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19 09: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INCLUDEPICTURE
"../../../积累字.tif"
\
MERGEFORMAT
1.易错字音
嗫嚅(niè
rú) 咳嗽(sou) 喃(nán)喃 愤慨(kǎi)
狞(níng)笑 
钦(qīn)差 肆无忌惮(dàn) 爵(jué)位
官衔(xián) 作揖(yī) 糟蹋(tà) 掷(zhì)钱
鲁莽(mǎng)
2.易错字形
嗫嚅  咳嗽  肆无忌惮 官衔 爵位 作揖
3.多音字
晕 稽 挣
4.
形近字
    
INCLUDEPICTURE
"../../../积累成语.tif"
\
MERGEFORMAT
安分守己 呆若木鸡 寻欢作乐 肆无忌惮
时来运转 造谣生事 死乞白赖 乱七八糟
天真无邪 鸡犬不宁 南腔北调 生吞活剥
INCLUDEPICTURE
"../../../修辞手法.tif"
\
MERGEFORMAT
1.夸张:剥掉火漆的时候,血管里像火烧一样,把信一拆开,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打哆嗦,眼前一阵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
2.设问:这个轻浮的小流氓到底有哪一点像钦差大臣?一点也不像!连个手指尖那么点的地方也不像!
INCLUDEPICTURE
"../../../表现手法.tif"
\
MERGEFORMAT
1.巧用潜台词:如《日出(节选)》中李石清说:“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这里省略了“饭”,意思是让黄省三去要饭。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是想试探一下黄省三,表现了他奸诈冷酷的性格。
2.
悬念:如《钦差大臣(节选)》中开篇用邮政局长的话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戛然而止结尾法:如《钦差大臣(节选)》一文的结尾“哑场”的设置,作者让人物用形象造型和表情表现出了腐朽官僚的丑恶嘴脸,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的空间,会引起人们深深的回味和思考,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INCLUDEPICTURE
"../../../综合性学习积累.tif"
\
MERGEFORMAT
揭露社会黑暗现实的古诗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唐)刘湾《出塞曲》
INCLUDEPICTURE
"../../../作家作品.tif"
\
MERGEFORMAT
1.《日出(节选)》选自《曹禺文集》,作者是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2.《钦差大臣(节选)》选自《果戈理小说戏剧选》,作者是果戈理,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外套》《狂人日记》,长篇小说《死魂灵》,讽刺喜剧《钦差大臣》等。
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答案见135页)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挨穷受苦(āi)      爵位(jué)
凄楚(qī)
俏皮(qiào)
B.咳嗽(sou)
周济(jì)
狞笑(níng)
行辕(yuán)
C.逮捕(dǎi)
亲戚(qi)
存蓄(xù)
着慌(zháo)
D.惧怕(jù)
淑女(shū)
惩罚(chěng)
心窍(q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嗫嚅 鲁莽 踌躇 半饷 总督
B.萧条 抚养 畜生 奉告 搔动
C.糟蹋 摧残 诸位 哆嗦 媚态
D.作缉 跺脚 上尉 爆发 挑拨
3.下列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肆无忌惮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B.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
C.这些粗鲁莽撞、傲慢无礼的人的到来,将原本平静的村镇搅得鸡犬不宁。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5.下列标点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我内心的永恒。
6.下面这段文字排列的恰当顺序是(  )(3分)
①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同,主唱却只有一个人。
②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
③元明时期就有了传奇。
④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
⑤它以南曲为主,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
A.③②①④⑤   B.③⑤④②①
C.②⑤①③④
D.②⑤④①③
7.综合性学习。(8分)
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为了缅怀梅先生,同学们围绕着“走近梅氏父子,弘扬京剧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梅氏风华】
(1)小华收集到以下有关梅氏家风的资料。请你仔细阅读,说说梅氏家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4分)
材料: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文化风格。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梅兰芳却认为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梅葆玖拜师学艺时,梅兰芳言传身教:“吾敬我师是本分”。梅氏父子在艺术上始终致力于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谦和大度。
【铮铮风骨】
(2)小铮向同学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故事。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梅兰芳先生“气节”的具体表现。(4分)
材料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二: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演出。他对友人说:“别小瞧我这一撮胡子,它可大有用处呢。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们了。”后来日本人找上门来,梅兰芳便注射针剂,让自己发起高烧,坚决拒演。
二、阅读(28分)
(一)课内阅读。(7分)
黄省三 ……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我告诉你们,我的左肺已经坏了,哦,医生说都烂了!(尖锐的声音,不顾一切地)我跟你说,我是快死的人,我为着我可怜的孩子,跪着来求你们。叫我还能够给你们写,写,写——再给我一碗饭吃。把我这个不值钱的命再换几个十块二毛五。可是你们不答应我!你们不答应我!你们自己要弄钱,你们要裁员,你们一定要裁我!(更沉痛地)可是你们要这十块二毛五干什么呀!我不是白拿你们的钱,我是拿命跟你们换哪!(苦笑)并且我也拿不了你们几个十块二毛五,我就会死的。(愤恨地)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潘月亭 这个混蛋,还不给我滚出去!
