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HS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声》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宁波市(HS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声》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19 21:58:13

文档简介

宁波市(HS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1章《声》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B
C
C
C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
答案
D
C
A
A
A
D
C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振动;响度
17.变小;变大;不能
18.看枪烟;快;15.1
19.木梳齿;高;频率
20.超声波;次声波;信息
21.伸出的长度;拨动钢锯条的力度
22.振动;空气;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5分,共24分)
23.(1)琴弦长短;能
(2)A、B、C
(3)80;1.02
(4)三根;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24.(1)变大;较大;振幅;
(2)物体振动;能量;不会;不会;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D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25、26小题各6分,共12分)
宁波市(HS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1章《声》单元测试
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21教育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
答案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5分,共24分)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25、26小题各6分,共12分)
25.
26.
宁波市(HS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1章《声》单元测试
考生须知:
1.全卷共6页,有四个大题,26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的答案在答题卷对应位置填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
试题卷Ⅰ(满分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21教育网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www.21-cn-jy.com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手机发出声音时,是由于手机中的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C.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足够高的频率才能使手机接收到声音信号
D.你发出的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3.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报地震、台风等灾害
C.人听到声音的强弱,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
D.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5.从科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B.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C.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D.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6.信息1: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在水里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C.深夜我们耳朵贴近地面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说明固体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15℃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对联中所说的三种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 )21·世纪*教育网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读书声最快 D.一样快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10.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11.人耳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该( )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1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13.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4.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B.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15.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试题卷Ⅱ(满分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所以根据本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

18.如图所示,体育课上小科和小华同学合作做“测量声速”的实验,小华应该________(选填“听枪声”或“看枪烟”)开始计时,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________得多,若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故意按另一方法计时,记录成绩为14.8s,则该同学的实际成绩为________s。21cnjy.com
19.如图,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________(填“硬纸片”或“木梳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20.声呐是利用________进行工作的,地震、台风都能产生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汽车的电子防盗报警器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警报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www-2-1-cnjy-com
21.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一端紧压在桌面的边沿,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锯条使它振动,可以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若要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钢锯条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可以观察到钢锯条振幅发生了变化,同时听到的声音也不同。【来源:21cnj*y.co*m】
22.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控制噪声是政府部门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__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噪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噪声过大,会破坏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5分,共24分)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科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出处:21教育名师】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100
1.02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小科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_______(“能”或“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科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_______cm和横截面积________mm2。21·cn·jy·com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________(“两根”或“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24.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2-1-c-n-j-y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声,对左边音叉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1*cnjy*com
(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下列描述中,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
四、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25、26小题各6分,共12分)
25.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为5200m/s,一人用锤子敲击一铁轨,另一人在铁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过1.5s后听到第一次声响。21*cnjy*com
(1)这段铁路有多长?
(2)大约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第二次声响?
26.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
(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