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整理和复习 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算式?(12÷4=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建立起动作表征,在图形表征、动作表征、语言表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图与题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比较学习做好铺垫。】?www.21-cn-jy.com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2·1·c·n·j·y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3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已知条件: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
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进行指导)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15、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正确”。?
2.教学例3右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已知条件: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
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15÷5=3(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15、5、3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5=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请学生画一画。?
师:我们解答的正确吗??请学生画一画进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进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计算正确”。?
【设计意图:教学例3,完全放手,由学生来寻找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交流、进行思路分析,学生在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订正进行学习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请小组汇报。?
学生互相交流、补充订正、完善答案。?
师生小结:?
(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
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师生归纳总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设计意图:分析两种类型的除法问题之后,学生已经对这两种不同的除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比、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进行理解。】?21cnjy.com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练习五第1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练习五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请学生进行讲解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设计意图:第1、2题是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进行对比编排,第1题,给学生提供了示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进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种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完全是文字题,要求学生读题,从语言文字上进行分析,能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提高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21教育网
3.练习五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列式解答。?
(2)请学生说出这3道题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本道题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一个乘法问题和两个除法问题对比编排,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明确:知道其中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21·cn·jy·com
4.出示图(见课件)。?
请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作为一道开放的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四、总结评价,谈谈收获?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15÷3=5(只)?: 15÷5=3(个)??
(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
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
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