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学习目标
一、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通晓文意。
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默读:了解作者以及“铭”这种文体;对照注释,翻译全文。陋 室 铭
刘禹锡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著名诗人。他一生创造了不少开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深受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曾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本作正是他被贬到朗州时所作。陋 室 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铭,古代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押韵,又讲究句式整,常用排比和对偶句。 自主学习 学会朗读 疏通文意 一、采用自读、对读、轮读等多种方式朗读。
二、参考文中注释疏通文意。从字、词、句入手理解课文(先个人译,有疑难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全班理解)。
名灵青丁经形亭ing馨自学效果 抽查一:请你找出文中押韵的字xīndú陋 铭 鸿
儒 馨 牍lòumíngrúhóng自学效果 抽查二、正音:自学效果 抽查三、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此,这作动词,出名
品德高尚指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有何陋?倒桩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解释下列词语: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博学的人。鸿,大。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无案牍 劳形: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何陋 有?结构助词。宾语
前置标志,不译。之之五、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六、请你翻译课文中的对偶句1、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内。
六、请你翻译课文中的对偶句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六、请你翻译课文中的对偶句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
五、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五、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调素琴,
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陋 室 铭
刘禹锡六.请把全文译成现代汉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请你自己读一句译一句,试译一遍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内容小结 山、水
名、灵陋室诸葛庐
子云亭何陋之有德馨景幽
友贤
事雅陋室不陋类比类比陋 室 铭内容小结
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其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想一想:作者借助( )表达了( )的感情,这种表达方法叫( ) 陋室 自己安贫乐道、不慕名利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这样能把要抒发的感情或要说明的道理变得形象、具体,富于情味而不直白枯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借):
言志(表达):——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本文借陋室颂扬“吾”之“德馨”。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主题?“惟吾德馨”。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趣
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在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迁移拓展拓展想象1、根据你的爱好和特点,设计一间自己理想的房间。
(可以口述,也可以画出来。)
2、如果要在房间的墙上贴一幅座右铭的话,你会选择……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自由地发表你的意见吧!自由地发表你的意见吧!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 作者身处逆境,安贫乐道、道德高尚。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也要心怀天下,不仅努力学习,更要有正直的品德。请同学们模仿“铭”的形式写几句话,谈谈自己的志向理想、品德追求。 现在我们身居陋室,也要心怀天下,不仅努力学习,更要有正直的品德。请同学们模仿“铭”的形式写几句话谈谈自己的志向理想、品德追求。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