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探究
1.基本操作
2.基本实验
3.气密性检查
4.气体制取
5.净化与除杂
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7.溶液配制与分离
8.金属及氧化物
9.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3.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4.如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第4题图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生成的O2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a接____(填“b”或“c”);若B装满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则a接________(填“b”或“c”)。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A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装置,则在前一个B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5.(1)写出图1A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装药品时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是a、b、c三部分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验装置图。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c处0以上的棉花团比0以下的棉花团变红色的个数________(填“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题图
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技能。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填管口字母)。
(3)装置A和C还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探究FeCl3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CuSO4对H2O2分解效果的实验,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第6题图
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图
(1)第一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欲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氧化碳气体,测定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B1→E→D→B2→C。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过程中氧化铁全部参加反应;仪器B1、B2吸收气体完全。)
①仪器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B2的质量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如果不连接仪器B1,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基本一致”)。
③实验结束后,若测得仪器B1中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加的质量与仪器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那么仪器B1与仪器B2中溶液增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④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化学实验的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及安全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组同学所做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重要的用途,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的流程如图1。
第8题图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X是________,滤渣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_______,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洗涤和低温烘干。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6)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铁效果的影响分别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为宜,pH应控制在________为宜。
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作答:
第9题图
(1)实验室可用Zn粒和稀硫酸制H2,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同学按图(Ⅰ)所示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溶液,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字母序号)。乙同学要制取并收集H2应选择________。
(3)小松同学研究B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小松认为检查(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A打开止水夹a,手握住试管一会儿发现伸入水槽的导管口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先关闭止水夹a,往长颈漏斗里注水,当长颈漏斗内水面高于试管内水面时,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发现长颈漏斗内、外水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打开止水夹a,往长颈漏斗里注水,使长颈漏斗下管口在水面的上方,手握住液面以上的试管,发现伸入水槽的导管口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填序号)。
(4)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和④稀H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亮同学也改进了B装置,改进的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如图(Ⅲ)所示,与B装置相比较,图(Ⅲ)装置以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10.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10题图
上图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1.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1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图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丙两位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两人分别选用不同的金属与不同类的化合物溶液,各自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均如图2所示,且都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是________金属,Y是________溶液;
丙同学的实验:X是________金属,Y是________溶液。
12.欲测定某溶液中溶质成分,已知该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2SO4、HCl、NaOH、BaCl2中一种或两种,现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提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石蕊变红,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重新取少量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0%的Na2CO3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图2)。
第12题图
Ⅰ.根据图1,推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定不存在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图2中d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与探究
【校内作业】
1.B 2.B 3.B
4.(1)分液漏斗 Zn+2HCl===ZnCl2+H2↑ (2)b
c (3)浓硫酸
5.(1)试管(或酒精灯) (2)A
( http: / / www.21cnjy.com )C 药匙 2KMn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CO2↑+H2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少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6.(1)B 2KMnO4K2MnO4+MnO2+O2↑ (2)a→g→h→d (3)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4)两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7.(1)①AEF ②2H2
( http: / / www.21cnjy.com )O22H2O+O2↑ ③排净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2)①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②偏大 ③4∶11 ④防止先通入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8.(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加快反应速率 (2)量筒
烧杯 搅拌散热 (3)锌 锌和铜 置换 (4)加热浓缩 过滤 (5)Fe3O4 (6)83 3.5
9.(1)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用量筒作为配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器 (2)BC(或BE) (3)B (4)②③ 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5)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10.(1)集气瓶 (2)C (3)2H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2H2O+O2↑
(4)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误差小)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实验成功率高等(答案合理即可)
11.(1)蓝 强 Cu+2AgNO3===Cu(NO3)2+2Ag
(2)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比铁快 (3)Fe
CuSO4 Cu HCl
12.(1)NaOH (2)Ⅰ.HCl、Ba
( http: / / www.21cnjy.com )Cl2 H2SO4+BaCl2===BaSO4↓+2HCl Ⅱ.溶液中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产生白色沉淀 Ⅲ.NaCl、Na2CO3 bc段说明氯化钡在不断减少的过程,溶液中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共37张PPT)
第五篇 科学实验与探究
化学实验与探究
1.基本操作
2.基本实验
3.气密性检查
4.气体制取
5.净化与除杂
6.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7.溶液配制与分离
8.金属及氧化物
9.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B
(友情提示:本栏目建议午休时间完成)
