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一周的课外阅读量,任选班上15名同学进行调查,统计如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教育网
阅读量(单位:本/周)
0
1
2
3
4
人数(单位:人)
1
4
6
2
2
A.中位数是2 B.平均数是2 C.众数是2 D.极差是2
2.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6,44,45,42,48,46,47,4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21·cn·jy·com
A.2 B.4 C.6 D.8
3.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个)的情况,投进篮框的个数为6,10,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 )
A.5,7 B.7,5 C.4,7 D.3,7
4.甲、乙、丙、丁四名射击队员考核赛的平均成绩(环)及方差统计如表,现要根据这些数据,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如果你是教练员,你的选择是( )
队员
平均成绩
方差
甲
9.7
2.12
乙
9.6
0.56
丙
9.7
0.56
丁
9.6
1.34
A.甲 B.乙 C.丙 D.丁
5.一组数据2,x,4,3,3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分别是( )
A.3,3,0.4 B.2,3,2 C.3,2,0.4 D.3,3,2
6.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 )
A.平均数和标准差 B.方差和标准差
C.众数和方差 D.平均数和方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抽样调查
B.一组数据3,6,6,7,9的中位数是6
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
D.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10
8.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 )
A.1 B.6 C.1或6 D.5或6
9.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1.6,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甲比乙稳定 B.乙比甲稳定
C.甲和乙一样稳定 D.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
10.初三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成绩如下所示,有两个数据被遮盖,如图:
编号
1
2
3
4
5
方差
平均成绩
得分
38
34
■
37
40
■
37
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35,2 B.36,4 C.35,3 D.36,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于这组数据,众数是 ,中位数是 ,极差是 .
12.若五个数据2,﹣1,3,x,5的极差为8,则x的值为 .
13.甲乙两人进行飞镖比赛,每人各投5次,所得平均环数相等,其中甲所得环数的方差为15,乙所得环数如下:0,1,5,9,10,那么成绩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2·1·c·n·j·y
14.样本方差的计算式中S2=[(x1﹣30)2+(x2﹣30)2+…+(xn﹣30)2]中,数30表示样本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一组数据2,4,a,7,7的平均数=5,则方差S2=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
7
7
1.2
乙
7
b
8
c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21cnjy.com
17.有一组数据2,3,4,5,x
(1)当这组数据的极差为10时,写出x的值?
(2)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等于中位数时,求出x的值?
18.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21·世纪*教育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平均成绩
中位数
甲
10
8
9
8
10
9
9
①
乙
10
7
10
10
9
8
②
9.5
(1)完成表中填空① ;② ;
(2)请计算甲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若乙六次测试成绩方差为,你认为推荐谁参加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19.如图所示:爬上小山有甲、乙两条石阶路.运用所学统计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哪条路走起来更舒适?
(2)设计一条舒适的石阶路,简要说明理由.
20.某校开展一项以班级为单位的投三分球比赛.规则如下:①在三分投篮线外,将球投向筐中,只要投进一次,该局便结束;②若一次未进可再投第二次,以此类推,直至投进;③若投第n次时才投中,则得分为n;④每班安排5位选手,5人得分之和为该班最终积分,积分最小的班级获胜.为确定参加比赛的人选,初三(1)班组织本班体育爱好者进行了预选赛,有4名同学成绩非常突出,已被确定为参赛选手,班主任通过统计分析,准备从双胞胎兄弟姚亦、姚新两人中挑选一人为最后一位选手,他俩的比赛得分如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姚亦:3,1,5,4,3,2,3,6,8,5;
姚新:1,4,3,3,1,3,2,8,3,12.
(1)姚亦、姚新兄弟俩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
(2)姚亦得分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
(3)利用你所学习到的统计知识,请你帮助班主任确定最后一位选手,并说明理由.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一周的课外阅读量,任选班上15名同学进行调查,统计如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cnjy*com
阅读量(单位:本/周)
0
1
2
3
4
人数(单位:人)
1
4
6
2
2
A.中位数是2 B.平均数是2 C.众数是2 D.极差是2
2.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6,44,45,42,48,46,47,4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来源:21cnj*y.co*m】
A.2 B.4 C.6 D.8
解:∵46,44,45,42,48,46,47,45中,最大的数是48,最小的数是42,
∴这组数据的极差为48﹣42=6,
故选:C.
