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阶段检测4 物态变化、物质的密度、波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浙江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资料(ppt+word)阶段检测4 物态变化、物质的密度、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18 16:11:47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4 物态变化、物质的密度、波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21·世纪*教育网
第2题图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液态氨
-33.5
酒精
78

100
煤油
150
第3题图
A.液态氨 B.酒精 C.水 D.煤油
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原因是(  )21*cnjy*com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D.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
D.t1时刻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比t2时刻大
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角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版权所有:21教育】
第7题图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8.在某同学的“测铁块密度”的实验预习报告中,其实验步骤如下:①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②把铁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升到的刻度;③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④进行运算,求出铁块的密度。在上述步骤中(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没问题B.①、③两步应互换
C.②、③两步应互换D.①、④两步应互换
9.(2016·邵阳)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21*cnjy*com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3.0×103kg/m3 10g B.1.7×103kg/m3 10g
C.1.4×103kg/m3 20g D.1.0×103kg/m3 20g
10.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来源:21cnj*y.co*m】
第11题图
A.平行 B.不平行,向上偏折
C.不平行,向下偏折 D.都有可能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第12题图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第13题图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仙女”牌台灯有一款顶部开口的灯罩,如图所示。夜晚,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放张大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
第14题图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第15题图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36分)
16.(1.5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光在均匀介质中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的(填“正立”或“倒立”)。
第16题图
(3分)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21·cn·jy·com
第17题图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www.21-cn-jy.com

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α应为________。www-2-1-cnjy-com
第18题图
19.在教学楼的楼门的位置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此镜前时都习惯照一照,以整仪容。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李洁同学走近该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她走近平面镜1m,则她和镜中的像的距离减少________m。【出处:21教育名师】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第20题图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第21题图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填“有”或“无”)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2014年7月,常熟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第22题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填“上”或“下”)。
②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移。
23.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液化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1000℃的铝主要是________态(填“固”、“液”或“气”),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________(填“铜铁”、“铝铜”或“镁铁”)合金。
金属




熔点/℃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090
2467
2567
2750
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则组成甲物体的物质密度为________kg/m3,若乙物体的体积为20cm3,则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相同质量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第24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21分)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
(2)如图甲所示,要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进行的调整是________。

(3)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2-1-c-n-j-y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而且将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实验小组对该实验进行改进的优点是

第25题图
26.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第26题图
(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上,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1·c·n·j·y
(2)小明这种测量方法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接着又测定某液体密度。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上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计算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7.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次序
水的体积/cm3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g
水的质量/g
1
10
21
10
2
15
26
3
20
31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____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分)请你将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可知注射器的质量为________g,并在图甲中绘制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乙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_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第27题图
(4)小军在对水进行探究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丙中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________(选填图丙中“b”、“c”或“d”)。
四、解答题(28题6分,29题7分,共13分)
28.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像如图所示,求:
第28题图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90cm3液体的质量。
29.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kg/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做隔热制成宇航服。
第29题图
(1)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21cnjy.com
(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1.3×106N,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kg?(钢的密度=7.8×103kg/m3,g取10N/kg。)
阶段检测4 物态变化、物质的密度、波
一、选择题
1.A 2.D 3.D 4.D 5.D 6.B 7.A 8.C
9.D 10.B 11.A 12.A 13.A 14.C 15.C
二、填空题
16.同一直线 沿直线传播 倒立
17.(1)汽化 液化 (2)用酒精灯对容器A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18.45°
19.虚 不变 2
20.增大 增大
21.(1)实 直线传播 无 (2)不变 变小
22.(1)虚 E B (2)①下 ②右
23.液 镁铁
24.2000 160 4∶1
三、实验探究题
25.(1)会聚 (2)光屏向下移动 (3)放大 实
(4)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比较像的大小
26.(1)2.6×103 (2)偏大 (3)1×103
27.(1)右 (2)15 20 11 图像略 质量/体积(或“密度”) (3)30 0.9 (4)c
四、解答题
28.(1)40g (2)由图像可知,液体体积为20cm3时,其质量为60g-40g=20g,液体的密度ρ=m/V=20g/20cm3=1g/cm3 (3)90cm3液体的质量为m=ρV=1g/cm3×90cm3=90g。21教育网
29.(1)覆盖在金属块上气凝胶的体积:V=Sh=5m2×6×10-3 m=0.03m3,由ρ=m/V可得,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m=ρV=3kg/m3×0.03m3=0.09kg; (2)钢材的体积:V钢=m钢/ρ钢=G钢/ρ钢g=1.3×106N/(7.8×103kg/m3×10N/kg)=50/3m3,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钢=50/3m3,气凝胶的质量:m=ρV′=3kg/m3×50/3m3=50kg。
课件40张PPT。阶段检测4 物态变化、物质的密度、波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A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D第2题图3.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DA.液态氨 B.酒精 C.水 D.煤油第3题图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原因是 (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D.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D5.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
D.t1时刻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比t2时刻大第5题图DA.图a中图线倾斜角度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6.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角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B第6题图★7.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A第7题图8.在某同学的“测铁块密度”的实验预习报告中,其实验步骤如下:①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②把铁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升到的刻度;③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④进行运算,求出铁块的密度。在上述步骤中
( )
A.没问题
B.①、③两步应互换
C.②、③两步应互换

