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INCLUDEPICTURE
"../../../积累字.tif"
\
MERGEFORMAT
1.易错字音
毛骨悚(sǒng)然 蹂躏(róu
lìn) 虐(nüè)待
尸骸(hái) 褴褛(lán
lǚ) 蛊(gǔ)惑
凶神恶煞(shà) 惨绝人寰(huán) 诚挚(zhì)
淳(chún)朴 黯(àn)然 聆(líng)听
耗(hào)尽 巅(diān)峰 厄(è)运 怯懦(nuò)
疲惫不堪(kān) 倏(shū)然 仓(cāng)皇
孤注一掷(zhì) 污垢(gòu) 忐忑(tǎn
tè)
2.易错字形
毛骨悚然 蹂躏 虐待 尸骸 褴褛 蛊惑
凶神恶煞 惨绝人寰
疲惫不堪 倏然 污垢
忐忑 黑魆魆 岿然不动 目眩 瘫软
3.多音字
翘 挨 煞
4.
形近字
INCLUDEPICTURE
"../../../积累成语.tif"
\
MERGEFORMAT
毛骨悚然 痛不欲生 凶神恶煞 令人发指
惨绝人寰 奇耻大辱 记忆犹新 如痴如醉
截然不同 高山仰止 鸿篇巨制 扣人心弦
灭顶之灾 唯命是从 鸦雀无声 孤注一掷
抱头鼠窜 优柔寡断 精疲力竭 忐忑不安
INCLUDEPICTURE
"../../../修辞手法.tif"
\
MERGEFORMAT
1.对比:风景秀丽的燕子矶。1937年12月13日,这里曾堆积过五万人的尸骸。
2.拟人:枪声炮声哭声喊声,被蹂躏的南京发出痛苦的悲号。
3.引用:日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今井正刚则是这样叙述下关大屠杀的:
“15日夜间,我在大方巷……哑剧便宣告结束。”
4.比喻: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拿破仑的存在,犹如节日迷人的焰火,它像爆竹一样,在倏然坠地、永远熄灭之前,又再次冲上云霄。
5.夸张: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咚咚战鼓声,震耳欲聋,整个平原都在颤动!
INCLUDEPICTURE
"../../../表现手法.tif"
\
MERGEFORMAT
对比:如《寻找时传祥》中,“文革”前后时传祥命运的对比说明了“文革”那段颠倒黑白的狂乱岁月给人带来的精神打击。
INCLUDEPICTURE
"../../../综合性学习积累.tif"
\
MERGEFORMAT
关于战争的名人名言: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在战略上是打强的,在战役、战术上是打弱的。——
刘伯承
INCLUDEPICTURE
"../../../作家作品.tif"
\
MERGEFORMAT
《滑铁卢之战》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恐惧》等,传记有《三位大师》等。
二、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掩映(yìnɡ) 蹂躏(lín) 庵观(ɡuàn)
B.虐待(nüè)
诅咒(zǔ)
侥幸(jiǎo)
C.偌大(ruò)
宽敞(chɑnɡ)
衣钵(bō)
D.倏然(shū)
战役(yì)
箍桶(ɡ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蹒跚 恐惧 熙攘 人事苍桑
B.鼓燥
黯然
拘泥
头昏目眩
C.婉转
恢复
阴郁
震耳欲聋
D.屠杀
攀谈
篇幅
凶神恶杀
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B.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C.在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中,我们不要做袖手旁观的看客。
D.他笔功不错,语言能力强,经常写些鸿篇巨制的作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株洲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种果树、水稻,此外,还适宜栽种柑橘。
B.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5年度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C.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原作的观点、内容,并且不改变原作中材料的顺序。
D.尽管你的捐献如何微薄,但在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目中,却比千斤的砝码还要沉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D.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INCLUDEPICTURE
"../../../黑脸谱.TIF"
\
MERGEFORMAT
7.名著阅读。(2分)
京剧表演中,常用脸谱象征某种人物形象的特点。右面这张黑脸谱你认为最适于扮演《水浒传》中的________,(备选人物:林冲、高俅、李逵、吴用)因为从______________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他的强悍、勇猛。
8.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1】2014年9月25日至28日,希腊爱琴海的罗德岛,汇集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的第十二届年会。当年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团结起来避免重蹈一战的覆辙”。
【材料2】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强调指出: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只有人人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材料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政府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
(1)探究以上三则材料,请写出它们表达了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心愿?(2分)
(2)为了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校准备召开以“热爱和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拟订两种活动形式。(2分)
示例:开展“热爱和平”主题征文活动
(3)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作为和平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和平呢?(2分)
二、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6分)
①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十六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②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③“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④“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106人了。’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将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⑤向井和野田的杀人竞赛活动,受到日军总部的鼓励和称赞。消息传回东京,日本国内舆论界大肆宣传,各地报纸竞相登载,赞誉信件雪片似的飞到他们的所在部队。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一时,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
⑥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9.概述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0.选文中引用1937年《朝日新闻》和《大美晚报》的内容来写两名日军分子的杀人情况,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⑥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8分)
卑微与高贵
①他夹着公文包,匆匆往家走。楼下有一拾荒者,见了他,眼神明显亮了一下。他未在意,目不斜视,路线绕一弧形,离拾荒者尽量远些。
②第二天回家,拾荒者又在楼下,上上下下看他,他心里老大不舒服。此时,他皱皱眉头,有些厌恶,加快脚步,急急地往楼上走。
③回了家,径直走到窗前,他往楼下一瞅,拾荒者还在,仰着脸正往上瞅。他拉下窗帘,心想:真是奇怪,拾荒者对自己有兴趣!
