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导学案+课堂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导学案+课堂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17 16:19:12

文档简介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课堂检测】
1、2008年4月26日,三张133年前拍摄的圆明园原版照片在北京华辰春季拍卖预展中亮相,照片中记录的圆明园和现在的圆明园遗址截然不同,主要原因是 (
C

A.时间久远,建筑坍塌
B.自然力量的风化和腐蚀
C.英法联军纵火禁烧
D.城市规划拆除
2、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C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 (
B

A.省 B.行省 C.自治区 D.直辖市
4、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D

A.勒索大量赔款 B.增加通商口岸C.在中国自由通商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左宗棠曾上奏朝廷,指出“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C

A.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B.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C.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D.主张放弃西塞防
6、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B

A.背景相同
B.目的和性质相同
C.方式相同
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拓展延伸】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吓下,分别与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共五十六款,附约一款;《中法天津条约》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主要内容是: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③外籍传教士得以入内地自由传教;④外人得以入内地游历、通商;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⑦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此外,俄、美公使还利用“调停人”身份,以狡诈手段,分别于13日、18日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十二款、中美《天津条约》三十款,攫取了除赔款外与英、法所得几乎一样的侵略特权。中俄《天津条约》第九款还特别规定,两国派员查勘“以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以便日后解决,从而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撤离天津,沿海陆续南下。咸丰帝对条约内容感到忧恐,令桂良等在上海与英、法代表谈判通商章程时,交涉修改《天津条约》,取消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等条款,并设法避免英、法到北京换约。11月,桂良等与英、法、美代表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2.5%子口税,免征一切内地税;聘用英国人帮办海关税务。但是,英、法不容修改《天津条约》的各项条款,并坚持要在北京换约。
“海防”和“塞防”
随着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形势的紧张,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海防”和“塞防”的激烈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陕甘总督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力主归复新疆。清政府权衡利弊,在加强海防的同时,也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张,于1875年4月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结交林则徐
左宗棠布衣时,林则徐就闻其名。1849年,林则徐途经湖南,遍寻不得,后终于在湖上得见。左宗棠也早慕林则徐大名,急于相见,不料慌忙之间落入水中。左宗棠爬上林则徐的船后,要行拜谒之礼,林则徐忙阻拦道:“落汤鸡了,还做什么礼节?快去更衣!”两人相谈达旦。林则徐叹道:“他日竟吾志者,其唯君乎!”临别,林则徐即于舟中手书一联赠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极感之,晚年犹悬此联于斋壁。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导学案
【课程标准】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太平军痛击洋枪队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
2.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
3.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目的上的共同点。
【课前预习】
一、预习指导
【学习任务单】
★请1-13班同学通过网班APP登录个人账号,完成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的
在线微课预习内容。
★请14-16班同学完成本纸质导学案。
二、自主学习
(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于哪次战争中?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相关内容下划线,写小标题)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可以从战争原因角度考虑)
      
      
(二)俄国趁火打劫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哪个国家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一共是多大面积?这些领土先后通过哪几个条约割让出去?(结合《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中割占领土范围的描述,找出表格下面地图对应的区域)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找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始的时间、领袖、起义地点、定都地点。(相关内容下划线,写小标题)
2、找出太平军英勇抗击美国“洋枪队”的地点、战绩。(相关内容下划线,写小标题)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了哪些边疆危机?对于西北边疆危机,清政府是如何处理的?(在相关内容下划线)
2、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意义?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什么行政机构?(在相关内容下划线、标注)
三、预习检测
1、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C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2、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鸡”。
与中国版图的缩小关系最大的国家是(
D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3、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B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4、19世纪60年代在慈溪流传一首民歌,其中说:“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军头。”“红军头”指的是(
D

A.清军
B.义和团
C.洋枪队
D.太平军
5、下列战役发生在太平军与洋枪队之间的战役是(
D

金田起义
青浦大捷
太仓战役
慈溪战役
A.
B.
C.
D.
6、老师让李明同学讲一个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故事,李明应该讲(
B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黄海海战
D.左宗棠收复新疆
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
材料一:元凶额尔金(英国侵华军队首领)在他的一封信中,竟得意洋洋、不知羞耻地写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人所能想象者。”另一侵略者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材料二:
材料三:
清政府官员和外国侵略者公祭华尔
圆明园遗址
(1)材料一中“此举”、“
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讲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面对外国侵略者的侵略行径,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照片,结合所学,试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3)材料三为圆明园遗址部分图片。圆明园被焚毁后的100年间,虽然很多人主张重修圆明园,但因无力重修而作罢。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足以重修圆明园了,于是又有人主张重修圆明园,并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修”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你认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修?请说明理由。
      
      
      
      
【学习小结】(请先复习,再合上书本完成本课的内容提纲或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