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再见了,亲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再见了,亲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8 20:5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噩耗”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2.搜集有关资料或魏巍的报告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体会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扣住情,以读体会情:初读课文,产生情感,初步感受中朝人们的友谊;抓住课文的动情之处,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进一步理解内容,懂得“亲人”的含义和分量,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创设情境,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反问句的意思和作用,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3.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精神感染。
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亲人”的含义和分量,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噩耗”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2.搜集有关资料或魏巍的报告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体会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扣住情,以读体会情:初读课文,产生情感,初步感受中朝人们的友谊;抓住课文的动情之处,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进一步理解内容,懂得“亲人”的含义和分量,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创设情境,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反问句的意思和作用,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3.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精神感染。
【教具准备】
1.
学生了解魏巍的情况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相关情况。
2.
歌曲《跨过鸭绿江》和抗美援朝的图片。
3.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抗美援朝背景,初解课题。
(一)教师学生交流作者资料,了解魏巍作为随军记者曾和志愿军共同生活过,他的笔下反映志愿军生活的主要作品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课件出示魏巍照片和基本信息
(二)参照课后“我的资料夹”交流抗美援朝资料,侧重了解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帮助朝鲜人民保卫家园的一次正义援助,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课件出示抗美援朝资料,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师:请大家看一幅图,欣赏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图片、歌曲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一直打了3年,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三年的战争,志愿军死伤几十万,停战后又留守了五年,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到八年了,也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送行的人成千上万,那场面十分感人。想重温那感人的一幕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看21课再见了,亲人(板书题目),齐读。
(三)抓住“亲人”一词,初解课题,感情朗读题目。
1.它与原来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谁对谁说的?谁和谁再见?谁是谁的亲人?(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志愿军)
2
“再见”什么意思?(再次相见,美好的愿望)
3.咱们带着这种渴望再次相见的美好愿望,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一)同桌合作读文,互相正音,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二)指名读文,完成填空:文章讲了____________的故事。可以填写故事情节,可以填写故事情感,也可以填写自己的读书感受。课件出示填空
(三)探究文章的结构特点:前三个自然段讲述话别场景,后三个自然段描述列车开动时告别的情景。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大娘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深情。
(一)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写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二)了解大娘的付出,体会大娘和志愿军之间母子般的深情,并指导感情朗读。(板书:洗补衣服
几夜没合眼
冒炮火送打糕
昏倒在路旁
救助伤员
失去小孙孙
)
1.
交流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情:洗补衣服、冒着炮火送食物、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子,抓住“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一句,体会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八年的时间,像慈母一般地照顾、爱护志愿军的一位老大娘,一直爬着山坡,走啊,送啊,一直和志愿军依依不舍。所以志愿军怎么说(齐读):“大娘,……几夜没合眼了。(不要那么伤心,而是一种尊重,一种怀念,一种关心,一种感激。)
2.
交流重点语句。
(1)“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
回忆的时候,就应该和平常讲话不一样。他有了想法了,你们对这一段有想法没想法?那就先把他刚才读的那一段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先看看有没有情感。
说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就这段话你们还有说的吗?还能继续说服我吗?
(2)“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做打糕,送打糕时有可能会发生什么?理解“雪中送炭”的意思,并结合情境说说这里用上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3)
“八年来,您给了我们……”这么读,慢点读。要有一种怀念的心情
(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离开了爸爸妈妈,但大娘给了他们非常的慈母般的温暖)
从血缘上说不是亲人,可是八年了,八年多这样慈母般的关怀,他们实际上已经变成亲人。
(4)“我们还记得……唯一的亲人。
你说得很好,但你注意到没有,课文中用了许多“反问句”,说得比“陈述句”要有力得多。你能就你说的这些内容,说一个反问句来质问能试试吗?不太好,没说清楚,语气也没有多大力量。谁来说?
“唯一的亲人“,大娘的其他亲人是不是不在身边?要用十分崇敬而又沉痛的情感来读。读懂文字后面的东西,很重要的读书方法
(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两个句型相互比照,体会反问句表达上的作用。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3.
指导感情朗读,并创设情境导读。
四、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一)总结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1.
想想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什么事情?
2.
体会重点语句的遣词造句和情感表达;
3.
感情朗读课文。(课件出示学法总结)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火眼金睛,找别字。
(1)山路这样奇岖,您架着双拐,以经送了几十里。()
(2)难到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亡怀?不,永远不会。()
二、.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3)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参照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课后自学第二、第三自然段,并把学习收获记录下来。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写在采蜜集本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亲人”的含义和分量,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朗读第一自然段导入,创设亲人离别的情境。
(一)指名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交流读第一自然段的感受。
(二)感受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似海深情,引入新课学习。
二、汇报自学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收获,感受小金花和大嫂与志愿军的亲密感情。(板书:救老王
失去妈妈)
(一)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体会小金花的刚强和她与志愿军的亲密感情。
1.
