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0 16: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初识“诸子
百家”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素材导入 我们从儒家那里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从道家那里学会了如何明辨是非,从法家那里学会了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墨家那里学习工程构造,从兵家那里学会了什么是三十六计,从阴阳家那里学会了中国的风水文化,从名家那里学会了如何辩论,从纵横家那里学会了如何游说别人,从农家那里学会了农业是立国之本,从小说家那里学会了如何才思泉涌,甚至我们从杂家那里学会了如何集众家所长,总之我们总能从诸子百家那里学习到我们所需要的智慧和生存技能,这都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百家争鸣不仅为后世中国确立了文化基础,成为中国人智慧的来源,更是对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它是古老的东方智慧的结晶,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局势复杂,需要我们有更大的智慧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而百家争鸣留给我们的各种思想精华,比如以和为贵,比如尊重历史顺应自
然,都成为我们应对复杂局势的法宝,这便是百家争鸣在两千多年后的意义所在。素材导入素材导入活动指导 “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传递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诸子百家”的知识,但比较零散和单一,因此,活动之前要有搜集、整理、交流、研讨资料的过程,明确“诸子百家” 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过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质疑、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诸子百家”学说众多,课堂上应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比较异同。
1、明确活动的内容——初识“诸子百家”。诸子:指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等。
百家:指先秦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但一般指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
2、搜集资料
⑴整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的文章及你所知道的其他学派代表人物的文章;⑵搜集你所知道的“诸子百家”作品中的成语;⑶搜集各家代表人物的生平故事或一两则寓言,准备在课堂上交流;⑷搜集“诸子百家”中代表人物的名言,准备向同学介绍;⑸搜集专家学者对“诸子百家”中某一学派代表人物的精彩论述(或不同的见解),准备向同学介绍。 活动指导活动示例(一)关于韩非子的思想 韩非相信“人性本恶”,他认为法和术都是帝王之具,“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他的法治思想是主张国君以法律治国,而且必须严刑峻法。??
相比而言,道家则显得与当时世道格格不入,无论是儒家、法家,都支持出仕,建功立业,但道家的思想核心却是“无
为”,即回归自然,回归本心。
兵家最为现实,着重于战场上的胜败,但孙子石破天惊的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战略思想,又让兵家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千百年来兵家的痕迹在各朝各代都可以找到,“三十六
计”的运用更是与时俱进,到了现在兵家的许多的思想已主要运用于商业之间的明争暗斗,变得更加多变。
活动示例《郑人买履》——《韩非子》《滥竽充数》——《韩非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 《歧路亡羊》——《列子》
《两小儿辩日》——《列子》《愚公移山》——《列子》
《匠石运斤》——《庄子》 《 庖丁解牛》——《庄子》
《陷井之蛙》——《庄子》 《东施效颦》——《庄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揠毛助长》——《孟子》
哀而不伤《论语》 安不忘危《周易》 安常处顺《庄子》 (二)与诸子百家相关的成语活动示例揠毛助长《孟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 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东施效颦《庄子》 安如磐石《荀子》
拔毛连茹《周易》 白驹过隙《庄子》 百战百胜《孙子》
半途而废《礼记》 饱食终日《论语》 抱关击柝《孟子》
杯水车薪《孟子》 比肩继踵《晏子春秋》 避实就虚《孙子》
鞭辟入里《论语》 变化无常《庄子》 冰炭不相容《韩非子》
兵不厌诈《孙子》 兵贵神速《孙子》 并日而食《礼记》
并行不悖《礼记》 博闻强志《荀子》 跛鳖千里《荀子》
不丰不杀《礼记》 不共戴天《礼记》 不苟言笑《礼记》
不教而诛《论语》 不近人情《庄子》 不可终日《礼记》
不愧不怍《孟子》 不肖子孙《庄子》 不亦乐乎《论语》
不耻下问《论语》 温故知新《论语》 学而不厌《论语》 诲人不倦《论语》 择善而从《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
采薪之忧《孟子》 察言观色《论语》 沉鱼落雁《庄子》
宠辱不惊《老子》 出生入死《老子》 出尔反尔《孟子》
川流不息《论语》 创巨痛深《荀子》 春露秋霜《礼记》
刺刺不休《管子》 从容不迫《庄子》 从心所欲《论语》
大惑不解《庄子》 呆若木鸡《庄子》 道听途说《论语》

    活动示例链接中考中考模拟:
综合性学习活动:
孔子和孟子被尊为“圣人”和“亚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某班举行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孔子名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_______和_______。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______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书立说。他所创立的____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至今仍流传着颂扬孔子的民谚:天下文官祖,累代帝王师。  链接中考思想家;教育家;老子;儒;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答案】链接中考(2)《论语》《孟子》均列入古时“四书”,“四书”中另两书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 中庸
点拨: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答案】链接中考(3)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不朽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美德。请从你的知识积累中去探寻他们的思想或美德,并在《论语》《孟子》中找到例句。
示例:孔子:谦虚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民本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孔子:务实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孟子: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