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23:4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提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rán(   ) 
chěnɡ
qiánɡ(   ) 
xián
jiē(   )

yā(   ) 
shùn
jiān(   ) 
tínɡ
zhì(   )
二、找规律,照样子写词语。
1.赏心悦目 口是心非
我发现的规律是
我写的词语是
2.追古抚今 顶天立地
我发现的规律是
我写的词语是
三、读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 无论……总……
如果……就…… 不仅……还……
1.(   )炎夏时节,日落之后,空气(   )会很快凉爽下来。
2.(   )留心观察,(   )会发现维也纳人对房前屋后的草地就像对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
3.回归自然,你(   )会得到大自然赐予的欢愉,(   )会得到大自然智慧的启迪。
4.(   )何处,张目一看,(   )有鲜艳的花木在视野之内。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用“生机勃勃”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自然界充满生命力:

(2)社会生活活跃:

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它们一会儿看看我身上那些稀奇的、带着镜子的装备,一会儿又摸摸我靴子上的鞋襻……

五、读句子,谈感受。
1.老人愣了,思考了一会儿我说的话,呵呵地笑了:“谁派我干啥呀 俺愿意的。”
从“愣”“呵呵地笑”这些词中我可以体会到
 。
2.这时,皮纳茨又向前走了几步,它伸出自己的手,轻轻地将手指搭在我的手指上。
从皮纳茨的动作中,我体会到了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       的浪花。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     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     和   的颜色。
2.历史上的宁夏,自古就有“      ”“     ,     ”之说。
3.我想,       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因为,鸟是       ,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的花朵……
七、课外阅读。




郑云云
站在幽静的山谷里,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一定如织,红叶也应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 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唯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 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此时此刻,也在好奇地望着一个女人躲开人群,静静地伫立在它们面前。
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万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我望树,树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
1.给文中画“  ”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2.作者为什么要到幽静的山谷看红叶,而不在山外热闹的地方看红叶


3.第5自然段中,作者实际看到的景物是       ,联想到的是      。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八、习作。
大自然是最仁慈的,它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当我们肆无忌惮地掠夺后,大自然也是残暴的,它用洪水、干旱、虫灾……无情地惩罚我们。请以《我们与大自然的拉锯战》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把事情写清楚,要有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骤然 逞强 衔接 涂鸦 瞬间 停滞
二、1.与人体部位有关 三头六臂 胆战心惊
2.都含有一组反义词 惊天动地 喜新厌旧
三、1.即使……也…… 2.如果……就……
3.不仅……还…… 4.无论……总……
四、1.(1)春天来了,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波涛汹涌,这片海域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五、1.老人的淳朴,以及他对种树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
2.它对作者的信任
六、1.一朵绿色 奇光异彩 净化眼睛 心灵
2.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两岸 沃野千里
3.一年四季的树木 树木的花朵 千姿百态 常开常新 跳着舞蹈 唱着歌
七、1.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和游人,谁都不肯辜负红叶之美。
2.作者认为树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看叶人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唯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树和人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解析:回答本题时应该从短文第2自然段入手,开头的“然而”表示转折,接着作者表明自己的想法“喜欢无人的山谷”,并用一个反问句强调了自己对幽静的喜欢。
3.树叶 千手观音 对老枫树充满敬仰。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