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
1.(2015·南平)甲烷(CH4)分子结构的比例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一个甲烷分子由五个原子构成
B.四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4
D.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80%
2.(2016·株洲)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3.(2015·佛山)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CO3溶液呈碱性
Na2CO3属于碱
B.
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
Fe属于金属
C.
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
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
D.
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4.(2016·雅安)只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
D.石蕊试液
5.(2015·汕尾)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6.(2015·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7.(2016·成都)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第7题图
A.O2B.N2C.CO2D.水蒸气
8.(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2016·贺州)某同学就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试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固体
C.与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2016·包头)如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11.(2015·黔东南州)现有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 )
第11题图
A.水
B.纯碱溶液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2016·镇江)向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C.m=2.33
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13.(2016·福州)请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___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____________(写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________(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
第13题图
14.(2016·杭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波尔多液是由胆矾(CuSO4·5H2O)、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杀菌剂。其主要是利用Cu2+起杀菌作用。但农业应用中,对幼苗一般不建议使用。为什么?小金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实验如下:
①挑选均匀一致,色泽明亮的饱满莴苣种子用体积分数20%的乙醇消毒,蒸馏水洗净,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②在铺有一层脱脂棉的培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皿中预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每皿均匀放置50粒种子,于25℃恒温箱内培养。每天喷适量蒸馏水,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育。
③每天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情况,第14天时测定萌发幼苗的根长、芽长,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CuSO4溶液浓度(毫克/升)
根长(厘米)
芽长(厘米)
0
1.02
2.43
50
0.81
2.22
100
0.52
2.13
150
0.49
1.96
200
0.32
1.54
(1)不能在铁桶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3)实验中,小金为什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家要求农业生产中不得过量使用波尔多液,从保护环境考虑,主要目的是减少________污染。
15.(2016·绍兴)兴趣小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第15题图
【查阅资料】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6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6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________。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6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___。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
16.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
40.0
60.0
8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2
0.4
0.5
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________全反应完了。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第16题图
第36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
1.A 2.B 3.C 4.D 5.B 6.D 7.C 8.C
9.B 10.D 11.B 12.C
13.(1)①蓝 ②Na2CO3+H2O+CO2===2NaHCO3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2)①AgNO3 ②Fe+2HCl===FeCl2+H2↑ ③CuO
14.(1)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或Fe
( http: / / www.21cnjy.com )+CuSO4===Cu+FeSO4) (2)探究硫酸铜溶液浓度对莴苣幼苗的芽及根生长的影响 (3)杀灭种子表面的微生物,排除实验干扰 (4)硫酸铜溶液对莴苣幼苗的芽及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对莴苣幼苗的芽及根的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5)土壤(合理即可)
15.Cu4(OH)6SO4 ①Cu(OH)2 ②BaSO4 三
16.(1)硫酸 (2)32.5% (3)如图
第16题图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
一、重要的盐
考点1 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
1.几种重要的盐
概述
化学性质
用途
碳酸钠
白色粉末,水溶液显________,因而俗名纯碱,俗称苏打,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
Na2CO3+2HCl===__________
玻璃、造纸、纺织品、洗涤剂等工业原料
碳酸钙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CaO+CO2↑CaCO3+CO2+H2O===Ca(HCO3)2
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
氯化钠
无色透明的晶体,俗称________,不潮解,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NaCl+AgNO3===NaNO3+AgCl↓
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盐酸、氯气、烧碱等的原料
2.盐的溶解性
一般来说,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而大多数碳酸盐都________于水;盐酸盐除________不溶,硫酸盐除________不溶,其余均可溶(注:Ag2SO4、CaSO4为微溶物)。
3.盐的性质
(1)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例:Fe+CuSO4===Cu+FeSO4
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盐中金属________(除钾、钙、钠外)。
(2)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盐和盐反应生成另外____________。例:Na2SO4+BaCl2===BaSO4↓+2NaCl
(4)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例:2NaOH+CuSO4===Na2SO4+Cu(OH)2↓
4.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1)Cl-的检验:加入_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证明样品中含Cl-。例:AgNO3+HCl===AgCl↓+HNO3
(2)SO的检验:加入_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SO。例:H2SO4+Ba(NO3)2===BaSO4↓+2HNO3
(3)CO的检验:向试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滴加____________,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CO。例:Na2CO3+2HCl===2NaCl+H2O+CO2↑
(2016·杭州)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A.硫酸钠
B.碳酸钠
C.盐酸
D.氯化钠
2.(2015·杭州)有一包白色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见的有机物
常见的有机物:甲烷(CH4)、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
无机物和有机物: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物(简称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称为有机物。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数。
考点4 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a
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是糖类、____________和脂肪。糖类是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考点5 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a
1.天然气:俗称沼气、瓦斯气,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生成。
2.石油: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
