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传祥
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文章体裁特点;
了解时传祥的事迹,学习时传祥的精神。
[知识链接]
(一)通讯知识:
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概貌通讯
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二)消息与通讯的比较:
标题
电头、导语
篇幅
写作特点
消息
引题、正题、副题
有
短
概括、简洁
通讯
正题、破折号引起副题
无
长
具体、细致
(三)写作背景
:
本文最早发天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的答案是: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人。本文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怀念时传祥
:
身背粪桶手推车,走街串巷掏厕所。莫云衣裳沾污秽,却道灵魂脱俗恶。行业虽改光阴过,穷且益坚志不随。革命工作无贵贱,留给后人细累索。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时传祥的精神境界。
国家主席刘少奇握着时传祥的手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当年曾传为佳话。
[学习过程]
一、基础落实:
1、给加点字注音:
偌大(
)老茧(
)诚挚(
)瑞(
)薯干(
)聊天(
)黯然(
)倪(
)
2、词语解释:
诚挚:
淳朴:
人海茫茫:
人事沧桑: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用序号,一、二、三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课文用哪些典型的事例表现时传祥的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3、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具体含义是什么?
4、“那个动荡的年月”指的是什么年月?
5、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课堂检测:
创造回忆
王鼎钧
上帝在天上坐着,天使在宝座旁站着,俯视下界,但见人群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天使好奇地问:“这些人在干什么 ”
“他们在寻找一种叫做回忆的东西。”
过了一些时候,人群变得稀少而静止,这些人或坐或卧,白发苍苍,寂然无声。天使问怎么了 上帝说:“他们已经找到回忆了。”
人储存回忆,一如驼峰储水,松鼠藏粟,植物埋下宿根。回忆是心灵方面的储蓄,评量其人一生是否充实,可以根据他是否愿意回忆,是否有许多事值得回忆。
有人发誓不进公园,尽管那里草早被剪过二十次,他们怕从上面可以看见某一个人的脚印。有人讨厌插花,因为他曾经拿着花圃里买来的上等鲜花,左等右等,直到手中的花苞开放,还没有人来赴约。有人永远不愿再听某一支曲子,有人永远不愿再吃某一道菜,有人永远讨厌某一句口头禅。有些人,他平生有许多事情不堪回首、不忍或不敢回忆,因为他当时对那些事情的处理是错误了,失败了。那些事情一定是他一生中的大事。一个人,如果必须把生平大事从记忆中抹去,那心境也太悲凉了。
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细节不会进入将来的回忆,你可以不必斤斤计较;如果一旦面临“大节”,就得存心警惕:“我将来要怎样回忆这件事 ”必须使日后回忆起来能够觉得无憾、得到安慰才好。
(选自《人生试金石》)
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熙熙攘攘:
(2)宿根:
2.如何理解“回忆是心灵方面的储蓄,评量其人一生是否充实,可以根据他是否愿回忆,是否有许多事值得回忆”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通过哪几方面来突出“人必须临大节而不苟,才能‘使日后回忆起来能够觉得无憾、得到安慰”’的寓意所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巧于构思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分析、评论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无论您承认与否,人是活在回忆中的。
B.文章开首以遐想的笔调,写人群忙碌地寻找回忆,直到沉浸于回忆中,点明人人少不了“回忆”。
C.“创造回忆”,其实是创造“现在”的意思。
D.人们不堪回首的往事往往是处理错误了或失败了的人生大事,这些记忆是可以抹掉的,只是心境太悲凉了。
E.本文在表现和深化文章中心的过程中运用了层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