交流小金花为救出通讯员老王失去妈妈的事情,体会她对敌人的仇恨。
2.
分析重点语句: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怎么落泪了呢?先坐下,这里我有一个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不忍和志愿军分别,所以掉泪了,那么她妈妈牺牲了,她就不伤心吗?那时怎么没哭啊?她想哭不想哭?但她没哭,她的眼泪流到哪去 流到心里,流到心里变成什么了?变成了仇恨,变成了力量。但你怎么知道变成了仇恨?因为书上写着“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齐读)
向大家喊还是自己给自己下决心。有没有注意描写小金花动作的短语。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再读。你们仔细体会。咬牙切齿地,把仇恨咽在肚里。攥紧拳头去读。大家读。为什么哭?和志愿军的感情太深了。她经常和志愿军在一起聊天,在一起战斗,还给志愿军唱歌,“小金花,不要哭了,”我们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理解“噩耗”、“同归于尽”的意思,通过表演理解“跺”、“抽动”、“狠狠”这几个词的含义,体会小金花的刚强。
3.
对比小金花对敌人的“恨”和对志愿军叔叔的“爱”,体会朝鲜孩子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4.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小金花告别时的眼泪让我们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大嫂又是如何让我们感受亲情的呢?
(二)交流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情况,体会大嫂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板书:挖野菜
失去双腿)
1.
了解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的事情,结合课文理解“这样高的代价”、“深情厚谊”的意思,并想象大嫂这样付出的原因。过度:大嫂为我们挖野菜炸伤了双腿,驾上了双拐,大娘为救我们的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小金花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了生命,他们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好?结合文章叙述。结合你搜集到的抗美援朝的资料,举例说说好吗?小结:为了抗美援朝,无数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志愿军为朝鲜人民的抗美救国流血牺牲,是亲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是亲人;他们的血都流在一起,所以我们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2.
理解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变换句型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句子。
3.
创设大嫂架双拐为志愿军送行的情境,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体会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留恋和深厚感情。(板书:依依惜别
留恋“亲人”眷恋土地)
(一)综合感受前三个自然段表达的情感,体会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谊,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与留恋。
(二)结合“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介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英雄。课件出示图片和简要资料
(三)创设情境,学生角色变化,个人读、齐读结合,化身志愿军感情朗读后面三个自然段,表达中朝人民的浓浓真情。(板书: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课件出示后面三个自然段
8年的朝夕相处,使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如今就要分别,
看,站台上,志愿军跟朝鲜人民一边握手一边告别:“再见了,亲人”
列车即将启动,志愿军正向朝鲜人民挥手告别:“--”朝鲜人民也频频挥手致意:“--”
列车开动了,许多朝鲜人民跟着列车边跑边喊:“再见了,亲人!”
看着站台上的朝鲜亲人,看着这片中朝两国人民的鲜血染过的土地,我们的志愿军激动地高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隆隆向前,战士们还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车越驶越远,战士们从心底发出呼唤——(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让我们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再读。
总结:车轮滚动,它满载着志愿军向远方驶去,可是朝鲜人民还是不愿离去,看着火车远去的背影,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翘首回望,已然看不到朝鲜亲人的影子,可心里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再见了,亲人!”
四、想象分别之后的情节,齐读全文,推荐阅读魏巍的作品。
(一)展开想象:分别后的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是如何传递这种伟大的友谊的?
(二)播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录像片,聆听后全班合作读文。课件播放录像
(三)推荐阅读魏巍的作品《依依惜别的深情》、《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老师》、《东方》等。课件出示推荐作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课内阅读。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骨肉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这段话主要讲什么?
2、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多少件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雪中送炭——
战役——
4、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5、
给下面的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答应.(yìng
yīng

难道(nàn
nán)
背着(bēi
bèi)
担心(dān
dàn)
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暂时——
封锁——
担心——
送别——
失去——
温暖——
7、画出与文中最后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二、小练笔:张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分别后志愿军与小金花、大娘、大嫂是如何传递这种伟大的友谊的 五十年后的今天面对感人至深的告别场面你又有何感受?请写一写。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大娘
洗补衣服
几夜没合眼
冒炮火送打糕
昏倒在路旁
救助伤员
失去小孙孙
中朝友谊
鲜血凝成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腿
志愿军
依依惜别
留恋“亲人”眷恋土地
【课后反思】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