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9 10: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请同学们猜想:这个人是谁?
1、他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2、他与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3、他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4、他的代表作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
5、他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他就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生前的好友左拉,在他去世后所写的悼念演讲词《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27演讲词(难点)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了解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点)(重点)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1864年他的第一部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出版,次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71年开始发表由20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以描写罢工斗争的《萌芽》和反映普法战争、第二帝国崩溃、巴黎公社起义的《崩溃》最为重要。
左拉与莫泊桑交往甚密,他在得知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胜痛惜,以无比悲伤的心情,于1893年7月6日在莫泊桑葬礼上发表了演说。这篇演讲词,内容集中而又丰富,激情洋溢而又质朴自然。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舅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主要作品有成名作《羊脂球》,歌颂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感情的《菲菲小姐》《米隆老爹》,揭露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与世态炎凉的《我的叔叔于勒》以及《项链》《珠宝》《在乡下》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漂亮朋友》)已列入长篇小说名著之林。从19世纪70年代起,莫泊桑就疾病缠身,到90年代初,精神失常,几度自杀未遂,后来进了精神病院,去世时年仅43岁。莫泊桑强悍   跻身 堕落 卷帙hànjīduòzhì精zhàn( ) 醒huò( )
厌nì( ) liáo( )寥湛腻豁寥1.血气方刚:
2.洗耳恭听:
3.下车伊始:
4.跻身: 年轻人精力正旺盛。例句: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如不多加教导,难免会到处惹是生非。 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例句:为了表示礼貌,虽然来宾的报告十分枯燥,同仁还是装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原指官吏初到任所,这里指刚步入文坛。例句:工作时不熟悉情况,不进行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号施令,这样做工作没有不碰钉子的。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5.炉火纯青:
6.叹为观止:
7.玄妙: 传说道家炼丹,至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的火焰乃炼成功。比喻学问、技术或办法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滚瓜烂熟、炉火纯青辨析:两者都有十分纯熟的意思。不同点:“炉火纯青”多用来形容技术或学问等,如:这里荟萃了世界上最好的制作大师,把意大利美食演绎得炉火纯青,别具一格。“滚瓜烂熟”多用来形容背书或读书。如:他虽然把课文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仍然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玄奥奇妙。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例句: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让世人叹为观止。8.晦涩:
9.堕落:
10.离经叛道:
11.卷帙浩繁:
12.无懈可击:隐晦不容易懂。 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文中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例句:激进的改革者的主张和言行,总是被保守者看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形容书籍多。卷帙:书籍。 指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 例句:身为一个记者,应该小心求证,才能写出无懈可击的报道,不可捕风捉影,任意杜撰。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1.作者左拉在演讲词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饱含热情地
赞颂莫泊桑?【答案】
两个方面:
对莫泊桑的深情回忆,
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2、作者又是如何评价他的文学成就的呢?【答案】以“高产、稳产”,“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来描写莫泊桑作品之多;以“炉火纯青”“令我惊叹”“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来形容艺术水平之高。用“小小的喜剧”“完整的戏剧”“生活的窗口”这些比喻来描述其文学价值。“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是写莫泊桑作品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以这样的“名义”,这样的身份,向莫泊桑致以这样的敬意,一方面把自己炽烈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全部托出,为演讲的展开奠定了强有力的情感基调;另一方面,也把听众同样的情感引发出来,形成了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
2. “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
息……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本题可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画线句是对前面所叙述的内容的引申,同时引起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炝 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这句话有哪两方面的含义?【答案】本题可运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法进行分
析。“莫大的愉快”表达左拉对莫泊桑一举成名的愉快心情;从“未料想到”可以看出莫泊桑的天才是看着他长大的左拉等未能料想到的。这一句又与第②段中“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相呼应。4.“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可运用比喻表达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莫泊桑的作品比成“清澈的美的源泉”,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莫泊桑的作品的文学价值、艺术成就以及深远影响。
5.“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可运用比喻表达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作者以面包为喻,说明人们需要的是“面包”,因为它是既有营养,又永不会使人“厌腻”的日常“必吃”的东西。生动形象地表明以莫泊桑为代表的“纯朴派和明晰派”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6、为什么要提到“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答案】本题可运用对比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这里将“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和莫泊桑的作品进行对比,突出了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7.第五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本题可运用反问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运用反问句式,以毋庸置疑的语气阐述了莫泊桑的作品将来的历史价值,反诘有力,褒扬之情溢于言表,强烈的语气、炽烈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激动着听众的心。
8.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这本题可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这一段是演说的结尾部分,作者以喷薄的感情对莫泊桑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并对未来作了展望。强烈而饱满的感情使得演说进入了高潮,激起了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有力地突出了主题。【答案】本题运用定向—分析—归纳法分析。莫泊桑的光荣所在:(1)他的成名作《羊脂球》是一篇杰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打开一扇”“生活的窗口”,是“清澈的美的源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2)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能够流传后世”;(3)“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他的作品是人们日常必吃的富有营养的“面包”。说这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是因为他的作品扎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流传后世,成为“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的作品,“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主题探究】在左拉的眼里,莫泊桑光荣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
这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向莫泊桑致敬
深情回忆
杰出地位
以“永生”的赞词结束演说激情洋溢质朴自然初识莫泊桑
成名经过对作品的评价
论述重要地位这篇演讲词,作者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热烈地赞扬莫泊桑的文学才气,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并在强烈的褒贬对比中,精辟地论述了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满怀敬意地预言了莫泊桑将与他的作品一样获得永生。
1.感情饱满,以情动人。
这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词,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以其饱蘸炽烈的情感的特点,使听众在情感、认知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使演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运用多种修辞,语言富有感染力。
作者综合运用比喻、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论述有力,使听众信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讲者应以自己的感情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感情之火,引起共鸣,才能达到影响听众,征服听众的目的。正是左拉对莫泊桑英年早逝的无限悲痛的心情,促使他写出情感如此炽烈的演说辞。 请同学们从中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感情地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