3.煤:古代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
3.(2016·绍兴)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4.2014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期间,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天然气供销合同。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要考虑节能减排。小吴想知道天然气和无烟煤哪种燃料更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他需查阅资料并计算,比较这两种燃料释放相同的________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来判断。
(2016·丽水)向一定量CaCl
( http: / / www.21cnjy.com )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15·河池)如图的图像与对应实验过程不相符的是( )
(2016·泰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SO
B.H+、Cu2+、OH-
C.K+、NO、Cl-
D.H+、CO、Cl-
某固体由NaOH、Mg(NO3
( http: / / www.21cnjy.com ))2、BaCl2、K2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现,现向该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沉淀溶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固体组成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NaOH
B.可能含有K2SO4
C.一定含有Mg(NO3)2
D.可能含有CaCO3
3.(2015·齐齐哈尔)现有A、B、C
( http: / / www.21cnjy.com )、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熔点13.2℃、沸点138.5℃ ③密度0.86g/cm3 ④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述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____________;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
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
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
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
【提醒】根据草酸钙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依据题中的数据和选项进行计算分析。
(2016·镇江)已知:草钙酸[C
( http: / / www.21cnjy.com )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
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
【提醒】本题难度较大,理解ΔM与ΔM-m的含义、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6·宁波)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ΔM,画出Δ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ΔM1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Δ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2016·济宁)食用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
1.(2016·广州)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
2.(2016·上海)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3.(2016·桂林)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
( http: / / www.21cnjy.com )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果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Zn粉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有MgCl2
B.
CuO粉末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
D.
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4.(2016·淮安)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第4题图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5.(2015·重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l、NaNO3
B.HCl、NaHCO3
C.NaCl、AgNO3
D.H2SO4、NaOH
6.(2016·衢州)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第6题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
( http: / / www.21cnjy.com )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_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________。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7.(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图
8.(2016·济宁)阳台无土栽培蔬菜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既可缓解工作、学习的疲劳,还可收获安全、新鲜的蔬菜,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绿叶菜营养液配方主要成分有:Ca(NO3)2、K2SO4、KH2PO4、MgSO4、(NH4)2SO4。请阅读上述信息后回答:
(1)营养液配方分析,绿叶菜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营养液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9.(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滤液。
Ⅱ.往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等分成两份,第一份滤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体,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Ⅲ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写出原白色固体所有可能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丽水)我国著名化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生产原理是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以沉淀形式析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再受热分解得到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5吨N
( http: / / www.21cnjy.com )aCl可制得8.4吨NaHCO3,实际上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4吨;
(3)与“侯氏制碱法”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比利时科学家苏尔维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混合溶液中加熟右灰以回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请计算:NH4Cl质量分数为20%的混合溶液5.35吨,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3多少吨?
参考答案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
课前预热
考点1 1.碱性 2NaCl+CO2↑+H2O 食盐
2.易溶 不溶 AgCl BaSO4 3.(1)活泼 (2)酸
盐 (3)两种新盐 4.(1)AgNO3 (2)Ba(NO3)2 (3)稀盐酸
【考点真题】1.A 2.(
( http: / / www.21cnjy.com )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CO3 (3)CaCO3、BaCl2和KOH
考点4 蛋白质
考点5 2.C、H
【考点真题】3.D 4.(1)75% CH4+2O2CO2+2H2O (2)热量
课堂突破
例1 D 例2 D 例3 C 例4 (1)①②③⑤ (2)2C8H10+21O216CO2+10H2O (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例5 D 例6 B 例7 (1)Ba(OH
( http: / / www.21cnjy.com ))2+CO2===BaCO3↓+H2O (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 (3)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4)偏大 偏大
【变式拓展】1.C 2.C 3.(2)①稀盐酸 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Ca(OH)2+2HCl===CaCl2+2H2O 4.D
校内作业
1.C 2.D 3.B 4.C 5.A
6.(1)未用玻璃棒引流 (2)红 (3)AC
7.(1)NaCl、Na2CO3 (2)Ca
( http: / / www.21cnjy.com )O、Ca(OH)2、CaCO3 8.(1)N、P、K (2)KH2PO4 9.(1)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 (2)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碳酸钡 10.(1)Na2CO3
(2)小于
(3)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3的质量为x。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07
34
5.35t×20%
x
= 解得:x=0.34t(共21张PPT)
第36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
1.(2015·南平)甲烷(CH4)分子结构的比例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一个甲烷分子由五个原子构成
B.四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4
D.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80%
第1题图
2.(2016·株洲)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B
3.(2015·佛山)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
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C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CO3溶液呈碱性
Na2CO3属于碱
B.