D.①、④两步应互换C9.(2016·邵阳)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DA. 3.0×103kg/m3 10g
B.1.7×103kg/m3 10g
C.1.4×103kg/m3 20g

D.1.0×103kg/m3 20g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
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
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
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0.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第10题图11.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 )
A.平行
B.不平行,向上偏折
C.不平行,向下偏折
D.都有可能第11题图A★1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A第12题图★13.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A第13题图★14.“仙女”牌台灯有一款顶部开口的灯罩,如图所示。夜晚,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某一高度处放张大白纸。下面四张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 )第14题图C★15.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
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第15题图C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36分)
16.(1.5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
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光在均匀介质中
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填“正立”或“倒立”)。第16题图同一直线沿直线传播倒立17.(3分)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第17题图汽化液化(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7题图用酒精灯对容器A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18.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α应为 。45°第18题图19.在教学楼的楼门的位置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此镜前时都习惯照一照,以整仪容。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填“实”或“虚”)像,当李洁同学走近该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她走近平面镜1m,则她和镜中的像的距离减少____m。虚不变220.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增大增大第20题图★21.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
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
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
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
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__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填“有”或“无”)
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第21题图实直线传播无不变变小22.2014年7月,常熟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第22题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填“C”、“D”、“E”或“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虚EB(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填“上”或“下”)。
②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移。第22题图下右23.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液化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1000℃的铝主要是____态(填“固”、“液”或“气”),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填“铜铁”、“铝铜”或“镁铁”)合金。液镁铁★24.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则组成甲物体的物质密度为________kg/m3,若乙物体的体积为20cm3,则乙物体的质量为 g,相同质量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的体积比为 。第24题图20001604∶1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1.5分,共21分)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2)如图甲所示,要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进行的调整是 。会聚光屏向下移动第25题图(3)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填“实”或“虚”)像。第25题图放大实(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
烛换成LED灯,而且将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
乙所示。你认为实验小组对该实验进行改进的优点是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比较像的大小第25题图26.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第26题图(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上,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2.6×103(2)小明这种测量方法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接着又测定某液体密度。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上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计算液体的密度为 kg/m3。偏大1×103第26题图27.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1520(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____盘。
(2)(3分)请你将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可知注射器的质量为____g,并在图甲中绘制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____
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右11质量/体积(或“密度”)【答案】图像略第27题图(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乙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g/cm3。300.9(4)小军在对水进行探究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丙中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____(选填图丙中“b”、“c”或“d”)。c第27题图四、解答题(28题6分,29题7分,共13分)
28.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为V,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的对应值,描绘m-V图像如图所示,求:
(1)容器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90cm3液体的质量。第28题图【答案】(1)40g 
(2)由图像可知,液体体积为20cm3时,
其质量为60g-40g=20g,
液体的密度ρ=m/V=20g/20cm3=1g/cm3
(3)90cm3液体的质量为m=ρV=1g/cm3×90cm3=90g。29.如图所示,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硅元素固体,孔状内有99.8%的空间。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3kg/m3,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因为它耐磨且富有弹性,据悉2018年美国宇航局派宇航员登陆火星时,就用它做隔热制成宇航服。
(1)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金属块上涂上6×10-3m厚的气凝胶,结果在1kg的炸药爆炸中气凝胶毫发无损。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重1.3×106N,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kg?(钢的密度=7.8×103kg/m3,g取10N/kg。)第29题图【答案】(1)覆盖在金属块上气凝胶的体积:V=Sh
=5m2 ×6×10-3 m=0.03m3 ,
由ρ=m/V可得,覆盖在金属
块上的气凝胶质量:
m=ρV=3kg/m3 ×0.03m3
=0.09kg;(2)钢材的体积:V钢=m钢/ρ钢=G钢/ρ钢g
=1.3×106N/(7.8×103kg/m3×10N/kg)=50/3m3 ,
由题知,气凝胶的体积:V′=V钢=50/3m3 ,
气凝胶的质量:m=ρV′=3kg/m3 ×50/3m3=50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