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张PPT)
神奇的遮罩动画
一、遮罩层的原理
遮罩层是Flash动画中一种特殊的图层,。它的原理是在一个普通图层上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然后在这个新建的图层上挖出一个“洞”,观众只能通过这个新图层上的“洞”,看到底下图层上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中,底下的图层一般称之为“被遮罩层”,上面的图层称之为“遮罩层”,而遮罩层上的“洞”,一般是形状文字。一个遮罩层下面可以有多个被遮照层。
遮罩动画的实现,至少需要两个图层:
1.遮罩层(在上层)——提供了显示的形状
2.被遮罩层(在下层)——提供了显示的内容(如文字、图片)
遮罩动画中的运动的图层既可以是遮罩层,也可以是被遮罩层。
二、实例制作
如下图所示,完成教材32页“探照灯”动画的制作
思路分析:
①该动画需要几个图层完成?
②哪个是遮罩层,哪个被遮罩层?
③哪个图层在运动,做何种运动?
2个
遮罩层是圆圈,被遮罩层是学生图片
遮罩层圆圈在做运动,动作补间动画
三、巩固练习
如下图所示,完成教材32页“运用遮罩动画,制作流光溢彩的动态文字标题”。
小结:遮罩动画中运动的图层既可以是遮罩层,也可以是被遮罩层。
思路分析:
①该动画需要几个图层完成?
②哪个是遮罩层,哪个被遮罩层?
③哪个图层在运动,做何种运动?
四、拓展活动
以《静夜思》为题,制做一个文字逐行出现的字幕效果动画。
要求:设置背景,字幕由上至下或者由右至左呈现均可。
操作提示:
1.导入背景图片,设置背景图层。
2.设置“矩形”图层,并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3.在“文字”图层上输入古诗《静夜思》。
4.设置“文字”图层为遮罩层。
小结:
1.产生遮罩效果,至少需要
个图层.
2.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位置关系。
在上,
在下
3.遮罩层动画的特点。
2
遮罩层
被遮罩层
决定看到的形状
决定看到的内容
遮罩层
被遮罩层3.用遮罩层给图片加相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遮罩动画”的原理,理解“遮罩层”和“被遮罩层”的关系。
(2)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遮罩动画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于遮罩原理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实践,小组合作完成动画,使学生能够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精神。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在亲历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为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和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这就为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现成的动画实例建立起自己的设计思路并付诸于实践打下了基础。
3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遮罩动画的原理及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难点: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教师播放4个动画实例,以美观又实用的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接触遮罩层在动画特效中的应用,从而引入本课的课题。
活动2【讲授】讲授
环节一:教师用ppt中的图文演示来阐述遮罩层的基本原理,遮罩层是Flash动画中一种特殊的图层,它的原理是在一个普通图层上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然后在这个新建的图层上挖出一个“洞”,观众只能通过这个新图层上的“洞”,看到底下图层上的内容,
底下的图层一般称之为“被遮罩层”,上面的图层称之为“遮罩层”,而遮罩层上的“洞”,一般是形状文字。一个遮罩层下面可以有多个被遮照层。
环节二:为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教具,几块跟教科书大小的纸板,每块直板分别挖出了圆形、方形、或者镂空英文字母的形状,利用自制的教具和教科书封面模拟遮罩效果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出遮罩动画的基本特点。
遮罩动画的实现,至少需要两个图层:
1.遮罩层(在上层)——提供“形状”,内容并不显示,如上例中的圆。
2.被遮罩层(在下层)——提供“内容”,内容显示在遮罩层的“形状”中,如上例中的图片
活动3【活动】活动
环节一:示例分析,完成“探照灯”动画的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画:
(1)该动画需要几个图层完成
(2)哪个是遮罩层,哪个被遮罩层
(3)哪个图层在运动,做何种运动
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观摩学习完成动画。
环节二:巩固练习,完成教材32页“动态文字标题”的制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并按上述3个步骤分析动画。
(1)该动画需要几个图层完成
(2)哪个是遮罩层,哪个被遮罩层
(3)哪个图层在运动,做何种运动
学生完成动画并请小组代表上台演示作品。
阶段小结:遮罩动画中运动的图层既可以是遮罩层,也可以是被遮罩层。
活动4【练习】练习
以《静夜思》为题,制做一个文字逐行出现的字幕效果动画(素材自选)。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完成。通过本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遮罩层的使用技巧。
①
教师对活动内容、评价标准进行必要说明。
②
学生分析动画,在素材库中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设计创作。
③
学生完成动画并上传作品。
活动5【测试】测试
根据本节课所学,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产生遮罩效果,至少需要
2
个图层。
2.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位置关系。
遮罩层
在上,
被遮罩层
在下。
3.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
活动6【作业】作业
运用遮罩层原理,完成教材第一章第四节的“制作椭圆形的运动相片精彩回放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