相旁边注上月相的名称。
板书: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在描述的时候出现两次:这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那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次的月相分别是什么 出现新月月相的时候,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出现满月月相的时候,三者也在同一直线上。这两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
①出现新月时,三者关系是,日、月、地
②出现满月时,三者关系是,日、地、月。
请同学们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到实验单上。
教师:我们回到我们刚才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实验,你能回答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月相呢
学生:因为三者的位置不断的变化,所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月相。
教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太阳和地球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那么我们怎么把前面那句话说的更科学呢
刚才同学在描述的时候出现了三者呈锐角、三者呈钝角、三者呈直角、三者呈一直线,我们把这种方位的变化叫做相对位置的变化。
同时还有一点,假如说月球能发光,我们还能看到月相吗,我们看到是什么现象 如果月球本身是透明的,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①月球本身不透明也不发光
②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请同学们做好记录。
思考: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是多长时间呢
学生阅读课本:平均周期为29.5天,这个周期成为朔望月。
教师:我们古代将新月称为朔,满月称为望,从朔到望再到朔,这样一个周期我们称为朔望月,周期是29.5天。你们知道农历的月份是怎么制定的吗 一个月有几天吗
教师:我国的农历就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的。一般为29天或30天。
教师介绍朔望月。农历月份的介绍。
【活动】活动二
学生活动二:
农历每个月29天或30天的周期,那么在这一个过程里,各种月相又是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教师: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新月出现在那一天 (初一);
满月出现在哪一天 (十五)。
这是我们把农历一个月29天或者30天分成两等分,算出了新月和满月出现的日期,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算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农历日期。
学生展示
教师:这四个月相在晚上什么时候可以观察到呢 老师给大家一份这四个月相月出和月落的时间,大家来讨论下,说出他们在夜晚的可见时段。
板书:上弦月
上半夜
下弦月
下半夜
教师:那么上弦月和下弦月在夜空中出现的时候,是位于夜空中的那个方位,亮面又是朝向哪一边呢
思考:请你根据两幅示意图描述上弦月和下弦月在夜空中的方位和亮面朝向。
学生讨论分析,展示交流。
教师PPT演示:
上弦月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这个时间段怎么描述,是上半夜还是下半夜 上半夜
我们看到上弦月的时候,是出现在东边天空
还是西边天空 亮面是朝向东边天还是西边天 西边天
我们之前还观察到上弦月是出现在食物之前还是之后 之后,那也就是上半月。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上弦月呢
小结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边天,西边亮
教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总结下弦月的观察要求。
小结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东边天,东边亮
教师总结:我们简单的将它们记作: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