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散文单元。本文是作者的代表作。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了解散文“散神不散”的特点。
2.学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海伦 凯勒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质疑讨论法、朗读法、归纳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质疑讨论法、自学法、批注法、识记法、朗读法。
四、说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由海伦 凯勒的生平导入):
2.字词教学:
驾驭(yù)
膂(lǚ)力
颠簸(bǒ)
哑(yǎ)然失笑
挚(zhì)友
侏(zhū)儒
消弭(mǐ)
疲惫(bèi)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3.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作者大概写了多少喜欢,作者喜欢的是那些事物。从这些喜欢,你可以看出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探讨后组织交流)
4.根据以上的探讨,了解文章的结构。
提示:以上写作者喜欢的各种活动,是从身体的活动写到心灵的活动。
第一部分(1—11)主要写自己在体育运动和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快。
第二部分(12—18)主要写艺术享受,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第三部分(19—20)写自己在孤独中学会了忘我,在忘我中寻找到了快乐。这是对以上的总结。
5.理解性阅读:
问题探讨:请你根据课文说说作者“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哪些方式?作为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人,她为什么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学生探讨后交流)
6.品味语言:
要求:反复诵读文中你喜欢的诗意盎然的句子,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7.理解第三部分:
作者说“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可见,她不但正视现实,而且在世人认为不幸的人生中,寻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一个残疾人的达观是自强不息。
在最后一段中,作者也真实而坦诚地向读者介绍另一种情绪,她用沉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感受到的酸楚和痛苦,然而,“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因为“忘我就是快乐”。可见,作者热爱生命,热爱人生,同时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