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14 2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人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鲲( )鹏 抟( ) 齐谐( ) 坳( )堂
迁徙( ) 北冥( ) 夭阏( ) 沮( )丧
榆枋( ) 舂( )米 晦朔( ) 翱( )翔
噫吁 (   )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巉岩(   ) 喧豗(  ) 扪参(   )(   )
砯崖(   )  崔嵬(  ) 吮血(   ) 咨嗟(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青泥何盘盘( )
(2)可以横绝峨眉巅( )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剑阁峥嵘而崔嵬( )
(6)侧身西望长咨嗟( )
3.默写。
(1)《蜀道难》中感情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写在山颠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
(8)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难,乐府《瑟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人多有以其为题者,以李白的《蜀道难》尤为有名。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
C.李白的作品主要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有《李太白全集》。
D.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追求身心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④旬有五而后反 (5)此小大之辩也( ) (6)而御六气之辩( )
6、请写出文言句式类型
(1)南冥者,天池也。(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莫之夭阏者。( ) (4)之二虫又何知!( )(5)奚以知其然也?( ) (6)彼且奚适也?( )
(7)彼且恶乎待哉?( )
7.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茫然(mánɡ) 石栈(jiàn)
B.秦塞(sài) 猿猱(róu) 扪参(mén shēn)
C.巉岩(chán)喧豗(huī) 砯崖(bīnɡ)
D.崔嵬(wéi) 吮血(shǔn) 峥嵘(zhēnɡ rónɡ)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芒然 对簿公堂 栈桥 独辟溪径
B.巉岩 出奇致胜 吮吸 不径而走
C.崔嵬 振聋发聩 喧豗 义愤填膺
D.铮嵘 趋之若骛 边塞 气慨非凡
10.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
B.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C.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
D.所守或匪亲(有时)
11.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枯树倒挂倚绝壁 D.剑阁峥嵘而崔嵬
12.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4.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以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5.解释加点的词。
(1)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
(2)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
(3)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
(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文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17.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二)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18~10题。(14分)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8.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4分)
19.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4分)
20.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21.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4分)
_________(2分)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3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 ”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帝尝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  
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2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 拜:拜见  
B.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识:作标记  
C.雄飞乃先自降一阶 乃: 于是,就
D.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 以: 因为  
23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3分)  
① 搜挟蠹弊,悉除之 ② 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 惟公独否 ④ 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 决壅滞,黜奸贪 ⑥ 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  
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为自己辩白。  
四、古代诗歌鉴赏:
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问药臼竹问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 请对此具体分析。(6分)
五、写作: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刘欢演唱的歌曲《在路上》唱道:“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
这首歌曲一定能引起你诸多的感想和共鸣吧?请以“路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kūn tuán xié ào xǐ mínɡ è áo fānɡ chōnɡ shuò jǔ y īxū
fú zhàn , náo, chán, huī ,ménshēn, pīng ,wéi ,shǔn ,zī.
2、(1)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2)横着飞过去。
(3)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扪,摸。
(4)去,距离;盈,满,足。
(5)峥嵘,高峻;崔嵬,高大的样子。
