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 第二单元 9.海燕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 第二单元 9.海燕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0 18: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海 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飞窜( ) 胆怯( ) 掠起( ) 号叫( ) 蜿蜒( )
一晃( ) 翡( )翠 飞沫( ) 呻吟( ) 苍茫( )
chǔn( )笨 飞cuàn( ) 火yán( ) 蜿yán( ) zhèn( )怒
2.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2)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3)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4)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3.给下面的句子填入正确的词语,它们是( )。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 ),跟狂风( )。
A.呼叫 争鸣 B.吼叫 争鸣
C.呼叫 争锋 D.吼叫 争锋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 )
(3)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
(4)它叫喊着,一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21教育网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21cnjy.com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21·cn·jy·com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www.21-cn-jy.com
1.海燕象征着什么?试述你的理由。


2.海燕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试概括一下。


3.海鸥、海鸭、企鹅象征着什么?它们有怎样的表现?


4.选段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一)阅读课外选丈,同答后面的问题。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①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竞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一只蜜蜂飞过,竞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④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21·世纪*教育网
⑤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飘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www-2-1-cnjy-com
⑥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
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
⑦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⑧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一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21*cnjy*com
⑨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蜇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来源:21cnj*y.co*m】
⑩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地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
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2-1-c-n-j-y
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
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
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 (作者:矫友田,选自《阅读》2012年第4期)
1.理解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
蜜蜂。

(2)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

2.下面的句子运用r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
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2)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
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3.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一组。


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成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2·1·c·n·j·y
【注释】①樊重:人名。②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向之笑者( ) (2)咸来求假焉( )
2.翻译下面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3.“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下列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 今
年高寿?”
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 把我
踩伤了!”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 盛情
款待!”
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 去写
作业呢!”
写作
就你的所知或观察,写一种事物,重点写其的出事物一种精神。
要求:①运用象征的手法。
200—300字。
参考答案
1. cuàn qiè lüè háo wān huǎng fěi mò shēn yín máng
蠢 窜 焰 蜒 震
2.(1)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2)描写海燕充满信心,无比自豪的情态。
(3)弯弯曲曲地延伸。
(4)这里指海燕。
3.A
4.(1)比喻 (2)反复、拟人 (3)拟人 (4)拟人
1.象征着乐观自信、勇敢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先张者的形象。弹由略。
2.危险、恶劣。
3.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胆小怕事,唯唯诺诺。
4.拟人。将海燕的自信无私、勇敢坚强刻画得生动形象,并写出了假革命和不革
命者的怯懦。
(一)
1.(1)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对自己儿时的无知之举感到后悔。
(2)徒劳,白费力气。为流浪蜂寻找家园不得而心生怜惜之情。
(1)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为下文写放蜂人来此放蜂作铺垫,与后面槐树林被
人们砍伐殆尽形成鲜明的对比。
(2)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放蜂人对蜜蜂的怜惜、呵护与喜爱。
3.(1)最后一段与开头前三段形成照应。
(2)第⑦段槐树林被砍伐殆尽与第④段对茂密的槐树林的描写形成照应。
(3)第⑩段压在心头的谜团释放了与第⑥段对放蜂老人为蜜蜂死亡而伤心的不
解之谜形成照应。
【解析】可概括写出,也可抄原句回答。
文章通过对放蜂人善待蜜蜂、怜惜蜜蜂的叙写,表现了蜜蜂酿蜜的艰辛和食蜜
的稀少,抒发了对蜜蜂那种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之情。(或:文章
以物喻人,借辛勤酿蜜的蜜蜂,赞扬那些像蜜蜂一样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的人)
(二)
1.(1)从前 (2)借
2.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3.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官示:学习也是如此。
A