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1.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2.通过类比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3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AAS、
ASA,体验事物间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能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证角相等,线段成
比例.
4.会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开心预习梳理,轻松搞定基础.
1.如图,点P
是△ABC的边AB
上一点,当∠ACP= 时,△ACP∽△ABC.
(第1题)
(第2题)
2.如图,锐角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的高线CE
和BF
相交于点D,写出图中的两对
相似三角形: .
3.如图,在△ABC
中,CD⊥AB,垂足为D,一定能确定△ABC
为
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①∠1=∠A;②CD=BD;AD
CD
③∠B+∠2=90°
;④BC∶AC∶AB
=3∶4∶5;⑤AC BD=AC CD.
(第3题)
A.1
B.2
C.3
D.4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4.如图,CD
是
Rt△ABC
的高,DE⊥BC,垂足为E,则图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共有
(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九年级数学(下)
6.如图,Rt△ABC中,∠ACB=90°,CD⊥AB,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 ).
A.0对
B.1对
C.2对
D.3对
7.如图,在△ABC中,AB=AC,D
是AB
的中点,延长AB
到点E,使BE=AB.求证:
(1)△ADC∽△ACE;
(2)CE=2DC.
(第7题)
8.如图,AC⊥BC,∠ADC=90°,∠1=∠B,若AC=5,AB=6,求AD.
(第8题)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AD),E
为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不与A、D
两点重
合),连接EC,过点E
作EF⊥EC交AB
于点F,连接FC.
(1)△AEF
与△DCE
是否相似
并说明理由;
(2)点E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EF
平分∠AFC
证明你的结论.
(第9题)
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10.如图,在△ABC中,∠BAC=90°,AD⊥BC,E
是AC
的中点,ED
交AB
的延长线于
点F.求证:AB∶AC=DF∶AF.
(第10题)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
11.如图,AB⊥BD,ED⊥BD,C是线段BD
的中点,且AC⊥CE,如果ED=1,BD=4,那
么AB= .
(第11题)
(第12题)
12.如图,Rt△ABC中,∠ACB=90°,CD⊥AB
于点D,若AD∶AB=1∶4,则CD∶AC=
.
瞧,中考曾经这么考!
13.(2012 甘肃天水)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P
为BC
上
一点,且BP=1,D
为AC
上一点,若∠APD=60°,则CD
的长为
.
(第13题)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1.∠B
∵ AE=ED,
2.△AFB∽△AEC,△EDB∽△FDC
∴ AF∶AE=EF∶CE.
3.C 4.B 5.D 6.D
又
()
∠A=∠FEC=90°
,
7.1
设AD=a,则AC=2a,AE=4a,
∴ △AEF∽△ECF.
可得AD=AC
1AC
AE=
2
.
∴ ∠AFE=∠CFE,
又 ∠A=∠A,
即EF平分∠AFC.
∴ △ADC∽△ACE.
10.∵ E是AC
的中点,AD⊥BC,
(2)∵ △ADC∽△ACE,
∴ DE=EC.
∴ CD=AD=
1
∴ ∠C=∠EDC.
EC
AC
2
.
∵ ∠BDF=∠EDC,
∴ CE=2DC.
∴ ∠BDF=∠C.
8.∵ AC⊥BC,∠ADC=90°,
∵ ∠C=∠BAD,
∴ ∠D=∠ACB=90°.
∴ ∠BDF=∠BAD.
∵ ∠1=∠B,
又 ∠F=∠F,
∴ △ADC∽△ACB.
∴ △ADF∽△DBF.
∴ AB=AC
∴ BD∶DA=DF∶AF.AC
AD.
2
∵ ∠BAC=90°,AD⊥BC,
∴ AD=AC
25AB=
6
.
∴ △ABC∽△DBA.
9.(1)△AEF与△DCE相似.理由如下:
∴ AB∶AC=DB∶DA.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 AB∶AC=DF∶AF.
∴ ∠A=∠D=90°.
11.4 12.3∶2 13.23
∵ EF⊥EC,
∴ ∠AEF+∠CED=90°.
∵ ∠AEF+∠AFE=90°,
∴ ∠AFE=∠CED.
∴ △AEF∽△DCE.
(2)当点E是AD
的中点时,EF平分∠AFC.证明如下:
∵ △AEF∽△DCE,
∴ AF∶DE=EF∶CE.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2.难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的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在两个三角形中,只要满足两个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是三角形相似中最常用的一个判定方法.
(2)公共角、对顶角、同角的余角(或补角)、同弧上的圆周角都是相等的,是判别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重要依据.