黄省三 (哭着)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抓着潘经理的衣服)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潘月亭 (很敏捷地对着黄的胸口一拳)什么!(黄立刻倒在地下)
[半晌。
李石清 经理,他是说他要杀他自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潘月亭 (擦擦手)没有关系,他这是晕过去了。福升!福升!
[福升上。
潘月亭 把他拉下去。放在别的屋子里面,给他拍拍捏捏,等他缓过来,拿三块钱给他,叫他滚蛋!
(选自《日出(节选)》)
8.选文中画横线的话有着丰富的内涵,试作分析。(3分)
9.选文中潘月亭性格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10.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2分)
(二)阅读韦延才的《温暖一生的拥抱》,完成下面问题。(11分)
①吴小芬班上的黄筱筱被粥烫着了!
②卫生间里,黄筱筱被烫的右脚的鞋子和袜子都脱了下来,裤管挽得高高的。她抽泣着,一手扶着墙壁,单腿独立,右脚支在左脚上。吴小芬老师在给黄筱筱冲洗鞋子上残留的粥。
③“伤得怎么样,疼不疼?”我问道。“嗯。”黄筱筱看着我,哽咽着点点头。吴小芬抬起头来,焦急地说:“校长,你给找个车送筱筱去医院看医生吧。”来到医院,医生检查过后,给黄筱筱开了些外涂的药物。因为粥的温度不是很高,被烫的皮肤没有起泡,表皮组织没有受到破坏,只需休息一两天就会没事。也许是没遭受过这样的伤痛,黄筱筱还在轻轻地抽泣着。
④不一会儿,接到通知的黄筱筱的爸爸黄一龙火急火燎地走进来。看他那紧绷的脸庞,要喷出火的眼睛,我知道,我们肯定要遭遇一场电闪雷鸣般的责骂。
⑤“爸爸。”看见父亲进来,黄筱筱伤心地喊道。
⑥“宝贝,你没事吧。”黄一龙一把将黄筱筱搂进怀里,“宝贝,你坚强些,一定会没事的。”
⑦我将事情的经过和医生检查的情况告诉黄一龙。黄一龙一边听着,一边安慰着黄筱筱。
⑧“真的很对不起,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我说道,“对于黄筱筱的医药费用,我们学校会负责的;如果她需要回家休息,我们派老师上门,把她耽误的课给补回来。”
⑨吴小芬老师站在一旁默默无语,她是今年分配来的新老师,上岗还不到一个月,哪经历过这样的事呢?听着我不停地向黄筱筱家长赔礼道歉,她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泪水吧嗒吧嗒地流下来。
⑩黄筱筱止住哭,离开爸爸的怀抱,说道:“爸爸,我要做个坚强的孩子,我要回学校上课。”
黄一龙点点头,转过身来看着站在一边伤心地哭泣的吴小芬。我看到他的脸色很快就完成了一次转换,脸上的愤怒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暴风骤雨要来了。
吴小芬低着头,嘤嘤地哭着。我在急速地思考着如何去应对。
这时,黄筱筱叫道:“爸爸——”
我和黄一龙都回过头去,不知道她要说什么。黄筱筱看着黄一龙,眼睛里流露着祈盼的神色:“爸爸,你能不能抱抱吴老师呢?”
黄一龙和我都睁大了眼睛,这小孩子要干什么?