3.某班体育委员记录了第一小组七位同学定点投篮(每人投10个)的情况,投进篮框的个数为6,10,5,3,4,8,4,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 )
A.5,7 B.7,5 C.4,7 D.3,7
解:4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4;
极差是:10﹣3=7;
故选C.
4.甲、乙、丙、丁四名射击队员考核赛的平均成绩(环)及方差统计如表,现要根据这些数据,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如果你是教练员,你的选择是( )
队员
平均成绩
方差
甲
9.7
2.12
乙
9.6
0.56
丙
9.7
0.56
丁
9.6
1.34
A.甲 B.乙 C.丙 D.丁
解:∵==9.7,S2甲>S2乙,
∴选择丙.
故选C.
5.一组数据2,x,4,3,3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分别是( )
A.3,3,0.4 B.2,3,2 C.3,2,0.4 D.3,3,2
解:根据题意,=3,解得:x=3,
∴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3,3,3,4;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
这组数据3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3次,故众数为3;
其方差是:×[(2﹣3)2+3×(3﹣3)2+(4﹣3)2]=0.4,
故选A.
6.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 )
A.平均数和标准差 B.方差和标准差
C.众数和方差 D.平均数和方差
解:根据计算器的功能可得答案为A.
故本题选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抽样调查
B.一组数据3,6,6,7,9的中位数是6
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
D.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10
解:A、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全面调查,所以A选项错误;
B、数据3,6,6,7,9的中位数为6,所以B选项正确;
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所以C选项错误;
D、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
8.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 )
A.1 B.6 C.1或6 D.5或6
解:∵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
∴这组数据可能是2,3,4,5,6或1,2,3,4,5,
∴x=1或6,
故选C.
9.在一次射击训练中,甲、乙两人各射击10次,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是9.1环,方差分别是S甲2=1.2,S乙2=1.6,则关于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甲比乙稳定 B.乙比甲稳定
C.甲和乙一样稳定 D.甲、乙稳定性没法对比
解:∵S甲2=1.2,S乙2=1.6,
∴S甲2<S乙2,
∴甲、乙两人在这次射击训练中成绩稳定的是甲,
∴甲比乙稳定;
故选A.
10.初三体育素质测试,某小组5名同学成绩如下所示,有两个数据被遮盖,如图:
编号
1
2
3
4
5
方差
平均成绩
得分
38
34
■
37
40
■
37
那么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
A.35,2 B.36,4 C.35,3 D.36,3
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7,
∴编号3的得分是:37×5﹣(38+34+37+40)=36;
被遮盖的方差是:[(38﹣37)2+(34﹣37)2+(36﹣37)2+(37﹣37)2+(40﹣37)2]=4;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于这组数据,众数是 29 ,中位数是 29 ,极差是 4 .
解:∵29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29;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8,29,29,31,32,最中间的数是29,
则中位数是29;
极差是32﹣28=4.
故答案为:29,29,4.
12.若五个数据2,﹣1,3,x,5的极差为8,则x的值为 7或﹣3 .
解:数据2,﹣1,3,x,5的极差为8,
若x是最大值,则x﹣(﹣1)=8,x=7,
若x是最小值,则5﹣x=8,x=﹣3,
则x的值为7或﹣3;
故答案为:7或﹣3.
13.甲乙两人进行飞镖比赛,每人各投5次,所得平均环数相等,其中甲所得环数的方差为15,乙所得环数如下:0,1,5,9,10,那么成绩较稳定的是 甲 (填“甲”或“乙”).21·世纪*教育网
解:乙组数据的平均数=(0+1+5+9+10)÷5=5,
乙组数据的方差S2=[(0﹣5)2+(1﹣5)2+(9﹣5)2+(10﹣5)2]=16.4,
∵S2甲<S2乙,
∴成绩较为稳定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14.样本方差的计算式中S2=[(x1﹣30)2+(x2﹣30)2+…+(xn﹣30)2]中,数30表示样本的 平均数 .www-2-1-cnjy-com
解:依题意得
数30表示样本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平均数.
15.一组数据2,4,a,7,7的平均数=5,则方差S2= 3.6 .