④最近奇怪的事儿挺多。
⑤他坐在沙发上,用手按住太阳穴,努力地想前几天发生的事。
⑥那晚,他和朋友们喝完酒,在酒店门口分手,天正下着大雪,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只觉得头越来越晕,腿越来越不听使唤。后来,后来呢?他记不起来了。只记得第二天早上醒来,头痛,口干,稍一动,身下的床嘎吱嘎吱响,他一惊,睁开眼,愣住了,天啊!这是什么地方?一个狭窄的地下室,屋里堆满东西,一股发霉潮湿的气息包围着他。他一下子激灵清醒了,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被绑架了!看看自己,手脚还自由,屋里没人,快跑!他一跃而起,小偷一样离开是非之地。
⑦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搞不明白,只是庆幸自己跑得及时。
⑧他的钱包就是在那晚丢掉的,虽然只有几十元钱,却还有他的身份证和几张单位发票。这让他有些懊恼。他想:明天务必去报社一趟,在报纸上登个身份证遗失启事,免得以后有麻烦。可是,发票的事儿怎么解决?他觉得太阳穴这里突突地又跳起来。
⑨丁零——门铃响,他从猫眼里往外一瞧,惊一下,门外站着拾荒者。他莫名有些惊慌,隔着厚厚的防盗门,大声问:“你找谁?”拾荒者操着外地口音,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他隐隐约约听见“钱包”二字,愣了愣,开了门。拾荒者手里拿着一个钱包,他的钱包!他迟疑地接过来,打开,钱在,身份证在,发票也在!意外的惊喜从天而降,他感激地看着对方,心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拾荒者有些口吃,想一下子把话说完,却又说得断断续续,他还是听明白了。
⑩那晚,他喝醉了酒,倒在雪地里,睡着了。拾荒者经过,先是吓了一跳,后来知道他是喝醉了,就把他背起来,背回家。第二天一早,拾荒者出去忙碌,回来时却发现他不见了,床上留下这个钱包。拾荒者找了很久,才找到他。
他愣住了。自以为聪明的他,只想着如何保护好自己。他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羞愧难当。他对着拾荒者,弯下腰,深深地鞠一躬。拾荒者脸红了,手足无措起来,结结巴巴地摆着手。在那张憨厚卑微的脸上,他分明看到了一种品质——高贵。
12.文中作者在顺叙中安排了插叙,其中第⑥段插叙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⑩段插叙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阅读全文,用选文中的词语补全文中的他对拾荒者的感情变化过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敬佩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中的“卑微”和“高贵”分别指什么,从这个鲜明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分)
15.结合短文内容,揣摩第①段“楼下有一拾荒者,见了他,眼神明显亮了一下”中此时拾荒者的心理活动,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出来。(2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6分)
集中营的课堂
程刚
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
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就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去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
16.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4分)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
发展
(1)
集中营里面
高潮
(2)
17.文章多处运用伏笔,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1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
19.“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作文(50分)
20.请以“那段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600字左右。
答案: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A 点拨:“躏”应读“lìn”。
2.C 点拨:A.人事苍桑—人事沧桑;B.鼓燥—鼓噪;D.凶神恶杀—凶神恶煞。
3.D 点拨:本题运用【成语误用五判断法】。鸿篇巨制:规模宏大的著作,用在句中不恰当。
4.C 点拨:本题运用【病句判断法】。A项中“果树”包括“柑橘”,可以把“果树、”去掉。B项有歧义,是“八个企业”还是“八个干部”?可把“八个”放在“领导”前。D项关联词运用不当,把“尽管”改为“不管”。
5.C 点拨:“太和殿”和“中和殿”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
6.示例: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凉意 点拨:本题运用【仿写“五相”法】。句式大致相同,表意清楚,句意连贯即可。
7.李逵 示例:劫法场救宋江
