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远新生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1.永远新生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0 19:2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吴冠中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 他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今天,我们一直来学习他在艺术方面的一些见解。议论文永远新生11(重点)(难点)1. 了解文中所举的故事内容。
2. 掌握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3. 理解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的观点。吴冠中(1919~2010),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 国画代表作有《春雪》
《鱼塘》《狮子林》等。本文选自《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作的序。作者用文中的观点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意在表明,介绍外来艺术是反传统的一大措施,它必将使中国的艺术传统永远新生。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准确、严密;
(2)概括性和简洁性;
(3)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彩。1.《加歇医生肖像》 荷兰 梵高 8250万美元
2.1990《红磨坊街的舞会》 法国 雷诺阿 7810万名画欣赏3.1998年 《没胡子的自画像》 荷兰 梵高 7150万美元
4.1989 《皮耶瑞得特的婚礼》 西班牙 毕加索 5170万美元5.1997《日出印象》法国 莫奈 4445万美元
6.1987《向日葵》荷兰 梵高 3985万美元卞和 梵高 向隅   周昉
疾风劲草 干劲十足 拮据 据理力争
 biànfànyúfǎngjìngjìnjūjù语境记忆法:记少余多法,“劲”字只在表示“坚强有力,力量大”时读“jìng”,其余情况读“jìn”。语境记忆法:记少余多法,“据”字只在“拮据”一词中读“jū”,其余都读“jù”。zāo pò( )   shāi( ) 选 糟粕筛1.洋洋大观:
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形容众多或丰盛。 例句:节日的北京,街道上各式的彩灯五光十色,洋洋大观。
2.筛选:
泛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
筛选、挑选辨析:两个词都有“把符合要求的事物挑出来”的意思。“筛选”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常用于书面语。如:在经历“假鸭血豆腐事件”后,北京稻香村将对所有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挑选”指从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适合要求的,一般用于较具体的对象,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如:经过挑选,他看中了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作文书。3.向隅:
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
4.衰颓:
(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衰颓、衰落辨析:“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侧重于身体、精神。如:人到老年精力就衰颓了,志气也不免消沉。“衰落”指(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侧重于事物由盛而衰。如:现在外地的经验在温州“水土不服”,自己赖以发家的“温州模式”又被抛弃,这就是温州走向衰落的原因。
5.孤陋寡闻:
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例句:你应该经常浏览一些重要网站,了解重要的信息,否则你就真的孤陋寡闻了。6.糟粕:
原指酒糟、豆渣之类的粗劣食物,现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7.猎奇:
搜寻奇异的事物。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勾画出作者所举的几个例子来。
用波浪线画出表达观点的句子。1.试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答案】本文共4个自然段,以“艺术生命力”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论述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第二部分(2):论述艺术传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异 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3):表达对翟墨、王瑞廷主编的《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四部分(4):论断“回头浪子”是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和创新者。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答案】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1.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答案】提出观点,引出下文。时间是检验艺术珍品的试金石。2.列举莫奈、梵高的事例有什么作用?【答案】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告诉我们现在被公认的一些顶尖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认可,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第一句话提出的观点。阅读方法解密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
举例论证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模式一般为: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3.“古老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但哪一时代哪种风格能代表传统呢?”这里运用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 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指出“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是一个大的概念。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艺术传统。4.“包括建筑、雕刻、绘画的《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正是时代潮流的产物,并又促进了潮流的正向发展,因在大观中,在比较中,提高了人们的识别力。”这句话交代了什么内容?【答案】这句话点明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写这篇序,就是要向读者介绍这本书,所以在阐述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后,把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摆了出来。5.文章结尾这句话列举了哪三种人?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列举了“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三种人。运用对比论证,将不思发展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与既继承又发展的回头浪子相比较,形象、突出地论述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才最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重难点小结作者站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中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作者以此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 给予了高度评价, 序文仅七八百字,但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乃一派大家风范。文章在叙述事例时,典型而又干净利落,这是因为议论文的记叙是为了证明论点,所以叙事力求干净利落,尽量用点睛之笔直取要害,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6.综合说一下本文中用到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何作用。【答案】 举例论证(1段) 比喻论证(2段)对比论证(4段)文中举了卞和之玉、莫奈、梵高的事例,他们有何共同之处?共性:那就是创流派的顶尖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当初都不为人们所识。 举他们的事例为了证明时间是艺术珍品的试金石。 举杨贵妃、刘姥姥和林黛玉是为了说明审美观是通过人的传染和交流来接受和改变的。 比喻论证, 使说理更为形象透彻, 如“空手回”“一脚踢死”“绊脚石”,形象地描画出了对本文艺术的一概否定者,论证了引物引入异种并不容易。对比论证的作用是既形象生动,又容易说透道理。【答案】资料搜集揭示:因为不断反掉的是传统中那些已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属于糟粕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断地被反掉,剩下了精华,就会使传统更有生命力。
推理过程剖析:说到底这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淘尽黄沙始见金,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往往是精华。引进外国艺术的过程也同反传统过程一样,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
结论: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有传统的永远新生。 【难点探究】为什么说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永远新生时间的筛选不断地反传统
异种的不断引入《世界现代艺
术图典》的出版现在是珍品当时不是
现在是名家当时不是是试金石不断地反传统永远新生是生命力中外交往日密
国际交流渐深不断地创新顺应潮流继承传统艺术
引进西方艺术靠回头浪子文章用准确、缜密又不失活泼、幽默的语言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强劲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文章说明了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同时用这个观点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1.用典型事例证明观点,行文干净利落。
本文在叙述事例时,典型而又干净利落,这是因为议论文的记叙是为了证明论点,所以叙事力求简洁,尽量用点睛之笔直取要害,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2.文章高度浓缩,环环相扣,登高俯视,立意高远。
作者站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国传统艺术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才永远新生,其中包括外国艺术的引入。 作者以此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并给予了这本书高度的评价,序文仅七百来字,但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一派大家风范。相关名言
1.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
——齐白石
2.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
3.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
——乔?雷诺兹
4.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
5.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6.许多艺术家的失败,仅仅是他们只接受一种画法,而指责其他所有的画法。必须研究一切画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因为你将不会跟着某一个艺术家跑。 ——博巴
7.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
——康定斯基
8.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 ——罗丹一、做到了“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和“引入异种”,就能够使艺术“永远新生”。 
点拨:此题旨在考查同学们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二、1.这段文字讲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
2.实例:著名的画家徐悲鸿、本文作者吴冠中都是既扎根于中国绘画传统、又精于西洋艺术的大艺术家,他们的绘画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反传统、引入异种的过程,所以他们都有所创新。 
点拨:对于举例题,所举例子要能支持题干或材料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