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活动课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课题】第七章 活动课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2.举例说出南、北方农业生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教学模式】生生为师、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美丽风景图片,请注意欣赏并思考回答。出示课件:
继续出示课件: 师:学生回答后导入新课,出示课题《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师:今天咱们就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认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整体差异。
观察、思考回答:看到了什么地方的什么图景?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是如何描绘这幅雪景的?
观察这幅图景和上一副有什么区别?谁能背出白居易的诗《忆江南》?
观察、比较不同的景观在作者笔下描绘的如此令人陶醉,怎能不令人神往?
图片景观的鲜明对比引出课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不同的环境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
明确学习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
1.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2.举例说出南、北方农业生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找学生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
咱们先学习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同学么想一想: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哪些呢?
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过程
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过程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知识拓展
训练强化
当堂达标
布置作业
师:(及时表扬)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看看它们之间的差异。
出示课件:南北方地区的位置与地形图完成要求。
先圈出地形让学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
小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
出示课件北京及武汉的气候直方图让学生观察比较。
老师表扬回答得好的学生并及时点拨有困难的学生。小结南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出示课件:河流:黄河(花园口)长江(武汉)比较它们的径流量。
师: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还要考虑哪些方面呢?
师生小结:河流封冻状况、有无结冰期、含沙量、汛期长短等。
出示课件:南北方植被景观图——香山红叶和江西庐山
让学生判断南北方的植被差异。
出示课件:
师:先让学生填表再探究问题
师:不同的区域 存在着区域差异,那么同一区域有没有差异呢?请同学们继续探究。
师出示课件:
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
出示课件:
师:关于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你还知道哪些?请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完成地理助学43页的三个表格。
师:刚才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请大家继续观察:
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梳理本课内容
师小结:南方山清水秀,空气宜人,北方的北京故宫等名胜古迹同样吸引着中外游客,我们同学应更好的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和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完成地理助学中的自测题。
学生回答: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快
回答: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南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根据南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和北京武汉气候直方图判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学生抢答
学生思考回答:(接力回答)
学生观察比较回答:北方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填表后讨论交流:
造成北方地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河流的流量影响了植被类型,气候又影响了河流的流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
观察比较回答
同一区域内也有差异。
小组合作探究:
左面的表格涉及的问题。
同学们快速填写
观察总结;
南北方的水果也有差异,同样的水果种在不同的地区,质地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梳理知识
抢答
请从你家乡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某一方面,说说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例如南、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抢答
课下完成。
确定比较项目
检查学生前面学得如何?
检验学生判断气候特征的能力。
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你不回答就要被别人抢去了。
1、节省找学生的时间
2、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知识的前后联系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
通过举例观察比较让学生明白:同一区域内也有差异。
培养合作学习的高效学习法
师巡视指导差生,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梳理知识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巩固新知
学习总结
区域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比较的对象通常是相邻或相似的两个地理区域,一般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着手,按照地理要素分项进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我主要采用区域比较法让学生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首先在自然环境方面我采用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方法用课件来引导学生自主比较学习,分析归纳、总结,课件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直观、明白。对与人文地理知识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的能力,对于训练题我总是让他们展开竞赛抢答,接力答。这样不仅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很多老师听了这节课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教学环节紧扣学习目标,重难点、亮点都突显出了,而且课件用得好,引导非常合适到位,没有一点花架子。
总之,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进一步的努力改正,加油!
课件24张PPT。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风景旧曾谙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学习目标1、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2、举例说出南、北方农业生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北方: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南方: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北京武汉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1江西庐山香山红叶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高原、平原高原、平原、盆地、丘陵<0℃<800mm>0℃>800mm小大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0℃?>800?黄土地咸土地黑土
地红土地紫土地同
一
区
域
内
部
也
有
差
异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比较: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旱地水田一年一熟、1.5熟一年二熟、三熟气候、地形气候小麦、花生、甜菜水稻、油菜、甘蔗气候陆路水运气候、河流矮、平、墙厚高、尖气候“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晏子春秋》橘枳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交通民居自
然
差
异人文
差
异区
域
差
异比较法…………秦岭-淮河两侧的地理差异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半湿润为主湿润是否◆耕地类型:南( )北( )
◆粮食作物:南( )北( )
◆糖料作物:南( )北( )
◆气候灾害:南( )北( )
◆交通运输:南( )北( )
◆饮食习惯:南( )北( )
南( )北( )
◆工业结构:南( )北( )
◆民居建筑:南( )北( )
南( )北( )
◆武术专长:南( )北( )
◆方言种类:南( )北( )田 旱稻 麦蔗 甜涝 旱船 马米 面轻 重尖 平薄 厚拳 腿繁 齐甜 咸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描写 ____地区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描写 _____地区景观.
(2)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______;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地区。
(3)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训练强化2、(目标3)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农业以旱作为主,多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3、(目标1)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条件是( )
A、夏季降水过多 B、缺乏农业用水
C、耕地土层深厚 D、冬季过于寒冷
【当堂达标】
1、(目标3)下列四幅民居邮票图中,反映我国江南水乡特点的是( )4、(目标3)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 )
A、主要是突出居民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由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和网密布坚定的
5、(目标2)东北地区主要的能源矿产是:( )
A.水能 B.煤炭和石油
C. 风能 D.地热能
6、(目标1、3)“十一”期间,小明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沿途可能看到的是:( )
A.沿途田野里的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B.传统民居房屋顶部的坡度越来越小
C. 南方地区是旱田,北方地区是水田
D.北京郊区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玉米7、(目标1、3)读景观图回答:
⑴A图是我国____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是____。
⑵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____,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 ______。
⑶C图是我国______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
⑷在D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