铁可以和稀H2SO4反应放出H2
Fe属于金属
C.
金属Al是热的良导体
金属Al可以用来制作生活炊具
D.
洗涤剂增大了油污在水中的溶解性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4.(2016·雅安)只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
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石蕊试液
5.(2015·汕尾)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
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铁固体和稀硫酸
C.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B
D
6.(2015·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D
7.(2016·成都)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
C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第7题图
8.(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
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
出来的是
(
)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C
★9.(2016·贺州)某同学就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
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取mg样品,按下列
方案进行试验,合理的是
(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
干燥,得到m1g固体
C.与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
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
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B
★10.(2016·包头)如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
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
D
A.
B.
C.
D.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11.(2015·黔东南州)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
(
)
A.水
B.纯碱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B
第11题图
★12.(2016·镇江)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
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
C.m=2.33
D.取d点对应的溶液,
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
第12题图
13.(2016·福州)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第13题图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
液,溶液变____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蓝
Na2CO3+H2O+CO2===2NaH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2)“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
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
号站”的对应物质为
(写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
“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
为
(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才能走
完全程。
AgNO3
Fe+2HCl===FeCl2+H2↑
CuO
14.(2016·杭州)波尔多液是由胆矾(CuSO4·5H2O)、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杀菌剂。其主要是利用Cu2+起杀菌作用。但农业应用中,对幼苗一般不建议使用。为什么?小金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实验如下:
①挑选均匀一致,色泽明亮的饱满莴苣种子用体积分数20%的乙醇消毒,蒸馏水洗净,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②在铺有一层脱脂棉的培养皿中预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每皿均匀放置50粒种子,于25℃恒温箱内培养。每天喷适量蒸馏水,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育。
③每天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情况,第14天时测定萌发幼苗的根长、芽长,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CuSO4溶液浓度(毫克/升)
根长(厘米)
芽长(厘米)
0
1.02
2.43
50
0.81
2.22
100
0.52
2.13
150
0.49
1.96
200
0.32
1.54
(1)不能在铁桶中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金为什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能
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或Fe+CuSO4===Cu+FeSO4)
探究硫酸铜溶液浓度对
莴苣幼苗的芽及根生长的影响
杀灭种子表面的微生物,排除实验干扰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专家要求农业生产中不得过量使用波尔多液,从
保护环境考虑,主要目的是减少
污染。
土壤(合理即可)
硫酸铜溶液对莴苣幼苗的芽及根的生长有抑制
作用,且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对莴苣幼
苗的芽及根的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15.(2016·绍兴)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6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6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第15题图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6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
正确。
三
BaSO4
Cu(OH)2
Cu4(OH)6SO4
16.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所取样品的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
40.0
60.0
8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2
0.4
0.5
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
全
反应完了。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硫酸
32.5%
(3)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答案】如图
第16题图(共44张PPT)
第三篇 物质科学(二)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
一、重要的盐
考点1 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
1.几种重要的盐
概述
化学性质
用途
碳
酸
钠
白色粉末,水溶液显_____,因而俗名纯碱,俗称苏打,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
Na2CO3+2HCl===
________________
玻璃、造纸、纺织品、洗涤剂等工业原料
碳
酸
钙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CaO+CO2↑
CaCO3+CO2+H2O===
Ca(HCO3)2
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
氯
化
钠
无色透明的晶体,俗称_____,不潮解,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NaCl+AgNO3===
NaNO3+AgCl↓
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盐酸、氯气、烧碱等的原料
高温
碱性
2NaCl+CO2↑+H2O
食盐
2.盐的溶解性
一般来说,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______;而大多数碳酸盐都_______于水;盐酸盐除_______不溶,硫酸盐除______不溶,其余均可溶(注:Ag2SO4、CaSO4为微溶物)
3.盐的性质
(1)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例:Fe+CuSO4===Cu+FeSO4
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盐中金属_________ (除钾、钙、钠外)。
(2)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和另一种______。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活泼
酸
盐
易溶
不溶
AgCl
BaSO4
(3)盐和盐反应生成另外___________。例:Na2SO4+BaCl2===BaSO4↓+2NaCl
(4)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例:2NaOH+CuSO4===Na2SO4+Cu(OH)2↓
两种新盐
4.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1)Cl-的检验:加入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证明样品中含Cl-。例:Ag-NO3+HCl===AgCl↓+HNO3
(2)SO4
的检验:加入______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SO4。例:
(3)CO3
的检验:向试样中滴加_________,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CO3
。
例: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
Ba(NO3)2
稀盐酸
2-
2-
2-
H2SO4+Ba(NO3)2===BaSO4↓+2HNO3
2-
1.(2016·杭州)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
A.硫酸钠
B.碳酸钠
C.盐酸
D.氯化钠
A
2.(2015·杭州)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BaCO3
CaCO3、BaCl2和KOH
二、常见的有机物
考点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a
常见的有机物:甲烷(CH4)、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
考点3 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 a
无机物和有机物: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称为有机物。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数。
考点4 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a
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是糖类、_______和脂肪。糖类是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考点5 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a
1.天然气:俗称沼气、瓦斯气,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生成。
2.石油: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_两种元素。
3.煤:古代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
蛋白质
C、
H
3.(2016·绍兴)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
D
4.