(6)叹息。
3、(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6)无边落木萧萧下
(7)百年多病独登台。
(8)望帝春心托杜鹃
4、答案:B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非“现实主义诗人”。
5.①冥,通溟,海   ②知,通智,智慧   ③而,通能,能力   ④有,通又;反,通返。 
6、(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7、(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极短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后声断气不断。“∥”表较长
停顿。)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轻读。)
8、D解析:A.栈—zhàn,B.猱—náo,C.砯——pīnɡ。
9、A.芒—茫,溪—蹊;B.致—制,径—胫;D.铮—峥,骛—鹜,慨—概。
答案:C
10、D解析:或—倘若。
11、解析:B.“然后”,古代是两个单音节的词,解释为“这,以后”;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答案:B
12.B(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13.C
14.C(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
二、 15.①显才能;②使……到来;③界限;④拼命追求
16.A  17.D
(二)18.“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19.“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20.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21.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三、课外阅读:
22.A (A项“拜”,担任,因为后面是官职“御史中丞”。B项为作标记 C项为副词,前者“就””。 D项为介词“因为”。)  
23C (①直接表现其才能;②为罗英的话,为间接说明其才能;③为忽辛的话,为间接表现其清廉;④直接表现其清廉;⑤直接表现其才能;⑥间接表现其才能。)
24 D复查的人是伯颜,不是温迪罕和丞相安童。
附文言译文: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向世祖推荐他,世祖召见他,他陈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他调查揭发各种弊端,全部清除它们。帝问处士罗英,谁是可重用的人,罗英回答说:“张雄飞真正才是能辅助您的人才。”帝认为罗英的话是对的,令驿吏接雄飞来。   
十六年,任命张雄飞为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检查江淮一带的事务,担心不被张雄飞所容纳,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还没去,阿合马死了,朝中大臣都因犯罪离职。世祖任命张雄飞担任参知政事。阿合马专权的时间很久,他卖官枉法,朝中秩序很乱,张雄飞就首先自降官阶一级,于是那些侥幸不按规定提拔的人都降级。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一起审问,忽辛一个个地指着审问的官员说:“你曾经收受了我家的钱物,怎么能审问我!”张雄飞说:“我曾接受过你家的钱物没有 ”忽辛说:“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张雄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可以审问你了。”忽辛于是认罪。二十一年春,世祖和大臣们讨论要大赦天下,张雄飞规劝说:“古人说:没有赦免罪犯的国家,它的刑法一定是公平的。所以赦免的行为,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多次赦免犯人!”世祖赞赏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告诉雄飞说:“多次打猎之后才能发现善于射箭的人,集中各种想法(意见)之后才能听到好的意见,你的话是正确的。我现在听从你的建议。”于是下发只给犯罪的人减轻刑法的诏书。  
张雄飞为官刚直廉洁谨慎,始终不改他的节操。世祖曾经派使者急速叫他,在便殿见他,对张雄飞说:“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可以说是真正廉洁的人了。听说你非常贫困,现在我特意赏你白银二千五百两、钱二千五百贯。”张雄飞拜谢,即将出去时,世祖又下令再赏赐黄金五十两和金酒器。张雄飞接受了世祖的赏赐,封存做上记号,收藏在家中。后来,阿合马的同党因张雄飞被停职,到中书省请求追回世祖赏赐给他的财物,裕宗在东宫听说这件事,命令参政温迪罕告诉丞相安童说:“皇帝赏赐张雄飞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洁,不要受小人欺骗。”塔即古阿散请求检查核实张雄飞过去在中书省任上的财务,重新起用阿合马的余党,最终假借皇帝的命令追查并没收皇帝赏赐给他的财物。塔即古阿散等人不久因犯罪被杀,世祖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可能有误,命令亲近的大臣伯颜复查。中书省左丞耶律老哥劝张雄飞到伯颜那里为自己讲明情况,张雄飞说:“皇帝因为我廉洁,所以才赏赐我,但是,我没敢随便使用这些东西并封存做好标记来等待的原因,正是料到有今天,又何必自己去说呢?”  
二十三年,起用担任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判决疑案,清除奸恶贪婪之人,清廉的风俗盛行。死在官任上。 
四、古代诗歌鉴赏:
24、(1).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情感基调。(2分)“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1分)“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1分)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1分)
(2).幽禽(写杜鹃也可)。(2分)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因为何事,幽禽(杜鹃)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2分)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巧妙地抓住一个悲啼的“幽禽”来抒写自己的心曲。(2分)
五、写作: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独词类话题作文题。这类试题未对话题作任何限制或者提示,写作的范围很广,只要符合话题即可。但这类话题往往有比较丰富的内涵,写作时应该正确把握它的本义及比喻义,一般讲,选择话题的比喻义立意才是命题者的本义。
就本话题而言,考生可将“路上”拓展为一句话、一种情境、一个故事、一种道理,尽量丰富话题的内涵,这样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可写的内容更多。注意审题当中的辩证法:实题虚写,虚题实写。这样,文章立意更深刻,更富有创意。
因为允许自拟标题,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拟写出富有文采与个性的标题。例如:求学路上/成功路上//路上的事/回家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有你/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一直在路上/爱的路上千万里/生活还在路上/去明天的路上/走在语文路上/归乡人,你在路上还好吗/在路上,心与梦一起飞扬……
考生据此联想开去,便可写成内容充实的好散文。如果擅长记叙、描写,可写成复杂的记叙文;如果擅长说理,也可写成议论文。总之,文体可以自选,立意应该积极,记叙文注意以事感人,抒情散文注意以情动人,议论文则应以理服人。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