8.(1)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示例:开展“热爱和平”主题班会 开展以“热爱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展 开展以“热爱和平”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写出两种即可)
(3)示例:作为和平时代的青少年,我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经常收听收看国际频道,了解当前局势,及时向人们宣传“热爱和平”的意义,为共创和谐家园而努力。
二、(一)9.描述两个日军军人进行恶魔式杀人比赛的暴行。(2分)
10.证明史料可靠确实,更有说服力。(2分)
点拨:引用新闻报道,一般都是为了证明史料可靠确实,增强说服力和权威性。
11.牢记耻辱,奋发图强,不让悲剧重演;我们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感到光荣和自豪。(2分)
(二)12.交代他的钱包丢失的原因 补充交代下雪那晚他是被拾荒者救助的,而不是被绑架(每空1分)
13.厌恶 感激(每空1分) 点拨:注意题干要求,找出表现他对拾荒者态度的词进行筛选即可。
14.“卑微”,一方面指拾荒者社会地位低下,另一方面指文中的他自私、狭隘,看不起拾荒者的心理;“高贵”指拾荒者人穷志不穷的高贵品质。(1分)从这个对比中,我可以感受到拾荒者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却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1分)
点拨:注意“卑微”“高贵”所指内容,要回答全面,谈感受要结合文章。
15.示例:啊,是这个人,我终于找到这个人了。明天我把钱包带来,再确定是不是他,如果是,就把钱包还给他。(2分)
(三)16.(1)手握一枚手雷,大叫着冲向敌人而被捕。(2分)
(2)准备用火柴点燃油库而被纳粹射杀。(2分)
点拨:本题运用【概括文章内容法】。根据提供的地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17.示例一:例句:“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1分)作用:①交代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1分)②表现了谢达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1分)
示例二:例句:“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1分)作用:交代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2分)
点拨:本题运用【伏笔作用分析法】。伏笔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件或者人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事件或人物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作用是使内容前后照应,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同时也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答题模式: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合理严谨,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先写伏笔的具体内容,然后从结构和表现人物性格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18.(1)描写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1分)表现了赛夫对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1分)
(2)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看见谢达后出乎意料、发愣的神态;(1分)同时表明了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的心领神会)。(1分)
点拨:先从写作手法入手,这两个词都属于神态描写,再结合神态描写的作用,分析其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
19.含义:一是沙宁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1分)二是以谢达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演的为反抗纳粹而慷慨赴死的感人的一课。(1分)
作用:①故事围绕“集中营的课堂”展开,是文章的线索。(1分)②“集中营”和“课堂”两个场所构成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1分)③以谢达、沙宁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将集中营变成了反抗纳粹的课堂,突出了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主题。(1分)
点拨:本题运用【标题含义分析法】和【标题作用分析法】。要从“课堂”一词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去分析。标题的作用从内容方面、写作手法、突出中心等方面解答即可。
