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7 17:32:25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答案
一、1.
zhǐ hé xìn móu 绌 衷 辅 睽睽
2.
(1)“纶”改为“伦” (2)“减”改为“缄”
(3)“籍”改为“藉” (4)“仪”改为“议”
3.
(1)
B (2)
B
4.
(1)坐看云起时 (2)俱怀逸兴壮思飞 (3)草色遥看近却无
5.
水塘碧波闪闪 如锦如缎
6.
活动一 镜头一:学校旁边的池塘边堆满垃圾,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变得污浊不堪。镜头二:学校旁边的菜场到处是垃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怪味”。
活动二 对垃圾进行深度掩埋,用法律约束人们的生活行为。
二、(一)7.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8.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人类的弟兄。
9.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0.如:“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拟人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亲切。
(二)11.答案:一个老猎人枪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或:藏羚羊为保护孩子向老猎人下跪但仍被枪杀) 解析:考查概括能力。
12.答案:承上启下(或过渡);他在猎杀藏羚羊时心软、手松、闭眼,但还是开了枪,他把猎获的皮卖的钱一部分供自己消费,更多的是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解析:考查过渡句作用。
13.答案:藏羚羊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 解析:考查局部探究能力。
14.答案:在神圣的母爱面前,老猎人的良心受到谴责,他内疚、悔恨,决心从此不再猎杀无辜的生命。 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5.示例:老猎人再也没有猎杀过一个动物,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人们听,劝说人们放下手中的屠刀。解析:考查想象能力。
三、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咫尺(  ) 干涸(  ) 挑衅(  )
牟取(  ) 相形见chù(  )
莫zhōng(  )一是 相fǔ(  )相成
众目kuí
kuí(  )
2.找出下列书写有误的词语或成语并改正。
(1)混淆 窥探 赋予 精巧绝纶(   )
(2)萧瑟 减默 吞噬 胸有成竹(   )
(3)敦煌 狼籍 崩塌 鼠目寸光(   )
(4)端详 媲美 收敛 不可思仪(   )
3.选词填空。
(1)在  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  地歌唱着……
A.温暖 高兴  B.和煦 欢娱
C.灿烂 愉快
D.明媚 愉悦
(2)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
    ,但我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
B.道听途说
C.一知半解
D.不得而知
4.按要求填空。
(1)行到水穷处,       。(唐·王维《终南别业》)
(2)
       ,欲上青天览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天街小雨润如酥,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改写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
原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般。
改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          。
6.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 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你感受最深的场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我的镜头:
活动二 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
我的计策: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作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7.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8.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9.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10.从选文中找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并说一说它的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筒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的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各种沉甸甸的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这是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话:“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的形象。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见到的唯一一次的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也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
11.整体感知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2.第4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根据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第4自然段中写到藏羚羊“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眼里“两行长泪”也“流了出来”,原因是什么
14.第9自然段中写老猎人在掩埋藏羚羊的同时,为什么也埋掉了他的杈子枪
15.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为故事写一个合理的结尾。(50字左右)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坐车冒雨夜行,一个急刹车,乘客们前仰后仰。有人问是怎么回事,驾驶员说前面路上有一只癞蛤蟆。这个回答让乘客们哭笑不得,驾驶员却说开车不能杀生,车沾了血后容易撞人。
你对驾驶员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请以“尊重生命”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