2014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期间,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天然气供销合同。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_____,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考虑节能减排。小吴
想知道天然气和无烟煤哪种燃料更有利于减少碳排
放,他需查阅资料并计算,比较这两种燃料释放相
同的_______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来判断。
75%
CH4+2O2====CO2+2H2O
点燃
热量
高频点1 盐的化学性质
★例1
(2016·丽水)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A.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
+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
★1.
(2015·河池)如图的图像与对应实验过程不相
符的是
(
)
C
高频点2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例2 (2016·泰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
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
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
D.NaNO3 HCl CaCl2 KOH
D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Ba2+、SO4
B.H+、Cu2+、OH-
C.K+、
、Cl-
D.H+、
、Cl-
C
2-
★例3 某固体由NaOH、Mg(NO3)2、BaCl2、K2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现,现向该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沉淀溶解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固体组成判断不正确的( )
A.一定含有NaOH
B.可能含有K2SO4
C.一定含有Mg(NO3)2
D.可能含有CaCO3
C
高频点3 物质的推断与鉴别
3.(2015·齐齐哈尔)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稀盐酸
NaOH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CaCO3↓+2NaOH
Ca(OH)2+2HCl===CaCl2+2H2O
高频点4 常见的有机物
★例4 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
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
度百科上锁定
“PX”为“低毒化合
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
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
组成和结构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
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沸点138.5℃ ③密度0.86g/cm3 ④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①②③⑤
2C8H10+21O2======16CO2+10H2O
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4.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
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
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
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
D
【提醒】根据草酸钙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依据题中的数据和选项进行计算分析。
★例5
(2016·镇江)已知: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
受热易分解,CaC2O4===CaCO3+CO↑。将12.8gCaC2O4
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
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10.0g固体
D
Δ
【提醒】本题难度较大,理解ΔM与ΔM-m的含义、熟
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例6
(2016·宁波)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ΔM,画出Δ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B
A.m1∶m2=3∶7
B.m1-ΔM1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
杯中Δ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
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例7 (2016·济宁)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Ba(OH)2+CO2===BaCO3↓+H2O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
止进入装置D中
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偏大
偏大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1.
(2016·广州)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
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
C
2.
(2016·上海)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D
3.(2016·桂林)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
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
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
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果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Zn粉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有MgCl2
B.
CuO粉末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
D.
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B
4.(2016·淮安)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第4题图
C
5.(2015·重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
存的是
(
)
A.KCl、NaNO3
B.HCl、NaHCO3
C.NaCl、AgNO3
D.H2SO4、NaOH
A
6.(2016·衢州)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第6题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未用玻璃棒引流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
行下步操作
红
AC
7.(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NaCl、Na2CO3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2)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Ca(OH)2、CaCO3
8.
(2016·济宁)阳台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
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既可缓
解工作、学习的疲劳,还可收获安全、新鲜的蔬菜,
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绿叶菜营养液配方主要成分
有:Ca(NO3)2、K2SO4、KH2PO4、MgSO4、(NH4)2SO4。请
阅读上述信息后回答:
(1)营养液配方分析,绿叶菜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
素有
(填元素符号)。
(2)营养液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化学式)。
第8题图
N、P、K
KH2PO4
9.(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滤液。
Ⅱ.往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等分成两份,第一份滤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体,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Ⅲ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原白色固体所有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和钡离子
氯化钠、硫酸钠、
碳酸钠、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
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碳酸钡
10.(2016·丽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其生产原理是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以沉淀形式析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再受热分解得到产品:
2NaHCO3====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
(写化学式);
Na2CO3
Δ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5吨NaCl可制得8.4吨NaHCO3,实际上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4吨;
(3)与“侯氏制碱法”不同的是,比利时科学家苏尔维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混合溶液中加熟右灰以回收氨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请计算:NH4Cl质量分数为20%的混合溶液5.35吨,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3多少吨?
小于
Δ
【答案】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3的质量为x。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07
34
5.35t×20%
x
解得:x=0.34t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