三、20.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从给出的备选词语可发现,“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在考查我们的心理、心情,与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有一定的贴合度。写作时要围绕所补充的词语来组织材料,注意要在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本作文比较适合的文体是记叙文,通过叙述身边所发生的事,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例文:那段温暖的日子漫步在记忆的长河边,看随着流水缓缓而下的瓣瓣落花,或红,或粉,或白,漂转而下。轻拈一片,便有温暖的往事飞舞在心间。?春日的温暖?春日乡野,特别是我们村,四周无遮无拦,一马平川,风来时怎样,去时仍怎样。它扭动着透明博大的身姿扑面而来,吹散了我心头弥漫的点点寒意。放学后,我喜欢一人于乡野听风,这是我独特的享受。我闭上眼睛,世界一下子陌生了。我听到风与每个生物打招呼,像多年不见的朋友,互致问候。?风驱赶着我脑中少年的忧伤,它低语,诉说着某个故事,很遥远,然而直达我的心灵。我在风中画一个名字,风不会泄露少年的秘密,或许它可以把这信息捎去。我与风是一对老朋友了。风知道我听到了什么,我借着温暖的风听到了麦子成熟的声音,我还听到了麦子们的窃窃私语。我甚至听出了一只布谷鸟的心思,麦黄草枯,因何不归?那段日子真温暖呀!?秋日的温暖在备考的日子里,时值深秋,早已习惯了强装对所有关心我的人说“我很好”。我很好,其实并不意味着我真的感到温暖和幸福,而是我终于习惯了不太好的日子、并不如意的学习生活、忙碌恐慌的测试、堆积如山的资料……假装习惯,刻意自然。?每每此刻,妈妈总端来香气氤氲的火锅,她自己配制的调料,我喜欢,滚烫的热汤,加上爽滑的牛肉,还有糯甜的糍粑,蘸着玫瑰酱……此刻我从困顿中挣扎着起身,闭着眼睛用爸爸打来的热水洗一把脸,总要喝上一杯温热的蜂蜜柚子茶。这一天,竟然又充满自信,每每此刻都让我内心满漾起温暖。?冬日的温暖其实我是最喜欢冬天的,虽然冬天让人感到寒冷和伸不开手脚。备考时冬天的早读课我们时常不上,偷偷溜出教室,同学们都挤在操场上玩雪,楼道里也有化开的雪水。头一偏躲过迎面飞来的雪球,却不知道背后又有人举起一个大大的雪团砸来。我们欢笑嬉戏,任由大大小小的雪团在身上碰撞、碎落,会因为一举打中而开心鼓掌,也会因为躲过攻势而侥幸欢呼。素来严厉的班主任只是看着我们笑,让我们别玩感冒了。她平时表情甚少的脸上也有了一点温暖的笑容。兴尽之后,师生一起回到教室,手冻得通红,心却很温暖。也许冬天不够暖和,不够明媚,但别有一番滋味。?往事如花,昨日的落花,见证了成长生活中的美丽,就让我们把那段日子、那些温暖的记忆落花好好收藏吧!?
点评:?开篇扣题切入,以优美、飘忽迷离的美词美句总领下文。?小标题使文章的内容更有条理,层次更清晰、鲜明。?此拟人句写出风的亲切与友好。?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自己真实的生活,“乡野听风”“听麦熟的声音”“听布谷鸟的心思”,平凡而又诗意的生活,让读者也感受到了温暖。?“我”的备考生活很艰难,为后文写父母给“我”的关爱和温暖作了铺垫。?秋日的温暖源于父母的关爱,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冬日,是寒冷的,作者却感觉到了温暖,这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结尾总结上文,呼应开头,展望未来,收束全文。
总评:本文角度独特,引人入胜。文章从三个角度来写“那段温暖的日子”,多角度地展现了“温暖的记忆落花”的内涵;事件真切、美而不落俗套,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运用小标题的形式,选择三个时间段、三个不同的画面,不同的事件,有引人入胜的效果;而且角度不俗,这就给文章的立意作好了铺垫,为结尾的点题埋下了伏笔。
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五单元
综合实践专项
探究材料得出结论)
一、考点解说
中考题一般提供几则专题材料或热点材料,要求我们能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提炼观点、归纳结论,并能用文字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探究结果。
中考常见的题型主要有:①概括信息型(从以上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②论证观点型(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想法?);③探究结论型(读上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二、解题方法
此类题可运用材料探究三步法。
第一步:审清题目,弄清材料。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再通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
第二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按照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给材料。如果是多则材料,要找出它们的关联性,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三步:整合要点,准确表达。答题时,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原因,再写结果;材料是同类的,要先写共性(相同点),再写个性(不同点)。语言表述力求简洁、准确。
三、考点训练
1.(中考·襄阳节选)走襄阳,开阔视野;游天下,增长见识。班里开展“背起行囊走襄阳”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背起行囊一起出发吧!
