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用电子表格检索数据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作用,掌握其操作及取消操作的方法。
2、理解排序中关键字的作用,并学会用多个关键字进行排序。
3、能灵活设置分类汇总结果的显示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的比赛评选需求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能选择应用相关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2、能根据任务要求自由组合筛选条件输出数据分析结果。
3、能选择合适的分类汇总选项,并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设置数据处理结果的输出形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建立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意识。
2、能尝试使用数据分析问题。
2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B版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分别为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以及数据的
分类汇总。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来分析数据、提取隐含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实际,让学生体会为何排序、为何筛
选、为何分类汇总,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操作而操作。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Excel中的常规操作已相对熟练。
2、学生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本课所涉及的三种检索数据的方法都各有难点,排序中的主要、次要关键字较难理解,筛选以及分类汇总步骤繁多,学生在没有掌握取消筛选和分
类汇总结果的方法时,容易弄乱原始数据,得出错误的结果。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作用及其操作方法。
二、教学难点:
1、使用多个关键字进行排序。
2、筛选中多重条件的相互关系。
3、分类汇总的含义和操作步骤。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5分钟)
一、教师活动:
1、播放理综学科周照片视频。
2、从理综学科周比赛获奖名单导入课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体会检索数据的功能及重要性。
二、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根据教师的引导思考并回答问题,明确教学内容。
三、设计意图:
采用生活导入,并利用视频的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检索数据的功能及重要性。
活动2【活动】知识获得 —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0分钟)
一、教师活动:
1、布置任务:根据导学案,自主尝试完成任务,发现自己的问题,与小组讨论并记录。
2、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
二、学生活动:
根据导学案完成任务,发现自己问题与小组其他成员讨论并记录,以便进一步研讨。
三、设计意图:
1、让学生先自我尝试,思考,获得检索数据最直接的体验,并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
2、与小组讨论自己的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更深层次的发现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养成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会的不讲。
活动3【讲授】重难点精讲 (15分钟)
一、教师活动:
1、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的方法予以解决。
2、对学生未提出,但教师觉得有比较讲的内容采取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并解决。
二、学生活动:
随着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掌握教学内容。
三、设计意图:
解决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疑惑,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活动4【活动】任务完成(10分钟)
一、教师活动:提出任务完成要求。
二、学生活动:小组互助完成任务,并上交作业。
三、设计意图:巩固新知。
活动5【活动】小结 (5分钟)
一、教师活动:提问本节课主要内容及主要知识点。
二、学生活动:整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形成知识应用框架。
三、设计意图:巩固新知,拓展学生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