★2.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B
3.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B
4.如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第4题图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
。
分液漏斗
Zn+2HCl===ZnCl2+H2↑
(2)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生成的O2,则a接____(填“b”或“c”);若B装满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则a接____(填“b”或“c”)。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A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装置,则在前一个B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
。
b
c
浓硫酸
5.(1)写出图1A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装药品时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试管(或酒精灯)
A
C
药匙
2KMnO4=====K2MnO4+MnO2+O2↑
第5题图
△
(3)如图2是a、b、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图。a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b处的现象是
;一段时间后,c处
0以上的棉花团比0以下的棉花团变红色的个数____(填“多”或“少”),原是
。
CaCO3+2HCl===CaCl2+CO2↑+H2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少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第5题图
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技能。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
2KMnO4=====K2MnO4+MnO2+O2↑
△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
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填管口字母)。
(3)装置A和C还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
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
。
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a→g→h→d
(4)如图是探究FeCl3和CuSO4对H2O2分解效果的实
验,可通过观察
(现
象),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两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
第6题图
(1)第一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如下探究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图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目的
是
。
AEF
2H2O2=====2H2O+O2↑
排净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MnO2
(2)第二组的同学欲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B1→E→D→B2→C。试回答下列问题:(假设过程中氧化铁全部参加反应;仪器B1、B2吸收气体完全。)
①仪器D中的现象为
。
②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B2的质量变化,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如果不连接仪器B1,则这样计算出的氧化铁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将
(填“偏小”、“偏大”或“基本一致”)。
③实验结束后,若测得仪器B1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与仪器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那么仪器B1与仪器B2中溶液增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偏大
4∶11
④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对化学实验的结果
及安全等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二组同学所做
实验开始时,先点燃装置C处酒精灯的原因是
。
防止先通入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8.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着重要的用途,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的流程如图1。
(1)粉碎的目的是
。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
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
和
,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
第8题图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量筒
烧杯
搅拌散热
(3)物质X是
,滤渣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
、冷却结晶、
、洗涤和低温烘干。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6)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分别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为宜,pH应控制在
为宜。
锌
锌和铜
置换
加热浓缩
过滤
Fe3O4
3.5
83
9.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作答:
第9题图
(1)实验室可用Zn粒和稀硫酸制H2,甲同学按图(Ⅰ)所示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溶液,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
。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用量筒作为配制容器
(2)按要求从以下A-E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字母序号)。乙同学要制取并收集H2应选择
。
BC(或BE)
(3)小松同学研究B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小松认为检查(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A打开止水夹a,手握住试管一会儿发现伸入水槽的导管口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先关闭止水夹a,往长颈漏斗里注水,当长颈漏斗内水面高于试管内水面时,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发现长颈漏斗内、外水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打开止水夹a,往长颈漏斗里注水,使长颈漏斗下管口在水面的上方,手握住液面以上的试管,发现伸入水槽的导管口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填序号)。
B
(4)小松同学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现有
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HCl和④稀H2SO4,
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
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是
。
(5)小亮同学也改进了B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Ⅲ)
所示,与B装置相比较,图(Ⅲ)装置以分液漏斗代替
长颈漏斗,其优点是
。
②③
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10.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集气瓶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
作用的是____(填字母)。
(3)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
2H2O2=====2H2O+O2↑
MnO2
第10题图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图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装置简
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误差小)或封闭体
系更环保或实验成功率高等(答案合理即可)
11.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1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且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色,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填“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蓝
强
Cu+2AgNO3===Cu(NO3)2+2Ag
第11题图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
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乙、丙两位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
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
基础上,两人分别选用不同的金属与不同类的化
合物溶液,各自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均如图2所
示,且都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是
金属,Y是
溶液;
丙同学的实验:X是
金属,Y是
溶液。
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比铁快
Fe
Cu
CuSO
4
HCl
12.欲测定某溶液中溶质成分,已知该溶液中的
溶质可能是H2SO4、HCl、NaOH、BaCl2中一种或两
种,现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提示:氯化钡溶
液呈中性)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石蕊
变红,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
(2)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重新取少量溶液于烧
杯中,逐滴加入10.0%的Na2CO3溶液,测得滴加溶
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
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图2)。
NaOH
第12题图
Ⅰ.根据图1,推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定不存在物质的原因是
。
HCl、BaCl2
H2SO4+BaCl2===BaSO4↓+2HCl
Ⅱ.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
是
。
Ⅲ.图2中d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简述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理由是
。
溶液中出现气泡,过一段时间产生白色沉淀
NaCl、Na2CO3
bc段说明氯化钡在不断减少的过程,溶液中氯化
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溶液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