(3)如果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则只要再找到一对锐角相等即可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教材P48的例2,是一个圆中证相似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来分析、让学生说出思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写出证明过程.并让学生掌握遇到等积式,应先将其化为比例式的方法.
例2是一个补充的题目,选择这个题目是希望学生通过这个题的学习,掌握利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求线段长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27.2.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打基础.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习过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如图,△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2=AD AB,
那么△ACD与△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3)如(2)题图,△ABC中,点D在AB上,如果∠ACD=∠B,
那么△ACD与△ABC相似吗?——引出课题.
(4)教材P48的探究3.
五、例题讲解
例1(教材P48例2).
分析:要证PA PB=PC PD,需要证
,则需要证明这四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由于所给的条件是圆中的两条相交弦,故需要先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然后利用圆的性质“同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得到两组角对应相等,再由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3,可得两三角形相似.
证明:略(见教材P48例2).
例2
(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DF⊥AE于F,若AB=4,AD=5,AE=6,求DF的长.
分析:要求的是线段DF的长,观察图形,我们发现AB、AD、AE和DF这四条线段分别在△ABE和△AFD中,因此只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这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从而求得DF的长.由于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故有一对直角相等,再找出另一对角对应相等,即可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解:略(DF=
).
六、课堂练习
1.教材P49的练习1、2.
2.已知:如图,∠1=∠2=∠3,求证:△ABC∽△ADE.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2)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七、课后练习
1.
已知:如图,△ABC
的高AD、BE交于点F.
求证:
.
2.已知:如图,BE是△ABC的外接圆O的直径,CD是△ABC的高.(1)求证:AC BC=BE CD;
(2)若CD=6,AD=3,BD=8,求⊙O的直径BE的长(共9张PPT)
观察两副三角尺如图,其中同样角度(30°与60°,或45°与45°)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一般地,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
一定相
似
观
察
作△ABC和△A'B'C',使得∠A=∠A',∠B=∠B',这时它们的第三个角满足∠C=∠C'吗?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
,你有什么现?
探究
A
B
C
A'
B'
C'
满足:∠C
=
∠C'
△ABC∽△A'B'C'
探究
把你的结果与邻座的同学比较,你们的结论一样吗?
△ABC和△A'B'C'相似吗?
一样
△ABC和△A'B'C'相似
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又一个简便方法: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已知△ABC和△A'B'C'中,∠A=∠A',
∠B=∠B',
求证:
△ABC∽△A'B'C'
证明:在△ABC的边AB(或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
作DE//BC,交AC于点E,则有△ADE∽△ABC
∵∠ADE=∠B,
∠B=∠B'
∴∠ADE=∠B'
又∵∠A=∠A',AD=A'B'
∴△ADE≌△A'B'C'
∴△A'B'C'∽△ABC
A
B
C
D
E
A'
B'
C'
例2
如图,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求证PA·PB=PC·PD
证明:连接AC、BD.
∵
∠A和∠D都是
所对的圆周角,
∴
∠A=∠D
同理
∠C=∠B
∴
△PAC∽△PDB
即
PA·PB=PC·PD
·
A
B
C
D
O
P
1.
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呢?证明你的结论.
B
A
C
B'
A'
C'
已知:等腰△ABC
AB
=
AC
和等腰△A'B'C'
,A'B'=A'C'
且有∠B=∠B',
求证:△ABC∽△A'B'C'
证明:∵等腰三角形
AB=AC
∴∠B=∠C
∴△ABC∽△A'B'C'
∵等腰三角形
A'B'=A'C'
∴∠B'=∠C'
∵∠B=∠B',
∴∠C=∠C'
练
习
已知:第腰△ABC
有AB=AC
和
△A'B'C'
有A'B'=A'C',
并且∠A=∠A',
求证:△ABC∽△A'B'C'
证明:∵
△ABC中AB=AC,∠B
=∠C
∴
2∠B
=180°-∠A
同理
△A'B'C'中A'B'=A'C',∠B'
=∠C'
∴
2∠B'
=180°-∠A'
又
∠A=∠A'
∵
∠B=∠B',
∵
△ABC∽△A'B'C'
B
A
C
B'
A'
C'
2.
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ACD和△CBD都
和△ABC相似吗?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1
2
△ACD∽△ABC
△CBD∽△ABC
证明:
∵∠ACB=∠ADC=90°
又∠
A
=
∠
A=90°
∴
△ACD∽△ABC
∵∠CDB=∠ACB=90°
∠B
=
∠B
=
90°
∴
△CBD∽△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