解:∵数据2,4,a,7,7的平均数=5,
∴2+4+a+7+7=25,
解得a=5,
∴方差s2=[(2﹣5)2+(4﹣5)2+(5﹣5)2+(7﹣5)2+(7﹣5)2]=3.6;
故答案为:3.6.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射击训练,成绩分别被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平均成绩/环
中位数/环
众数/环
方差
甲
a
7
7
1.2
乙
7
b
8
c
(1)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分别运用表中的四个统计量,简要分析这两名队员的射击训练成绩.若选派其中一名参赛,你认为应选哪名队员?21教育网
解:(1)甲的平均成绩a==7(环),
∵乙射击的成绩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3、4、6、7、7、8、8、8、9、10,
∴乙射击成绩的中位数b==7.5(环),
其方差c=×[(3﹣7)2+(4﹣7)2+(6﹣7)2+2×(7﹣7)2+3×(8﹣7)2+(9﹣7)2+(10﹣7)2]www.21-cn-jy.com
=×(16+9+1+3+4+9)
=4.2;
(2)从平均成绩看甲、乙二人的成绩相等均为7环,从中位数看甲射中7环以上的次数小于乙,从众数看甲射中7环的次数最多而乙射中8环的次数最多,从方差看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2·1·c·n·j·y
综合以上各因素,若选派一名队员参加比赛的话,可选择乙参赛,因为乙获得高分的可能更大.
17.有一组数据2,3,4,5,x
(1)当这组数据的极差为10时,写出x的值?
(2)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等于中位数时,求出x的值?
解:(1)当x最大时,x﹣2=10,解得x=12;
当x最小时,5﹣x=10,解得:x=﹣5;
(2)当(2+3+4+5+x)=4时,解得:x=6;
当(2+3+4+5+x)=3时,解得:x=1;
当(2+3+4+5+x)=x时,解得:x=3.5;
18.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平均成绩
中位数
甲
10
8
9
8
10
9
9
①
乙
10
7
10
10
9
8
②
9.5
(1)完成表中填空① 9 ;② 9 ;
(2)请计算甲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若乙六次测试成绩方差为,你认为推荐谁参加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解:(1)甲的中位数是:=9;
乙的平均数是:(10+7+10+10+9+8)÷6=9;
故答案为:9,9;
(2)S甲2=[(10﹣9)2+(8﹣9)2+(9﹣9)2+(8﹣9)2+(10﹣9)2+(9﹣9)2]=;21·cn·jy·com
(3)∵=,S甲2<S乙2,
∴推荐甲参加比赛合适.
19.如图所示:爬上小山有甲、乙两条石阶路.运用所学统计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哪条路走起来更舒适?
(2)设计一条舒适的石阶路,简要说明理由.
解:(1)∵;
∴.
∴相同点:两段台阶路高度的平均数相同.
不同点:两段台阶路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相同.
甲路段走起来更舒服一些,因为它的台阶高度的方差小;
(2)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原平均数),使得方差为0.
20.某校开展一项以班级为单位的投三分球比赛.规则如下:①在三分投篮线外,将球投向筐中,只要投进一次,该局便结束;②若一次未进可再投第二次,以此类推,直至投进;③若投第n次时才投中,则得分为n;④每班安排5位选手,5人得分之和为该班最终积分,积分最小的班级获胜.为确定参加比赛的人选,初三(1)班组织本班体育爱好者进行了预选赛,有4名同学成绩非常突出,已被确定为参赛选手,班主任通过统计分析,准备从双胞胎兄弟姚亦、姚新两人中挑选一人为最后一位选手,他俩的比赛得分如下:2-1-c-n-j-y
姚亦:3,1,5,4,3,2,3,6,8,5;
姚新:1,4,3,3,1,3,2,8,3,12.
(1)姚亦、姚新兄弟俩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
(2)姚亦得分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
(3)利用你所学习到的统计知识,请你帮助班主任确定最后一位选手,并说明理由.
(2)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3,3,3,4,5,5,6,8,
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4)÷2=3.5,
则姚亦得分的中位数是3.5,
3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则众数是3;
极差是8﹣1=7;
(3)因为姚新得分的中位数是3,众数3,
所以姚新得分的中位数小于姚亦得分的中位数;
则应派姚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