“爸爸,你抱了我,我的脚就不痛了。”黄筱筱接着说,“你抱抱吴老师,吴老师就不会哭了。”
我愣了片刻,然后看着黄一龙,微笑着对他点了点头。黄一龙迟疑着。我拉了拉吴小芬,吴小芬回过神来,上前两步,张开双手;黄一龙也伸出手,轻轻地抱着吴小芬。
“吴老师,我爸爸给了你力量,你不要再哭了。”黄筱筱说道。
“嗯,老师再也不哭了。”吴小芬看着黄筱筱,露出一丝笑,说。
一场风雨就这么过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改动)
11.“我”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吗?请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2分)
12.结合文章,说说黄筱筱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3.第④段、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
14.揣摩第 段中加点的词,用第一人称分别写一段表现“我”和黄一龙心理活动的文字。(2分)
15.请在结尾一段横线上加一段点题的话。(不超过45字)(2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0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有删改)
16.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3分)
17.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2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18.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2分)
19.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三、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自拟题目作文,600字左右。
在课本中,你一定学过一些经典的戏剧;在生活中,你一定看过一些经典的影视剧。你一定非常喜欢剧中某个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
请你以“我喜欢的一个剧中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B 点拨:A.āi—ái;C.dǎi—dài;D.chěnɡ—chénɡ。
2.C 点拨:A.饷—晌;B.搔—骚;D.缉—揖。
3.D 点拨:本题运用【成语误用五判断法】。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言,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用在此处不当。
4.B 点拨:“降低”与“意识”搭配不当,可改为“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5.C 点拨:A.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B.第一个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内;D.删去“等”和逗号。
6.A 点拨:本题运用【句子排序“四步解题”法】。先说主要说明对象传奇,再说杂剧,①④不能分开,④应紧承①,故答案为A。
7.(1)梅氏家风体现在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尊重老师(吾敬我师)、继承弘扬京剧文化、待人接物谦和大度四个方面。
(2)示例:梅兰芳先生的“气节”具体表现为“舍生”“取
义”。他宁可舍弃生命,不怕“坐牢、杀头”,宁可罢歌罢舞(不再演出),舍弃艺术生命,都要坚守“义”——不为日本人和汉奸演出,不卖国求荣,坚决罢演。
二、(一)8.①自己付出甚多而所得甚微;②潘月亭等压榨剥削之甚、之残忍;③潘月亭这些社会强盗对弱者绝不会有同情心。(每点1分)
9.残忍冷酷。(2分)
点拨:此题考查人物的性格,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入手,如选文中潘月亭叫黄省三“滚出去”,“对着黄的胸口一拳”,又叫人拿钱打发黄省三,这都体现了潘月亭的残忍凶狠、冷酷无情。
10.这是备受压榨侮辱的下层人民的反抗。(2分)
(二)11.“我”不是本文的中心人物。(1分)“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把全文连成一个整体。(1分)
点拨:“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是故事的见证者。
12.善良(想着安慰吴老师)、宽容(被烫伤却没有生气和怨恨)、聪明懂事(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化解了矛盾)、坚强(坚持上学)、单纯(“抱了我,我的脚就不痛了”“抱抱吴老师,吴老师就不会哭了”)(2分)
点拨:本题运用【人物形象五分析法】。结合文中对黄筱筱的描写进行分析即可。
13.画线句子描写了黄一龙愤怒的神情,说明他对女儿被烫伤十分恼火。(1分)让人感觉他会严厉地批评老师,可能还会找学校的麻烦。(1分)这两处描写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与后来黄筱筱巧妙化解矛盾形成了对比。(1分)
点拨: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句子的作用。
14.示例:我:多么善良聪慧的孩子啊,她的提议真好,这
是化解双方矛盾最好的方式,我应该鼓励孩子的爸爸;(1分)黄一龙:这丫头,竟想出这招,要我如何是好?看来宝贝长大了,懂事了,能为他人着想了,真不愧是我的好闺女,为了懂事的闺女,还是按她说的做吧。(1分)
15.示例一:虽然家长和老师只是那么轻轻一抱,但这轻轻一抱,将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让我温暖一生。
示例二:家长和老师的轻轻一抱,将温暖我一生。
示例三:这温暖我一生的一抱,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2分)
点拨:结尾的作用一般是点题,点明中心,所写内容围绕这两点即可。
(三)16.①树下唤孙、送饭。②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③灯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每点1分)
17.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1分)表现了奶奶对有一份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1分)
18.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之表达奶奶对“我”的关心;(1分)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1分)
19.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1分)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1分)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1分)
三、20.思路点拨:可从剧中人物的语言、行为、性格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在评价人物时要结合具体情节,避免空发议论;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不必面面俱到。
