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5张PPT。奥运知识我知道——中考复习奥运专题北京奥运会口号奥林匹克五环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是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913年构思设计的,它是世界范围内最为人们广泛认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五环的颜色。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 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说明
每一个会徽的后面都讲述着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充溢着中国北京的盛情和期盼。在这个会徽中记载着中国北京向世界做出的承诺。这就是“舞动的北京”,这就是“北京奥运会会徽”。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里程碑
“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情怀。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们将通过它相约北京、相聚中国、相识这里的人们。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承诺
“舞动的北京”是一方中国之印。这方“中国印”镌刻着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和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诉求。它是诚信的象征;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类做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承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枚以先贤明言创意、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是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当我们郑重地印下这方“中国印”之时,就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北京将为全世界展现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美图画,将为全人类奏响“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乐章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形象
“舞动的北京”是这个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借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体,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 的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当人们品味镌刻于汉字中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韵味时,一个“新北京”诞生了。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美丽
“舞动的北京”是中国人崇尚的色彩。在这个标志中,红色被演绎得格外强烈,激情被张扬得格外奔放。这是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这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诠释。红色是太阳的颜色,红色是圣火的颜色,红色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红色是喜悦的心情,红色是活力的象征,红色是中国对世界的祝福和盛情。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英雄
“舞动的北京”召唤着英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成就英雄、创造奇迹、塑造光荣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充满力量与动感的造型是所有参与者用热情、感动和激情书写的生命诗篇,是每一位参与者为奥林匹克贡献力量与智慧的宣誓。奥运英雄传承体育与文化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它为奥运健儿欢呼,为艺术喝彩。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精神
“舞动的北京”是中华民族图腾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灿烂。优美的曲线,像龙的蜿蜒身躯,讲述着一种文明的过去与未来;它像河流,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它像血脉,涌动着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动中,“以运动员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体育内涵被艺术地解析和升华。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着2008年的狂欢,奥林匹克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邀请
“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你”。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圣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福娃贝贝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福娃晶晶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福娃欢欢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
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福娃迎迎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福娃妮妮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
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效果图)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三维图)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北京奥运会火炬艺术和技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火凤凰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以凤凰的形象作为火炬接力的标志,象征通过火炬接力把北京奥运会吉祥美好的祝福传遍全中国,带给全世界。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主题:和谐之旅“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维护个人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的精神实质深度契合,高度概括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举办理念和“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主题的深刻内涵。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口号: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一是富有激情和情感色彩,“点燃”和“传递”两个动词充分体现了火炬接力的特点;二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与“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有关联,体现了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的一致性;三是句式简短,琅琅上口,有感染力。
“Light the Passion Share the Dream”的英文译法在体现中文口号原意的基础上,将“传递梦想”译为“Share the Dream”(分享梦想),从英文表达和习惯的角度看,“Light the Passion Share the Dream”有动感,有激情,表达了让奥林匹克圣火点燃我们心中的激情,共享奥林匹克友谊、和平、和谐的梦想和愿望。中国奥委会会徽 中国奥委会商用会徽北京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会徽安保标志 青年营标志 票务标志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正面及绶带 奖牌背面及绶带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发布,名为“篆书之美”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圣火盆 意义圣火盆主要用于火炬接力城市庆典活动。点燃圣火盆意味着当天火炬接力传递活动的结束和庆典活动的开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圣火盆采用“天圆地方”的理念,以中国青铜器代表作——鼎以及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与火炬、火种灯形成系列,协调一致。
圣火盆顶部镂空的56朵祥云象征中国56个民族把祝福带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征北京奥运会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圣火盆高130厘米,象征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130天;盆体深29厘米,象征第29届奥运会;立柱高为112厘米,象征奥林匹克运动从1896年到2008年走过了112年。火种灯 意义火炬接力火种灯与矿灯原理相同,用来保存奥林匹克圣火的火种,主要用于火种迎接、圣火点燃、圣火展示等活动。国际奥委会要求,为了保证圣火的尊严和火炬接力的纯洁性,火炬接力运行期间要保持圣火持续燃烧。一旦火炬熄灭,必须用保存在火种灯里的圣火火种引燃火炬,以确保奥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是由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点燃。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古典、华美的中国宫灯,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银色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传达出奥林匹克圣火所象征的神圣与纯洁。火炬展示支架 火炬展示支架主要用于展示和支撑火炬。造型设计借鉴了汉唐建筑风格,底部祥云升腾,与火炬遥相呼应。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重要的形象景观元素之一。它与火炬接力标志、火炬接力色彩、火炬接力字体、火炬接力口号等一起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形象景观基础。这些元素将应用于火炬接力景观设计,包括火炬接力服装、火炬接力车队、火炬接力宣传品以及火炬接力途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景观设计。创造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独特的视觉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和火炬接力主题,营造火炬接力运行环境和途经城市的欢庆气氛,烘托奥林匹克圣火纯洁与神圣,激励火炬手、护跑手,提升人们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体验。同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记录与传播提供视觉背景,将火炬接力精彩的画面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设计理念
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是火之图腾。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凤也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自古以来,“凤”与“龙”一样,是中国人民寄寓祝福和希望的传统图腾。凤在中华文明史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它所代表的祥瑞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视觉创意理念:热情、活力、文化、庆典。遵循本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现中国人民欢迎世界、祝福世界的热情,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力与激情,并以现代的手法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根据这一设计理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以奥林匹克基本价值观为主导,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文化特色为视觉设计的基石,以创新的精神建构具有中国人文色彩、独特而又充满活力的奥运会核心图形。