【破解密码】活动归途中传来消息,今年襄阳有四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引发了大家热议:“最美家庭”“美”在何处?请认真探究以下两则材料,破解“美”的“密码”。(2
分)
材料一:王华革,襄阳退休教师,一个重度智障儿的母亲,她与爱人用浓浓的父母亲情为孩子撑起了爱的天空,将孩子培养成“全国优秀特奥运动员”,并用大爱积极帮助周围的智障残疾人走上“特奥”之路,圆特殊家庭的幸福梦。今年,王华革家庭荣获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
材料二:沈建军,枣阳人,20多年来,他和妻子一方面背着两个重度肢体残疾的儿子踏遍大半个中国,倾其所有为孩子求医问药;另一方面经常鼓励两个残疾儿子自强不息。在父母的激励下,沈小勇兄弟为社会各界创作了四五百首歌曲,还经常通过网络现身说教,鼓励像他们一样的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年,沈建军家庭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最美家庭”“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考·兰州节选)综合性学习。【导学号:29992047】
请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材料一 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九攻兰州城不下,便制造了3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春,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二 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
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三 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考·福州节选)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概括福州市承办青运会的理念。(2分)
材料一 2014年4月13日,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福州市执行委员会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少乘电梯,多走楼梯;少开汽车,多乘公交。
材料二 据《福州晚报》报道,福州市将建成第一个按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的新城区——海峡奥体绿色生态城区。海峡奥体片区将优化空间布局,集中实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生态绿化等绿色发展方案,体育场馆、运动员村等核心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材料三 首届全国青运会福州市执委会联合相关单位,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举办“万个绿色祝福献给青运会”的生态环保体验活动,邀请100名国内外生态环保专家和数千名游客,将写有祝福语的“树叶”张贴在榕树造型的巨幅祝福墙上,以此表达喜迎青运会的美好愿景。
福州市承办青运会的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画内容及寓意分析)
一、考点解说
图画内容及寓意分析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要求考生观察图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中考常见的题型主要有:(1)介绍内容;(2)领悟内涵或谈启示;(3)评价赏析;(4)拟标题。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分析图画内容及寓意答题法。
第一步,读画:一看标题,二看画面,三看文字。
第二步,析画:一分析画面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二分析画面的夸张(突出)之处,明确夸张(突出)之处的弦外之音,它是图画的寓意所在。
第三步,悟画:领悟图画的寓意和启示。
第四步,述画:按照“谁+在做什么+结果如何+寓意”转述。
三、考点训练
1.(中考·白银节选)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INCLUDEPICTURE
"../../../YW4.tif"
\
MERGEFORMAT
【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考·黄冈节选)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3分)
INCLUDEPICTURE
"../../../YW5.tif"
\
MERGEFORMAT
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漫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徽标类图文转述)
一、考点解说
徽标分为图形徽标、文字徽标和复合徽标三种,富含象征和识别功能。中考常见的题型主要有:(1)给徽标拟写标题;(2)用自己的话说明徽标的内容,或揭示徽标的寓意。
二、解题方法
此题型运用徽标寓意探究法。
第一步,看外形:一看构成要素,二看外形特点,三看文字变体,四看涉及的时间及说明性文字。
第二步,善联想:由表及里,从图内想到图外,联系图像或文字原型,从而得出图片含义或设计意图。
第三步,揭含义:一要切合要点,二要清楚地表述,
三要注意顺序。
三、考点训练
1.(中考·成都)语言运用。【导学号:29992048】
成都美食,名扬四海。成都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其中“成都美食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下图是一位设计者以红辣椒为元素设计的成都美食节标志,请分条说明其含义。(4分)
INCLUDEPICTURE
"../../../Z7.TIF"
\
MERGEFORM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考·河南)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4分)
INCLUDEPICTURE
"../../../Z8.TIF"
\
MERGEFORM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五单元 综合实践专项
考点1:三、1.关爱家人,奉献社会。(每个要点1分,共2分) 点拨:抓住两侧材料的关键语句“她与爱人用浓浓的父母亲情为孩子撑起了爱的天空”“积极帮助周围的智障残疾人”
“鼓励两个残疾儿子自强不息”“
鼓励像他们一样的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得出结论。
2.兰州太平鼓意在擂鼓闹春,祈求太平,其表演形式多样,鼓声震天,获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高度赞扬。(3分)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字性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三则材料分别讲了兰州太平鼓的由来和意义,兰州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和鼓声,以及人们对兰州太平鼓的赞扬。我们需提炼大意,组织成句。
3.绿色、生态环保。(2分) 点拨: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找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把握其中的关键词语“绿色”“生态环保”等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2:三、1.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3分)
2.示例: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2分)
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1分)
考点3:三、1.①美食节的图案标志是由两根红辣椒构成的嘴唇形状的图形,而美食美味则是主要通过味觉表现,所以这个嘴唇的图案标志与美食节的主题非常吻合。(2分)②构成美食节图案标志的是两根红辣椒,表明四川成都美食以辣椒为主要构成元素,突显了四川成都美食的特色。(2分)
点拨:通过看标志的元素构成发现:标志用两根红辣椒组成嘴唇的图案,图案形状与美食节相关,红辣椒元素突显四川特色。
2.示例:图案以足球为主体,足球上标明“CSF”,意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给足球画上翅膀,寓指腾飞、活力和足球运动带给学生快乐。(2分)“阳光体育 快乐足球”8个字,点明校园足球的宗旨和意义;这几个字错落排列,富有动感,显示出活力与快乐。(2分)
点拨:将图画的主体、图画中字母的含义、两个翅膀代表的含义、文字内容的含义表述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