例文:请看鸣鸣是怎样在“默默”中惊人撼世的?——我最喜爱的剧中人物张鸣鸣我不大喜欢看电影,但《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却看了两遍。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张鸣鸣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爸爸因突发心肌梗死去世,而张鸣鸣的妈妈本身就患有心脏病,丈夫的去世给了她极大的打击,她的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从此不满十岁的独生女张鸣鸣担负起了家里所有的事情……你问我最喜爱的剧中人物是谁?就是她——张鸣鸣。因为每次看我都被她感动得泪流满面。为什么?她是一个体贴的女孩儿鸣鸣的妈妈病重,失去了劳动能力。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不让妈妈操心,鸣鸣没有跟妈妈提起关于学费的事。夜深了,万籁俱寂,鸣鸣拿出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五角、一元、两元……很零碎的钱),用这些钱,鸣鸣交了自己的学费。多体贴的女孩儿啊!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张鸣鸣宁愿用自己积攒很久的零花钱来交学费,也不愿意让自己重病的妈妈操心。扪心自问,我们从不缺钱花,但我们是否做得到节俭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同学一衣一食都依赖着自己的父母,且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同学比吃穿,?看到鸣鸣的故事,我们该认真地反思一番了吧!她是一个懂事的女孩儿鸣鸣过生日那天,正在住院的妈妈给鸣鸣钱,让她买个蛋糕过生日,可后来鸣鸣却给妈妈买了营养品,当妈妈问她是否买了蛋糕的时候,她回答:“外面买来的蛋糕放久了,吃了会拉肚子。”这是很让人感动的一个场景。我相信十岁的鸣鸣也很想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也很想在生日那天吹蜡烛吃蛋糕,但她很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她已经失去了爸爸,她只想让妈妈快点好起来,跟别人的妈妈一样健健康康,我相信这是她唯一也是最大的愿望!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同学还会在过生日时让父母开派对、买双层蛋糕、买高级玩具……在这样的幸福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她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儿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突然犯病,呼吸困难。鸣鸣赶紧去拿氧气袋,可是老天好像有意考验鸣鸣——氧气袋里的氧气用完了。看着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妈妈,鸣鸣顾不得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披上雨衣,飞快地向医院跑去?……我不知道你看到这一幕时是否跟我一样热泪盈眶,但你一定看到了鸣鸣的勇敢。设身处地想想,我们能否在关键时刻像她一样坚强和果断呢?十岁的鸣鸣用顽强的抗争精神,默默地谱写了一曲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
点评:?标题采用设悬念的方式,既精简准确地概括了本文的主题,又起到了吸引读者目光、引出下文的作用。?用有些同学的行为与主人公张鸣鸣作对比,突出了张鸣鸣是一个体贴的女孩儿。?“赶紧去拿”“飞快地向医院跑去”的动作描写,“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环境描写,都表现了张鸣鸣的果断和坚强勇敢。
  总评:本文条理清晰,运用三个小标题,使读者对鸣鸣的性格特点一目了然。文中还列举了电影中的几个生动的情节,使分析和议论均有依据,不空泛,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
表达得体)
一、考点解说
中考对口语交际的考查,重在交际,即说话是否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所谓表达得体,就是根据需要,合理恰当、自然灵活地选择、运用语言,准确畅达地传送信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要符合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避免用词不当、转述不清等现象。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如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效果不好。常考题型有:下列表述不得体(得体)的是哪一项?或给出某种情境要求考生进行表达。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语言得体五看法。
①看场合。根据说话的场合决定说什么样的话。喜庆场合说吉利话,悲伤场合说宽慰的话,娱乐场合说风趣的话等。②看对象。考虑听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性格等,尤其注意谦敬语的使用要得当。③看语体。讲话要适合不同的语言体式,注意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④看感情。注意褒义词和贬义词的恰当使用。⑤看转述。请人转述时,注意叙述角度、时间、地点的变化。
三、考点训练
1.(中考·广州)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
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献丑  B.见笑  C.笑纳  D.光临
2.(中考·青岛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一天,市民易先生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池塘,不擅游泳的他来不及脱衣服,就纵身跃进池塘将小孩救了上来。孩子平安无事,而当筋疲力尽的易先生被别人拖上岸时,孩子的妈妈却已经带着孩子离开了,连声“谢谢”都没有说。易先生对此感到有些伤心。
如果见到这位妈妈,你会这样对她说: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
3.(中考·威海)初中毕业后的聚会上,满眼都是低头玩手机的同学,你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和你坐在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你如何劝说他们?(限60字以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考·襄阳)5
月上旬,离2016
年全国高考不到一个月之际,一个有关调整高考招生计划的消息,引发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的忧虑,他们误以为今年湖北高考将减少省内招生名额,由此质疑高考公平性,甚至有家长计划去上访和游行。如果你是一名正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你会怎样劝阻打算上访游行的妈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考·鄂州节选)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辩说理)
一、考点解说