火炬接力图形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核心图形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传统的凤纹图案。火炬接力图形将祥云纹与凤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间,亦真亦幻。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刚柔相济、含蓄优雅、超凡脱俗的伟大境界。有凤来仪,祥云缭绕,火之凤将祥瑞和平的希望带到全球各地,这就是火炬接力图形的核心内涵。火炬手服装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服装严格遵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不带任何商业标志,在白色主基地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红的色彩,并衫以橙色及浅灰,体现火炬接力热烈、欢庆的特点。护跑手服装 护跑手服装简洁、大方,图形及款式与火炬手服装一致,但色彩以蓝色为主,以明显区别于火炬手服装并衬托火炬手。飞机景观 火炬接力境外传递包机的景观设计与火炬接力整体景观一致,以红黄为主色调,突出“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字样以及本届奥运会火炬接力“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口号。它象征着“火凤凰”展翅飞翔,把吉祥、和平的信息以及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发展的理念带给世界。 运行车队和飞机景观--运行车队景观 运行车队是火炬接力路上运行和传递的中心。其任务是为每一个传递圣火的火炬手和护跑手提供路上支持,保障火炬接力顺畅运行,并为电视转播机构提供官方电视信号和留下火炬接力历史纪录。火炬接力车队是火炬接力最有观赏性的部分,是亿万群众观看火炬接力的重点。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车队由13辆汽车和6辆摩托车组成。除警车和救护车外,每一类车辆都有其独特的景观,既自成一体,又与其他车辆保持一致。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车队将向全国人民和世界呈献一个永恒、经典的画面:运行车队景观主色调为红黄两色,与圣火火焰颜色和火炬接力标志颜色相呼应。红黄主色调与火炬接力标志、核心图形及主题口号互相映衬,呈现出热烈、动感的视觉特征。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运行车队将象一团流动的圣火火焰,一路点燃沿途传递城市的奥运热情,承载亿万观众对北京奥运会的期待和盼望。城市景观--旗帜城市景观--旗帜 城市景观将为传递城市的火炬接力运行营造热烈氛围,主要包括旗帜、楼体巨幅装饰、桥梁装饰、户外广告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境外传递城市将根据《北京2008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景观技术手册》及各地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是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913年构思设计的,它是世界范围内最为人们广泛认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五环的颜色。 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主题口号 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主题口号解读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我们相信,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英文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特色。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
中文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中将“One”用“同一”表达,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文化活动标志 文化活动标志说明
标志设计表现为人与灯欢快舞动。灯笼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象征着团圆与喜庆,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北京奥运会文化节也是全人类的重大文化盛会,中华大地喜迎盛事,北京将张灯结彩迎接各地嘉宾。欢腾共舞、喜气洋洋的二级标志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 。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说明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续性发展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懈的追求。奥运会环保标志由人与绿树为主要形态。绿色的线条形如舞动的彩带,环绕交错,一笔描出,仿佛茂密的树冠,又似盛开的花朵,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充分体现了自然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级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志愿者标志 志愿者标志 志愿者标志说明
心心相扣的心形,象征志愿者与运动员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和所有宾客心连着心,用心服务、奉献爱心,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光彩。舞动的人形,展现了志愿者,奉献为乐的志愿者的精神。志愿者真挚的笑容、出色的服务、友善的行为将唤起每一位奥运会参与者的心灵共鸣。二级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说明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以天、地、人和谐统一为主线,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体现了“心智、身体、精神”和谐统一的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会徽图形部分,即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以书法的笔触表现出一个运动的人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如一个正在鞍马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之”字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也有到达之意。其字形曲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在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现代人秉持科学的发展观,追求运动的和谐,人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会徽的色彩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红色,是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体现了“人文奥运”理念;深蓝色,代表着高科技,体现了“科技奥运”理念;绿色,代表着环保,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以汉字作为会徽图案,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会徽图案,“中国字”和“中国印”都是中国传统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两者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遥相呼应。两个会徽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突出了“人文奥运”理念,寓意深刻,表现力强。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 残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的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具有以下特点:
(一)诠释出丰富的北京残奥会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
牛,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牛的良好形象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 “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
牛,朴实、乐观、勤奋,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残奥会更倡导身体残疾的人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并将这种精神延续到生活当中,做生活的强者,为社会的进步增添力量。
(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
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亲和力。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田园牧歌是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礼赞,牛的形象广泛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自然、舒缓、诗意的田园生活中,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憧憬与希望。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还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祥和之意。
(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设计方案吸收了中国民间版画、年画与玩具的造型与设计风格,并结合现代卡通造型的特点,体现了传统民族风格、大众情趣与时代气息的完美结合。
(四)牛的形象在国际上具有广泛认同性
牛是人类最早表现的动物,如法国拉斯科壁画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涧岩画中都有牛的形象。牛的形象正面,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认同。选择人类最熟识的动物形象作为残奥会吉祥物,有别于选取珍稀动物的传统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五)具有广阔的延展设计和市场开发空间
设计方案符合稳定性原则。它的基本形象适合体育项目造型与残奥会纪念品的搭配组合,也宜于绒毛、塑料等多种材质的开发。吉祥物纪念品可使用单一材质制作,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结合形象特点进行组合制作。国家游泳中心场馆名称:国家游泳中心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游泳、跳水、花样游泳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游泳、跳水、花样游泳
建筑面积(㎡):79532
固定座位数:4000个(永久)、2000个(可拆除)
临时座位数:11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3年12月24日
完工时间:2008年1月28日国家体育场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
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开闭幕式、田径、男子足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开闭幕式、田径
建筑面积(万M2):25.8
固定座位数:80000个
临时座位数:11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3年12月24日
计划完工时间:2008年3月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M2。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将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历届会徽 2004雅典奥运会会徽
让我们祝福北京,祝福奥运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