论辩说理是指就某个话题谈观点或看法,或就某种现象发表评论等,要求观点明确,评论有理有据。此类题目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谈认识、简述理由、反驳对方等。
二、解题方法
表述观点答题法:发表观点需要注意:表述的观点要鲜明突出,不能模棱两可;要言之有序有理,而且用词造句要规范。答题步骤:①认真分析材料,抓住问题实质;②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③简述理由。
辩论类答题法:根据已有的材料,给出正方或反方的观点,要求写出相对的观点及理由。注意:①紧扣话题,观点明确。②抓住情景,灵活应变。根据对方的观点敏锐地找出对方辩词的漏洞进行反驳。反驳时,既可以反驳对方论点的荒谬,也可以反驳对方论据的虚假,还可以反驳对方论证缺乏逻辑。③理由充分,用词准确。
三、考点训练
1.(改编·德州)
综合性学习。【导学号:29992029】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3分)
INCLUDEPICTURE
"../../../P40.tif"
\
MERGEFORM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考·广安节选)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使用“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 “作业帮、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分别陈述理由。(4分)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语)
一、考点解说
推荐语重在“推荐”,目的在于让人喜欢。一般是把文章或人物推荐给读者,向读者介绍这篇文章或这个人值得推荐的地方,可以集中阐述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可以阐述几个主要方面。文章推荐语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人物推荐语一般从人物的品质、精神、事迹方面入手。主要题型有:①请为某个人物写一段推荐语;②请为某篇文章写一段推荐语。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推荐语拟写法。
1.高度概括,简洁精练。推荐语要以极其简洁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被推荐人或文章的闪光点。
2.语句清新,文笔优美。推荐语的语句一般为长短结合,可以恰当引用名言,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3.饱含深情。推荐语赞扬的人或物虽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悼念,一字一句都应饱含深情。
三、考点训练
(改编·陕西)综合性学习。【导学号:29992030】
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为她写一则推荐词。
要求:①必须围绕“勤劳或有爱心的妈妈最美”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姓名;④
60字左右。(2分)
“最美妈妈”推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三单元 口语交际
考点1:三、1.C 点拨:“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对象误用。
2.示例:你的孩子落水被别人救了,你不应该不辞而别,而至少应该说“谢谢”,感谢那位救你孩子的人,这样,你的孩子长大了才会知道感恩。(4分)
3.示例:同学们,聚会本是为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玩手机不但对健康不利,更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让我们放下手机,用心沟通吧!(称呼恰当1分,语句通顺1分,中心准确1分,劝说合理1分)
4.示例:妈妈,您不要一时冲动去上访和游行!调整高考招生计划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高考公平。目前让我安心备考更重要,您说是吗?(有称呼,有观点,有理由,表达得体即可得2分) 点拨:做此题首先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其次是明确自己的观点,即阻止妈妈上访和游行。在劝说时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委婉,同时要讲清利弊,并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5.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1分,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1分,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1分,意思对即可) 点拨:回答时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说明网络阅读的不足和纸质阅读的好处,要有理有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
考点2:三、1.示例:莲步轻移,自成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回眸巧笑,便是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开嗓乍唱,倾泻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搅动万顷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贵。那跨越百年的历史,那古老神秘的传承,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断流,不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消散。爱她吧,就像爱你的妈妈!(3分)
2.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两分)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就会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2分)(答出两点得两分) 点拨: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注意:①开门见山,观点明确;②有理有据,说服力强;③有条有理,主次分明;④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做此题要结合实际学习情况,做出深刻分析,得出利弊结论。
考点3:三、示例一: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用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她用双脚踏出富裕的道路,她用双手创造出幸福的明天。(2分)示例二:我的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敬老院里,有她温暖的话语;街道社区,有她甜美的笑容;义工队里,有她忙碌的身影。(2分) 点拨:写“最美妈妈”的推荐词时,要紧扣“勤劳”或“有爱心”来进行推荐,写作时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推荐词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